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鑫 《考试周刊》2014,(24):173-174
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既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又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阵地,还是师生学习讨论和交流合作的殿堂。通过运用讨论式教学,可以将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队为:“问题教学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这些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以解决问题为基点的讨论式教学,离不开问题与讨论。问题是基点,讨论是方式,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冯军 《中学教学参考》2011,(20):106-106
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从事系统的、独立的探索活动是与其掌握现成的科学结论配合进行的,其方法体系是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基础上。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结论,还需要掌握这些结论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发展创造能力。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也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探究性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思维、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以及科学本质的理解。为了较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在实施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一向被认为是教学的核心。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赖金福 《考试周刊》2024,(12):129-134
生物情境教学以创造性的方式将学生置于真实生活情境中,通过观察、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发展。文章将探讨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的策略,并强调其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积极影响。同时,还将探讨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生物情境教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42):1-2
问题化教学通过情境化的问题设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发现科学的规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举一反三,培育今后生活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采用问题化教学,要根据课程目标、生活实际和学生主体要求设计科学的问题,以多元化的设问主体和合作探究的问题解决方式凸显以学为本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真正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飞云 《成才之路》2023,(9):121-124
微项目化教学以趣味情境为学习载体,以驱动性问题为思维导向,以实践活动为认知抓手,以提炼知识为探究基础,发展学生的科学思想,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针对初中科学微项目化教学实施,文章分别从明确项目教学目标、创设项目教学情境、依托驱动性问题、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加强知识要点总结等五个维度进行探究,认为通过全方位、全过程指导,能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启发,进而达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苏步清 《小学校长》2006,(4):44-45,28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课的内容也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法。”科学探究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从生活和社会中自行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体验,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具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是以教学过程中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性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  相似文献   

11.
科学知识不是脱离情境而孤立地存在,而是“溶解”与“稀释”在一定问题情境之中。学生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思考,才能建构与掌握科学知识。因此,情境教学是科学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科学知识脱离了教学情境,科学知识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依托情境教学,形成科学观念,启迪科学思维,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落实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究其本质,学生都是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学科知识.要真正解决问题,学生需要经历“分析”与“综合”等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具备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与技能.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式教学,教师应掌握问题解决的特征,了解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其对问题解决式教学的制约,分析教学中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揭示其解决问题所需的策略和技能,运用提示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指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始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创立的问题教学论认为,“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从事系统的、独立的探索活动是与其掌握现代的科学知识配合进行的,其方法体系是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基础上。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还需要掌握这些知识获得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发展创造能力。因此,问题教学的应用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4.
基于问题的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通过问题的解决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在认知、加工问题表征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通常的课堂中,充斥着大量无效问题而使学生思维活动经常处于不自主的低下状态,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者根据当前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核心问题和优质问题设计"的视角,从核心问题设计的"目标指向性、情境关联性、思维启发性、意义建构性、过程等待性"五个方面谈了初中科学问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薛纪备 《快乐阅读》2011,(10):23-24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创造出适合学生而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自然知识,真正发挥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手段轻松高效的教学作用,达到科学教育要发展学生科学智力和思维的真正目的,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以揭秘“自热火锅”为真实情境,创设项目式教学中的驱动性问题,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对比、认识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在探究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并学以致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真实问题。利用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探中学”“做中学”,促进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基点,探究更多更新的问题,要求我们在关注认知目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值得指出的是,问题意识并不是简单的提出和解决问题。它是人们对疑难客观事物做出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科学思维,是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科学思维包含的要素较多,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助于准确理解物理现象,探索物理本质.本文首先分析科学思维能力的结构,然后以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为例,分别从“运用信息技术、凸显主体地位,创设趣味情境、促进深度思考,设计探究活动、注重思维发展,建构概念体系、掌握思维方法”等四个方面,探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9.
马文琦 《考试周刊》2008,(6):178-179
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基于现代教学观念而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来达成目标,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式课堂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学,力图通过师生及生生的活动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根本性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思维的广泛性(发散性)和深刻性,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生命活力.本文拟从教学目标、内容与方式、学习方法、能力培养、评价体系、师生关系等不同角度初步探讨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讨论式教学方法时政治课教学的意义,并且简要分析了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学概念教学的设计应遵循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其基本思路是: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脉络-分析学生的认识脉络-设计能促进学生概念建构的问题-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所需的素材.教学设计应重视学生认识方式的建构,创设促进概念认识的学习情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