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次贷危机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迅速从华尔街向全球蔓延,使众多国家受到影响。特别是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的蔓延.更使全球经济大受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同样受打击不小。众多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面临着订单减少,财务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在思考如何减少成本,增加企业现金流,以期度过寒冬。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引发金融危机,这场金融风暴很快震动了全球.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银行、外贸业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但挑战和机遇并存,这次金融风暴在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创的同时,也为中资银行融入全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文章对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直接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应对金融危机,虽然需要多项措施综合运用,但建设金融危机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无疑是一项战略性措施.文章对金融危机条件下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作了阐述,并对如何建设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李捷 《现代企业文化》2011,(14):141-142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近来美、欧国家在国际经济金融危机调整全球经济格局背景下相继提出与低碳经济相配套的碳关税概念。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贸易的低碳化自然也是与时俱进。这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到来之后,中国经济形象,尤其是在经济贸易这一领域,遭遇到了重大挑战。本文基于国家形象视角,对我国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的对外经贸传播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英国华文媒体的发展与华人移民英国的历史变迁、主流社会及华社经济状况、全球媒体业发展新趋向密切相关。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不断增多,以及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的持续,英国的华文媒体无论在数量构成、内容设置、生存状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30年不变的经济高增长,还是金融危机中奇迹般率先回暖,都止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国家充满了探究的热情,他们想弄清中国的发展动力。根据笔者调研,时常占据西方主流媒体版面的有关中国经济的报道中,不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步入复苏轨道,专家们倾向于用“后金融危机时期”来描述当前的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一直是境外舆论关注的重点。在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之后,境外舆论开始更多地炒作中国投资环境恶化、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对外媒体应该做好中国经济问题的解释说明工作,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9.
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印尼实体经济的影响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首先是冲击了印度尼西亚的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印尼政府靠发行债券来弥补国家收支预算赤字。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从原来的9%左右上调至13%左右,贷款利率也水涨船高,企业营业利润因此减少,民众消费能力也下降,经济增长放缓。企业贷款也在相对减少。影响其实体经济发展的投资和出口的萎缩。  相似文献   

10.
1997年,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东南亚、南亚众多国家和地区,并猛烈冲击韩国、日本的经济。亚洲金融危机对非洲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亚洲出口价格低廉,迫使非洲国家的出口贸易处于十分困难的局面。非洲经济传统上是西方国家经济的补充部分,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欧盟和北美国家。亚洲国家金融危机,使它们出口的同非洲国家一样的农矿初级产品,如棕榈油、锡矿、石油、棉花等价格更加低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媒体应该如何报道全球化下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如何充分、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中国在危机中的经济调整政策和对世界经济恢复的贡献虽然世界经济危机初步得到遏制,但这些问题将是中国媒体人一直要客观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使许多金融机构发生连锁反应,金融体系政府紧急救援并出台一系列救市政策,并在实体经济面临衰退时采取刺激经济计划.文章对这些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实质意义,最后从利弊两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政府救市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以来,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占全球经济总量超过60%的欧美发达国家或将面临衰退.由于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超过70%,欧美市场订单大幅减少,对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省份众多中小型出口企业相继倒闭,这种状况,无疑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很大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温家宝总理今年2月在访问欧洲四国期间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的独家专访,集中回答了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主要关切,包括中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经济下滑是否威胁社会稳定、中国政府是否操纵人民币汇率、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社会主义能否救世界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推进等。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不断扩散的背景下,温总理就这些问题阐明中国政府立场既有助于海外研判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动向,也有助于澄清海外对中国经济的各种误读。  相似文献   

15.
席展 《职业圈》2011,(17):106-107
从2007年2月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历了整整四个年头。四年之间,随着以美国、欧盟为首的诸多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陆续实施,及在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做出的重大贡献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开始逐步出现回暖趋势。可以说,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经济体系建立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经济体系中的泡沫却无人可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国家,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我国有着自己的对策.我们的政府提出了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规避措施,使我国独立于世界金融风暴之巅.  相似文献   

17.
全世界刚刚经历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文章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科学地分析和阐释,指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过剩,是由于整个经济运行产生了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18.
牛晓东 《职业圈》2011,(17):140-141
爆发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作为这次危机的发源地,美国首当其冲。危机后,为了挽救国内日益疲软的经济金融,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的举措,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金融危机、劳动合同法修改并实施,给我国实体经济。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巨大压力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措施,是我国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在美国经济恢复乏力、欧债危机等外部环境影响下,以及自2010年以来,全国有20多个省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国内环境影响下,中小民营企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融资难、成本高、税负重、“用工荒”等难题.有些情况甚至比金融危机时还要严重。本文仅从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谈,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已不可逆转,企业均应积极行动起来如同应对金融危机一样来早谋划对策、早规避风险、早实现跨越。  相似文献   

20.
扩大需求的根本目的在于缓解当前经济低靡状况,在中国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国家推出拉动需求的政策一项项出台。然而,政策的适宜性还得多加探究。如何在经济困难时代做出适宜的投资和消费对策还得依赖于对已实施的政策结果进行成效分析。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外贸和内需的关系。而当前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