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事不仅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内容核心,而且成为当代电视节目叙事的重要元素。然而媒体对故事因素的利用与文学对世俗文化的屈从造成了故事身份的混同。通过区分文学文本与传播媒体之间的故事的不同特质,在主张文学秉承自己高贵、自由、诗意的艺术品质的同时,对电视节目叙事中融入的故事因子持审慎的认同态度。  相似文献   

2.
孔波 《班主任》2005,(10):23-24
叙事,原本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教育叙事,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领域来的一种方法.简言之,"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邱瑜)教育叙事因对日常教育生活"真相"的逼近与关注,近两年来,受到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及一线教师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故事的载体,通过镜头衔接来表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文学叙事是通过文字叙述将故事内容呈现给读者。电影叙事依托于演员、情节、音效、场景等等多方面因素,而文学叙事依托的是文字魅力和故事情节。两者相比,电影叙事凭借视听说三方面的有效结合比文学叙事更具艺术魅力。本文分析了文学叙事和电影叙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三则不同类型的故事叙述,引出叙事及叙事教育的研究价值;基于叙事学的文学基础与现实发展,探讨叙事研究走近语文教育的可行性。据此,依据语文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语文教育研究的独特性,详尽阐释了叙事语文的教学应用、模式类型及叙事语文为什么能在语文教育界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连续 《天中学刊》2013,28(1):107-110
把文学与音乐看做一种历时性的叙事过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两种艺术形式间的异同.文学与音乐的艺术表达都离不开情感,因此文学叙事与音乐叙事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存在,那就是借助情感体现人类最本源的意志.只是因为文学叙事受理性思维支配,而音乐叙事被感性思维管辖,在表现形式上走出两条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祖父之椅的整部历史》的叙事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故事外层、故事或故事内层事件与元故事事件。故事外层反应了霍桑创作的文学动机和现实动机;故事或故事内层事件显示了作者的民主教学思想;元故事事件以插入的方式勾勒了美国独立的历史。这种叙事结构展现了霍桑重构美国历史的独特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7.
袁海锋 《新作文》2022,(2):11-14
叙事,讲述(真实)事件或(虚构)故事,以传递信息或情绪.它借助语言、画面、手势等介质,对纵向时间维度与横向空间维度的人与世界之关系予以重构."叙事是与人类历史本身共同产生的;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也从来不曾存在过没有叙事的民族".自然,叙事也成了文学最为倚重的表现手段之一.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礼记·大学》),"广...  相似文献   

8.
论叙事绝句     
在即将翻过的将近一百年里,认为绝句是抒情诗体的独家领地,“绝句难于叙事”几成定论。而跳出了叙事的“事”等于“故事”、“长篇故事”、“完整故事”的框子,那么便可以发现,叙事绝句也是多姿多采、美不胜收的,其中更存在着大量的“叙事——抒情绝句”的中间结构,即半抒情绝句或半叙事绝句。这种精萃的叙事绝句在世界文学里也是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9.
王舒雅 《文教资料》2008,(34):42-43
公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逐渐具备了自己的特点,与文学有了较多的差异.而文学与公文又都离不开叙事.通过公文与文学叙事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叙事语言文字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归纳出公文的特点以及写作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从而指导公文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10.
系列组合体长篇小说在形式上呈现为一系列独立的短篇故事,但通常有共同的叙述视角,指向统一的叙事目标,人物相互呼应,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列人物传记以互文、散化叙述形式呈现某一空间类型化的生存状态.它是对来自西方那种结构谨严、遵循主线因果导控叙事模式的反叛,也是对中国史传叙事传统的继承.它丰富了小说文体的样式,而且符合(后)现代生活本质与文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现实主义与政治的关系出发,探讨政治实现其艺术目标的两种途径以及主旋律叙事获得美学意义的原因和主旋律叙事的特点,引发主旋律叙事与英雄叙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叙事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艺术传播形态。电视剧叙事是该形态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类。在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相关联的前提下,叙述什么和怎样叙述是叙事本体及其美学价值的显现。  相似文献   

13.
以模因论这一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理论框架,对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作为一种策略性交际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散文与小说的区别在于散文是真实的,小说是虚构的。但是,真实的与虚构的文体却经常交叉,交叉点时常体现在第一叙述者的身份之中。鲁迅有十三篇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者的小说,这些叙述者的身份与心态,经常与作家经历发生重叠。在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中,既有介入故事,也有不介入故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一种"庶民史观"的折射下,关于中国1946~1949年的影像叙事是丰富多彩的.在传奇化故事的外衣之下,这些影像向我们呈现了当时普通人心灵中的"丰富,以及丰富的痛苦"(穆旦语).浮世的悲欢与深沉的生存反思杂糅在一起,使得这一时期的电影杰作成为直至今日仍无法超越的影像经典.  相似文献   

16.
作为曹雪芹的主要叙事谋略,尚简用晦的“春秋笔法”在《红楼梦》中有着广泛而成功的运用,这使《红楼梦》在叙事艺术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含蓄暗示与客观展示。具体而言,隐晦的“春秋笔法”使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意旨表达等许多方面达到深文曲笔、义见丈外的艺术效果;讲究客观冷静的“春秋笔法”还使小说在客观叙事方面达到相当高度,作者分别采取与叙述者刻意疏离、运用限知视角、客观叙述口吻、对心理描写的规避等策略以达到叙述的“无我”境界。  相似文献   

17.
风景是个难以界定的概念,也一直是叙事分析的"剩余物".美学意义上的风景包含着从"纯自然"、"自然作为对象"、"自然人化"、"他人进入风景"直到"主体之外"丰富的层面.早期的叙事学从"功能"出发,将"风景"排斥在叙事分析之外,罗兰·巴特的叙事理论为"风景"的功能分析预留了分析空间但没有充分展开;热奈特等的视点和聚焦分析侧重于主体的位置,经过理论的调整可以用来分析风景被观看的观测视角和镜头类型;风景在叙事中既具有时间性,也具有空间性,也使风景成为空间叙事学进而展开文化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余华作为先锋派的重量级作家,在小说创作上有着过人之处。其思维方式、感觉方式、语言风格都独树一帜:叙事态度冷漠,叙事视角自由,叙事结构随意,叙事语言独特,作品人物符号化。  相似文献   

19.
广告叙事     
叙事学已成为跨学科的元语言。本文分析了广告叙事的产生,对前电子媒介时代的原始广告叙事和电子媒介时代的影视广告叙事进行了分类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广告叙事的特征,指出公益广告叙事诗意的劝说形式代表着未来商业广告叙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