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倦怠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严重心理疾患,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及教育教学工作都有很大危害。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既有社会和学校方面的,也有教师个人的问题。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要建立良性的支持系统,学校要改进组织管理,教师个人也需要努力。  相似文献   

2.
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被试,考察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总体职业倦怠水平并不严重,教学效能感整体水平较高.将普通学校教师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比较,发现以下特点:普通学校教师的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程度显著高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普通学校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对特殊学校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情绪劳动会使乡村小学教师加速产生职业倦怠感。通过对娄底市465名乡村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究情绪劳动对乡村小学职业倦怠影响水平和作用机理。以情绪劳动各维度为自变量,职业倦怠为因变量,通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发现乡村小学教师情绪劳动中的情绪伪装、情绪忍耐对职业倦怠影响显著。为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情绪劳动管理能力,可从师资培养、就职学校、教师自身等途径进行分析与反思,缓解教师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息广角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印发
  经国务院同意,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
  乡村教师(包括全国乡中心区、村庄学校教师)支持计划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支持计划的基本原则是师德为先,以德化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提升质量,提高待遇;改革机制,激发活力。工作目标是到2017年,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主要举措是: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行动计划要求在组织实施上要明确责任主体,要加强经费保障,并开展督导检查。要求各省、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要制订实施办法,把准支持重点,因地制宜提出符合乡村教育实际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将计划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5.
近期,乡村教育、乡村教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教育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难题。诸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现象,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以及教师老龄化和职业倦怠问题,等等。然而,在随州市却有这样一个地区,所有学校全部分散在农村。绝大多数乡村校园却呈现出勃勃生机,乡村学生能走上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演播舞台,乡村教师能进入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前三甲,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处于前列,那就是随县。随县乡村教育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引起了全国多家教育媒体的深度  相似文献   

6.
正职业倦怠是指任职于需要连续、紧张地与他人互动的行业中的人们在经历长期工作压力下的一种行为反应。教师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城镇和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进行了调查和对比并进行分析,为缓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借鉴。一、城镇小学教师情绪衰竭程度高情感态度或情绪的衰竭是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情绪衰竭指感到精力耗尽,身心极度疲惫,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对开始新的一天是否有热情、能否接受即将开展的各种活动、是否愿意和家人经常谈论自己工作方面的事情。城镇小学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很不满意,他们认  相似文献   

7.
综合干预,缓解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无论从关心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我们都应关注并深入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现象。596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1.7%的教师已有较明显的倦怠倾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综合干预的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是:社会:改善大环境,提供有力支撑;学校:改进管理,体现人关怀;教师:学会自我调节,维护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现状与特点,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45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教学效能总体水平较高,职业倦怠总体程度偏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教学效能、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学校、性别和教龄差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中小学教师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教师的职业承诺和教学效能,降低职业倦怠水平,以促进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职业倦怠的研究已经延伸到教育领域。农村职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有着特别的表现,它对社会、学校教育、学生及教师自己产生了不良效应。其产生根源主要有受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的局限、职中生源质量的下降、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社会认同度的降低以及教师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克服和预防农村职中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社会、当地政府、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重庆市7555名乡村教师的实证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收入及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程度对此影响非常明显;乡村教师专业自主学习不够,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重视程度对此影响非常明显;乡村教师教学反思意识不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与较大规模乡村学校教师间的差异非常明显。推进乡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策略是:提升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强化乡村教师自主学习保障,夯实乡村教师教学反思根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人格特质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239名山西高职教师的人格特质、职业倦怠现状及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高职教师的人格特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工作倦怠的程度,其中性格开朗、情绪稳定、亲和力强的教师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应从教师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共同努力降低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师面临适应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化发展带来的压力,普遍存在着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任务多、待遇偏低及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促进教师职业成长和身心健康,高职学校要加强教育,改进管理,营造和谐,帮助支持,合理规划发展和优化配置师资.  相似文献   

13.
青年教师是高中教育的生力军,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此,对61名高中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高中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的关系。调查发现有42.61%的高中青年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其中6.56%的高中青年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资本所有维度都与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高中青年教...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省教育厅近日发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情况的通报称,截至2017年12月,全省有56个县(市、区)落实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受益学校2661所,受益教师8.4万名,共投入资金2.96亿元,月人均补助293元。2015年底,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福建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  相似文献   

15.
<正>9月23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从培养制度、编制、待遇等多方面进行了明确。通知明确,重庆市将建立新聘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制度,城镇学校新招聘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时间不得短于2年。(9月24日《重庆晨报》)让新聘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两年,其用意不外有二:一是藉以充实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二是为新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对艰苦的锻炼平台。不过,这种带有"镀金"性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和倾斜,教育经费的专项投入,乡村教育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许多乡村学校教室配备了电子白板,专门的计算机教室、舞蹈教室以及足球、篮球、手风琴等文化体育器材,教学楼也进行了重修和新建,乡村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和城镇教育相比,除了地理位置的局限,乡村教育和城镇教育似乎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外在物质条件的优化改变不了内在实质性的缺陷。乡村教育中,教师年  相似文献   

17.
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疏离已经成为影响乡村教育发展的障碍,贫困地区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疏离感更为严重。该研究以四个贫困县乡村小学教师群体为例,通过建立二元Logit模型,对该群体的职业疏离感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贫困地区乡村小学教师的疏离感,并非完全如已有研究所述,受城市化驱动或因入职初期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乡村教师生活压力大、职业上升空间狭小以及教学任务繁重是导致他们职业疏离的主要原因。同时作为社会学学科,不能忽视政策环境对乡村老师疏离感的影响,撤点并校后教育资源向中心学校和县城学校高度倾斜,如农村学校生师比高,职称评聘困难,社会保障力度不够,使得乡村老师感受来自多方面的排斥,他们地位被边缘化了,这是乡村教师疏离感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医学院校护理专职教师的职业倦怠也不容小觑。它的存在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护理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职业倦怠的原因涉及工作负荷、生源素质、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而缓解、远离职业倦怠则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备受关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要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社会氛围,建立支持体系;构建和谐校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增强个人自适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师供给是依据教师配置标准为乡村学校提供需要师资的行动。由于实践层面为乡村学校提供大量优秀教师的不可能性,转向提供合适教师是理想化对象的选取方式。需突破决策和执行程序的单向性和权威性,由以往自上而下向上下结合的路径转变。改变以城镇学校教师配置标准评估乡村学校教师配置的办法,采取多主体协同、量化与质性统筹、以内部被供给主体需求满足与外部城镇为参照的对话共同推进的效果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