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化学教材9年级上册第3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中介绍了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和原子"是继前面两单元学习之后,从宏观物质世界向微观粒子世界跨进的第一课,正确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分类,也是下一步正确理解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具有埃及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教授 ,以表彰他使用毫微微秒技术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研究。 1946年生于埃及的泽维尔 ,从19 90年起一直是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 ,他领导的研究小组从事了化学反应分子动态学的研究 ,这是他们创造性地把激光技术应用于化学才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学科。是从微观角度 ,也就是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细节。大家知道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的分子被拆开成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或原子团再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的…  相似文献   

3.
一、理解质量守恒定律1.反应前后相等的是“质量”,而不是体积或分子总数等.2.必须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算,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漏掉.3.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4.质量守恒定律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去理解.从微观角度讲是因为“原子三不变”,即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化分变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在原子重新组合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发生变化.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可见,在原子,分子等微粒的基础上认识和研究物质是化学学科的基本任务。掌握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学习方法,并将微粒观纳人自身的认知体系,已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任务和必然要求[1]。中学化学的五个核心素养也包含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可见“微观”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微观的抽象性,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容易停留在宏观认识上,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多媒体在化学“微观”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一、复习目标1.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2.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理解分子、原子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3.知道离子的形成规律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4.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5.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二、复习要点1.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粒子构成的.(1)分子: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由分子构成的典型物质包括双原子分子气体单质(如H2、O2)、卤素单质(如F2、Cl2、Br2、I…  相似文献   

8.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一个基本定律,也是自然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所共同遵守的一个普遍规律。那么如何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有关问题呢?下面谈谈其思路和方法:一、从微观角度上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  相似文献   

9.
模拟微观分子、原子或化学反应,形象直观,可以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识图、收集数据与证据、评价、预测等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关知识有分子、原子、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变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的一个基本定律。同学们要在实际题目中能熟练运用此定律,必须对这一概念有透彻的理解。从宏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改变(即有新物质生成),而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始终不变;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而分子的数目有的不变,有的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改变(显然,包括在原子中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也不发生改变)。当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有了上述深刻理解之后,就可以将定律浓缩成下面的“四个守恒”: ①物质的质量总和守恒;  相似文献   

11.
量子化学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利用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化学问题的学科。与宏观化学不同,量子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对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和推演,解释和建立化学键理论,对分子结构和性质及分子间作用力、化学反应机理、和分子光谱和能谱,以及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和各种功能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关系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模型制作是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不同的分子可以由不同的原子构成,也可以由相同的原子构成(如金刚石和石墨等),相同的原子构成不同的分子时,原子的空间排列是不同的。一个原子可以结合数目不同的其他原子,分子中原子和原子之间的间隔是不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深层次学习物质的构成。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要求1.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2理解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有关概念及相互联系。3.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结构。二、知识结构该图可以这样理解:宏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具体微观途径有三条:一条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第二条是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第三条是原子形成离子,离子构成物质。三、内容提示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l)从物质的构成角度来看,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角度来看,分子、原子、离子都分别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相似文献   

14.
1、分子和原子最大的不同点是 :在化学反应里 ,分子可分 ,而原子则不可分。所以原子才是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 ,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 ,而分子、原子则是一个微观概念。故元素只能讲“种”而不能说“个” ,而分子和原子则既讲“种”也讲“个”。3、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 ,它的国际单位制 (SI)单位为 1 (一般不写出 )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同样也是 1。4、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故一种物质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而决不可随意编造。5、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的。但有一特例 :氢原子的原…  相似文献   

15.
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一)概念网络(二)概念对比1.分子和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组后成为别种物质的分子。而原子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并没有改变。相似点:它们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各异。相互关系: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新分子,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说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2. 原子与元素原子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  相似文献   

16.
1 探究背景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利用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在此之前,学生通过对原子、分子的学习和微粒观的建立,已经能从微观角度上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但是还不能将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三不变"(种类、个数和质量不变)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这一宏观现象联系起来.特别是在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当学生看到由于浮力的影响而导致天平失衡时,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质疑质量守恒定律.鉴于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消除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消除空气浮力影响的专题探究.  相似文献   

17.
化学方程式居中 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能将宏观的化学变化(包括量的变化)与微观的分子与原子等微粒的数量比很好的表现出来.它主要有三层含义: ①化学方程式表达了反应物、生成物与和反应条件. ②化学方程式从量的角度反映了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 ③化学方程式从微观角度表达了各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间的数目比.  相似文献   

18.
在认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建构微观模型,从分子模型的角度重新认识了物质和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9.
金莹 《科学教育》2008,(1):38-38
原子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分子和原子都极小,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分解及原子的重新组合的微观过程是无法让学生观察到的,这就给原子概念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可结合氧化汞分解的实验,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  相似文献   

20.
李院生 《考试周刊》2011,(5):183-184
"人教版"化学2的主题1是物质结构基础,涉及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本文分别从原子之间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角度综述了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利于学生从原子、分子水平上初步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