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探究性"教学,就是使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它旨在使学生从过分强调知识的积累向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探究性教学中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其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标准"中倡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验教学是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课改的有效途径。当前化学实验教学正面临着更新教学理念、实现现代实验教学手段以及实验自主探究等多重任务,  相似文献   

3.
周建江 《考试周刊》2009,(41):222-225
"交互式实验探究"教学是将"科学探究型"的教学、"互动型"教学和科学实验优化组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和探究活动,由学生主动去发现概念、规律。在这种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学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这样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讲述了在新课标背景下实施"交互式实验探究"教学的实践和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沈红 《考试周刊》2011,(37):169-170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是基于提高学生"发展性"的理念,力图在"基础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创造性”,促进其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教师与学生要想发展,必须要将实践与探究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师生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而反思则是将二者有效结合。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实现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构建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其注重学习的结果,重视学习过程和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标准"中倡导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实验教学是让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课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科学课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课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运用科学的实验与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倩  熊言林 《化学教学》2011,(11):26-28
介绍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采用"认知冲突→动手实验→启发探索→发散思维→分析归纳→思维拓展"的教学思路,对"化学能与电能"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为今后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建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更新 《考试周刊》2009,(9):211-211
新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内因出发,同时创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并辅以正确方法的引导,从而达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大家已从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了以人为本位,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这一理念的实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尤为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但在实际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作为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写入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其目的就是让学习中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实现这一目的,下面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王银平 《考试周刊》2011,(16):175-176
1.学情分析从教材内容来看,楞次定律将学生知识范围内有关"场"的概念从"静态场"过渡到"动态场",而且它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学习本课,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鼓励学生总结物理规律;同时,培养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初中英语课程目标设计的全面性、逻辑性和发展性运用原则来进行探究,旨在通过阐述这些原则来优化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三性"原则的运用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增强学生的任务学习运用意识。这些原则运用能够更好激活学生的语言学习内驱动力,增强学习潜能和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李素峰 《考试周刊》2013,(92):130-130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物理知识和技能只是学习物理知识的载体,物理学习的重中之重是要高中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经历与物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他们体会科学的探究方法,使他们具备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富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落实探究式教学。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摒弃以往知识性讲解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概念及物理规律的讲解释疑上,更应该注重高中生对物理现象的经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6.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科学探究新理念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过去我们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承,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则要求我们改变这一倾向,在教学中要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主动探究的热情。学生不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操作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是积极主动的探究合作者。教师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的是探究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  相似文献   

17.
每一位教师都会把"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教书生涯的座右铭,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宗旨。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前预设越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就越小。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指出:"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的体验,因为自身体验最清楚,也最容易得出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可发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引发他们思考,触动心灵,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在课后愿意进一步开展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开展科学教育,努力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增强探究实效、领悟探究本质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提出在新课导入、知识教学、实验探究、复习课教学中进行物理课堂微型的有效设计,这有助于学生激发兴趣、体验过程、提升素养、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少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创造性、发展性、针对性、以及启发性;"多学"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独立、积极和有深度地开展学习活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学习能力,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