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全方位地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积极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充分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大限度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巧妙融入生活化内容,深化学生的语文认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华特所提出的。语文课程与实际  相似文献   

3.
李立雄 《考试周刊》2014,(32):54-55
部分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对语文学习缺乏动力,在学习中持应付态度,未能做到主动学习。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从心理层面讲,要改变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不良心态,让他们"心动",使他们"愿学"乃至"乐学";从操作层面讲,要激发交流动机和参与意识,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真正做到主动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效和 《亚太教育》2020,(2):189-190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应该坚持在生活的沃土中扎根,引导学生将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知生活,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语文知识。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最大限度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外,还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地"动"起来。这里的"动",不仅仅是指"手动"、"口动"这些表面的行动,还旨在让学生"心动"、"脑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心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学习中,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乐于并且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为此,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  相似文献   

6.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有着重要意义。笔者结合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语文活动课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让语文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语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生活的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丰富语文知识,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充分彰显语文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表面上是好教好学,实际上是难教难学.课堂是师生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教师和学生的精神家园,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精神成长和教师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师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课堂生活? 语文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只有以教材为依据,并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把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与应用。"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所谓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就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语文,把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会越来越高。精设导入课题,善于巧设悬念,创设教学情境,根据教材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生活即语文,把生活当作学习语文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都阐明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关系。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语文教学亲密接触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活教材。  相似文献   

12.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要将教学的视野引向宽广的现实生活,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语文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享受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习作指导应还作文以本来面目——源于生活,反映真实。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中获得内心真实的感受,获得生动的语言","大语文"教育观认为,生活处处是语文,应该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融化  相似文献   

14.
古玉凤 《学子》2013,(6):15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培养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  相似文献   

15.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是打开精彩语文的大门的钥匙,也是通向语文成功学习的捷径。如何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却是课堂最大的瓶颈。对此,我们可以从教师人格、课堂的设计、成功体验、多媒体技术、学生展示、文学素质的培养方面,进行精心剖析,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语文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育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文言文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机械化教学却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一头雾水。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参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课堂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这会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语文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埋首于"题海"之中,却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联系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渐渐被消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过属于自己的语文生活,带领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培养能力、提高素养。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语文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想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就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折射出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并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学习需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中自由地发挥各自的潜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遵循这一新理念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儿童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动"起来,在"互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而通过语文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