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中学文科》2008,(6):45-46
【考题回放】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独立”的翅膀,能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庇护;长大后,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到达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  相似文献   

2.
先请大家认识一道中考作文试题: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4)
2007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目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能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庇护;长大后,我们渴望有  相似文献   

4.
重庆卷作文题目: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支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能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庇护;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到达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痛苦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拥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慰勉,那是友情的鼓励,那是信念的激扬……当然,文字的熏陶,音乐的感染,思维的力量……也会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请以"翅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⑤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相似文献   

5.
模拟金题六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以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约束;长大后,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到达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痛苦时,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可以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翅膀     
6月5日 晴 从小就有一个梦,梦中的我拥有一双天使翅膀,它领着我飞过了寒冷的南极,柔情的“苏杭”,迷人的亚特兰大,一望无际的四大洋……当时我渴望拥有这双“翅膀”,使自己有机会环游世界。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作文要从“真实”起步,但作文仅做到真实还不够,还要有情感。用自己的语言来充分表达自己感受的才是好作文。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然而在评改作文时,我们总觉得有的作文写得很真实,基本上没有什么语病,但似乎缺少一种味道,实际上这种味道就是“情感”。缺少了这种“情感”,就好像生命缺少了灵魂,如何让学生的习作既有生命又有灵魂呢?  相似文献   

8.
能长翅膀该有多好我们真希望能长一双翅膀,那该有多好啊!你看,这一期“作文碰碰车”的两名乘客,一个在安徽,一个在吉林,他们都道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要努力做到“真”、“实”、“活”、“新”,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这一广阔天地为我们农村学生作文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抱怨自己电脑的内存太小,许多资料无法存储;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大脑象一台电脑,随时可以调出有用信息。尤其是,作文时我们更渴望有丰富的“内存”供我们使用。那么,“内存”从何而得呢?  相似文献   

11.
赵高岭 《辅导员》2009,(21):20-20
很多同学告诉我,写作文时,最苦恼的一件事就是“无话可说”。其实啊,学会观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因为,观察是打开作文殿堂大门的“金钥匙”,只要拿到了这把“金钥匙”,作文时,保证能让你“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2.
古代先哲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文应是学生的心声,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作文如做人,作文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生命润泽。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虽然提倡和鼓励学生写“真文”,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许多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假话连篇,空话套话满天飞,虚情假意,空洞无物,千篇一律,读了让人生厌。当“应试教育”左右着中国教育的时候,教育就被异化为一种缺少人性的教育。当前作文出现了一种追求功利的倾向,即考试怎么考,作文就怎么写;考试考什么,作文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13.
潘秋桂 《广西教育》2004,(7A):37-37
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对小学阶段习作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在修订版的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明显的改变:一是提法改变:修订版大纲中多处回避了“作文”二字,用“写话”和“习作”来替代“作文”,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4.
明代诗人秦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这是告诉我们作文的开头不能平淡,要有吸引眼球的效果。古人又把作文的开头喻为“凤头”,就是要求作文的开头要精彩、漂亮。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文的开头好,能给阅卷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使自己的作文获得高分。下面就以2008年辽宁省半命题作文“因为有——”为例,谈谈作文开头的技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作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基本要求是通达。“通”即通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达”指的是语言文字能准确完美地表达内容。伴随着开放性命题方式的出现,中考作文在评分方面也作了相应的改革:作文分数由“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合成。在“发展等级”中,有一项为“有文采”,要求: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手法运用准确、恰当,文句有意蕴)。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有意识地运用鲜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明代文学流派公安派主张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小修涛序》)。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流露。强调文章要“真”,要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要“个性”.要是属于自己独有的、别人无法取代的性格。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作文个性化”。因此。在作文中要表现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要写出自己的心跳,展示出“我”的境界。语言也要个性化,要“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鲁迅语)。怎样才能在作文中亮出自己的个性,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黄海森 《教师》2015,(6):75-76
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消除小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们要创设良好、开放的习作“大环境”,打造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平台,创造适合习作的“小气候”,让课外阅读为习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引领学生贴近生活,找到习作的“源头活水”,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技巧,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主动参与作文讲评,调整评价策略,优化评价方法,创新作文评价方法;创新作文教学观念等,才能让小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积极主动地投身习作实践,从而获得更大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所谓切题。就是所写文章与所给题意非常契合的意思。目前我们训练写作以及考试的文题无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命题,二是话题,三是材料。而就审题而言,话题是可以包括命题和材料作文的。因为一般来说,一篇话题作文的试题常可包括“材料”、“话题”和“其他要求”三个组成部分。话题虽不等于命题,但分析理解话题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与命题一致的;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作用虽也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但总要对材料的中心主旨进行确切的把握的,而这种把握方法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审好话题,就基本上可以做到审题无误了。下面我们就以话题作文为例谈谈审题时如何切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照镜子 刚开始,学生面对自己的作文初稿往往无从下手,不知从何改起。此时他们特别需要一面“镜子”,需要通过这面“镜子”照出自己作文中的一些问题。鉴于此,在作文评价的第一环节,首先要针对该次作文的要求,师生共同打造一面“镜子”——议定该次作文评价的标准。有了“镜子”之后,还要让学生学到“照镜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汤继山 《学语文》2002,(6):33-34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部分,其中基础分为50分,发展分为10分。由于“基础等级”占了5/6的分值,因此我们的作文训练应着眼于此,稳扎稳打。但是对“发展等级”我们也不能忽视。事实上“发展等级”的要求不仅仅是10分,它往往影响到“基础等级”的分值。高考作文如果能在“发展等级”的十几项要求中有一方面特点鲜明,就能带动“基础等级”分值的提高,从而提升作文总分。下面,结合《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发展等级”的具体要求,谈一谈如何让自己的作文跃上“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