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作文教学,特别是山区作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没兴趣,怕写作文.平时作文都是勾完成任务而作,是为作文而作文。因此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成就感上。在这一点上.我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受新概念作文“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影响,加上话题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的要求,学生作文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学生的禀赋、才情得以充分施展发挥。但同时为“创新”而创新,全然不顾内容与形式是否协调,也使中学生作文走人怪诞和形式化歧途,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对中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调查时,笔者发现51%的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喜欢作文,不怕作文的学生竟然不足10%;拿到批改过的作文后.76%的学生只是简单地浏览一下分数和评语,根本不修改作文。这充分说明了当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学生作文素材严重匮乏;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远没有得到有效激发;作文评价没能引发学生自行修改作文。  相似文献   

4.
刘桂荣 《河北教育》2005,(23):27-27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作文要求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往往把这次作文的“要求”当作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全班学生的几十篇作文“一刀切”,达到要求的就给个高分.给个“漂亮”评语,达不到要求的就给个低分.给个“不漂亮”或“不够漂亮”的评语。我曾就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语.对学生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主要情况是:  相似文献   

5.
王家平 《农村教育》2007,(12):49-50
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必然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然而,“个性化”不等同于“自由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与作文“接触”.寻找学生与作文的“交叉点”及“未定点”.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写作.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情感来创新和丰富作文。  相似文献   

6.
当新课标的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凸现并带来其深刻变化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比,作文教学更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感受到因情感得以宣泄而带来的巨大的精神愉悦。但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以应试为目标指向,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独特感受。内容异化,情感淡化,形式僵化,语言刻板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相似文献   

7.
学生写作是与生活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活,更是与老师对话。老师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第一位读者,这位“读者”反应如何.直接影响着“作者”的写作兴趣和动力。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围绕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在运转.作文评价一直过于关注结果,关注高分作文、满分作文,注重作文评价的导向功能与甄别功能,老师更多地扮演着裁判员和审判宫的角色,很少以一名热心读者和欣赏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高考,材料作文在沉寂数年后,出现在全国Ⅰ、Ⅱ卷中。根据高考命题保持稳定、三年一小变的规律.各地加强了材料作文的写作训练。但是.由于写惯了话题作文,考生对材料作文写作适应较慢,内容上呈现了很多问题.成为制约学生作文成绩的瓶颈。在材料作文训练中,认真分析内容上的失误.诊断病因.对症下药,对于考生提高作文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下面结合一道材料作文命题.对写作时内容上的四种常见病作简要分析,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的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来源于生活的作文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说和写的主观能动性。生活犹如泉水,源泉丰盈永不枯竭.没有生活.作文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问题,明确了个性化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承认学生写作思维的丰富性、多样性特点,强调了作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个性,顾及其发展差异.以学生为实践主体。教师在命题时要留有一定的自由度.在评价时留有一定的开放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引导学生写出具有个性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1.
刘春芳 《学语文》2011,(3):50-51
作文评改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应该成为中学作文训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作文的自改能力?下面几个方面是关键所在。一、启“识”“识”.是指学生对自改作文这一做法的认识。对于自改作文,学生的初始认识是不够到位的。有人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的职责,学生是无法胜任的;  相似文献   

12.
艾贤荣 《湖南教育》2002,(21):53-53
教给批改方法。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把最好的内容和词句都写上去了,只要交给老师就行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不忙于收学生的作文,而是鼓励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读两遍,给自己的作文找毛病,谁找得多就表扬谁。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我按作文的要求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以便学生进一步明确批改的目的和重要性。1.初读自查。查文章的内容是否切题,文章的中心是否突出,查语句是否通顺,标点使用是否正确。2.再读自改。如果发现问题,运用教师教给的批改符号逐一改正,该删的删,该换的换,该重写的要重写。3.…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的现象。一提起写作文,学生常常觉得无话可说,要么凭空虚构,胡编乱造.写出来的作文空洞无物,没有真情实感。要么仿造别人的优秀作文,出现“千题一式.千人一而”的现象。实在没办法.干脆就抄袭作文书上的作品,学生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4.
目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当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我们老师也感到头痛。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那么如何搞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呢?我认为教师要做到“四要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有一个常见的弊端.学生的作文结构篇章一个模式,语言表达是假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所写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学生的作文中往往缺少一种灵性.学生的个性没有表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张扬。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释放生命活力。”在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从传统的“程式”或“套路”中解放出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自己个性,写出能张扬学生个性的作文。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标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可见,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作文批改方式和新课标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笔者认为,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打破教师一手包办批改作文的格局,从“教师为主”的方式转向以“教师为导”。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经常跳出自己天地来思考,向自己挑战.莫贪恋熟悉的模式套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本文就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路锐 《华章》2013,(28)
小学作文批改,要多表扬少批评,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要多创新少庸评,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得以提升;要相信学生,让学生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作文下评语.到是这一环节中的点晴之笔。然而,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等。这类评语往往可以放在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篇作文中.虽然也能在一定层面上评价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或问题之所在,但严重忽视了培养人、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要注意发展.关注长远.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及至终身学习及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文贵从真.学生作文。就是说心里话,说真话,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可大部分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有个顺口溜“作文.作文.作得头疼”,这不正一语道破了学生写作的为难吗?学生上课、做作业、做AB卷、做精编测试题等等.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小学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因此。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