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画·时评     
立法保护未成年家暴目击者体现法治进步日前,《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草案)》]提请审议。《办法(草案)》在《反家庭暴力法》基础上做了细化规定,并创新有关工作制度和措施。其中明确规定,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也是家暴受害人。  相似文献   

2.
童年资讯     
《小学生》2016,(Z1):84-87
家长再也不能打我们了——反家暴法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你身边有没有经常在家里挨打的小朋友?如果有,那么,你可以提醒他——《反家暴法》就要实施了,谁再打他,就让谁受到法律的制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规定:"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6,(4):76-79
家庭暴力是损害家庭与社会和谐的危害行为,各国都极为重视对其的法律规制。2016年3月1日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的反家暴立法,其进步性明显,但该法仍需接受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其不足之处,从而使其更具保护力和执行力,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家庭暴力是十分低劣的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与重视。虽然我国对于保障女性权利出台相关法律,但在解决或制止家庭暴力层面还面临一定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以及家庭暴力的危害,探索运用反家暴法保护女性权利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利用反家暴法律保护女性权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海霞 《天中学刊》2012,27(6):41-44
反家庭暴力是实现婚姻家庭制度正义价值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对家庭成员人格权的一种消极的单项保护,促进家庭和谐才是反家庭暴力的最终目的。制定《家庭和谐促进法》更符合婚姻家庭的本质特点,立法名称更恰当,立法内容上有利于全面规范婚姻家庭关系,弥补我国婚姻法的不足,立法思路上以疏导的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比单纯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更科学。因此,应当以《家庭和谐促进法》取代学者倡议的《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0年度贵阳市南明区法院离婚诉讼案件案卷进行整理分析,对贵阳市南明区家庭暴力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南明区法院处断涉家庭暴力案件(特别是对证据的认定)的规律与特征,提出了构建"二元"家暴证明标准、部分案件法院对家暴行为进行积极认定、法院与公安机关反家暴联动机制构建三个设想。  相似文献   

7.
基于《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八条的视角,对临时庇护所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论述了临时庇护所存在的问题.从增强庇护所的隐蔽性和安全性、降低庇护所的门槛、完善庇护功能、强化团队建设及发挥庇护所的延伸作用等方面出发,以期进一步细化庇护所的制度,明确相关内容,真正保护被家暴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是一个贯穿古今的全球性问题,得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立法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犯罪,我国也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在立法、执法、司法上打击家庭暴力犯罪,建立和完善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机制,有利于保护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有利于婚姻家庭的幸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项独立的救济措施,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设立丰富了反家暴工作的法律内涵,弥补了长期以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家暴行为法律规制的不足。经过我国《反家庭暴力法》施行四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基本的适用流程,发挥出了基本质效。但由于该项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从成文规定到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申请率不高、举证难、认定难、执行难等问题。文章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安徽省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例分析入手,对实践中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实施困境深入探析,并就如何进一步从顶层设计、证据规则、工作机制、惩戒措施等方面激发制度的活力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妇女和儿童在家庭暴力中的权利保护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儿童权利公约》首次对儿童人权进行定义,各国对于家庭暴力事件中受害儿童的保护和法律规定也日趋完善。本文结合国际社会对于家庭暴力中儿童人权维护的法律实施措施,反观我国在维护家庭暴力中儿童人权的现状并给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在家庭暴力领域的法律空白,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家庭成员,尤其是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一直以来,家庭暴力都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防治家庭暴力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多数国家和组织都有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立法或相关法律规范,在这些大量的法律文件中对于"家庭暴力"和保护对象都有不同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家暴虐童问题由来已久,具体可追溯到一战时期。社会普遍认为家暴虐童使儿童的人格尊严受到危害的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迫于外界压力政府于1929年颁布《救济法》,1933年出台《少年救济法》,同年又通过专门性法律《儿童虐待防止法》来保护受虐儿童的身心健康。通过不断完善与发展,这些法律体系现在已经在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家暴虐童事件的频发,日本家暴受虐儿童的法律保障与实践为我国保护儿童免受家暴伤害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家庭暴力的危害、原因及对策,以及尽快在我国建立《防止家庭暴力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在我国也普遍存在,对家庭暴力进行法律规制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在对家庭暴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并对我国家庭暴力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介绍了我国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的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针对我国家庭暴力法律规制的不足,文章提出了完善建议:完善家庭暴力的民事责任制度,完善警察介入家庭暴力,健全家庭暴力的刑事规制,制定《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15.
提起家暴这个话题,脑子里一直闪着由汤唯主演的曾为她夺下多个影后的电影《晚秋》。片中的主角安娜正是一个因家暴而弑夫入狱的女子。汤唯曾在一篇专访里透露,起初,她无法理解,家暴怎么会导致最终的犯罪。她无法想象,相爱的两个人怎么会有家暴,为何无法解决,为何让矛盾冲突越来越深?有一天,汤唯在西雅图的语言老师突然跟她说:"上完课,我带你去个地方。"在一个湖边,她的语言老师——一个金发美女,一坐下,就开始讲她自己的故事。她曾遭遇过很严重的家庭暴力,甚至到动刀子的地步。老师从没跟别人说过这段经历,她现在有了新家庭,但希望这段经历能帮助汤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犯罪是我国社会所面临的最普遍、最复杂、冲突最激烈、同时也是最为隐蔽的一个社会问题。遗憾的是,我国不仅缺乏规制家庭暴力犯罪的专门立法,而且现有的诸如《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处罚法》等这些相关法律条款对家庭暴力犯罪规定得也比较笼统、模糊,缺乏可操作性,无法为反家庭暴力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从而使得家庭暴力犯罪始终处于“超越我们的控制”状态之外。因此,应当制定打击、防范家庭暴力犯罪的综合性法律——《家庭暴力防治法》:设立“家庭暴力罪”;规定罪责刑相适应的家庭暴力犯罪的法定刑;采取优势证据原则;引进外国的保护令制度,切实加强对处于暴力威胁状态下的妇女的保护;实施夫妻财产共有关系强制中止制度,使对受暴妇女的救济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性别正义,是希冀女性与男性拥有平等的权利,并在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中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得以追求自由、平等和尊严,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发展的一种正义理念或正义观。它是对男女平权原则的争取,是对性别等级制度的反叛。家庭暴力现象对正当防卫理论在防卫行为标准、防卫适时、防卫相当制度设计及其建立基础和前提等方面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性别正义视域下,正当防卫理论的制度设计应对家庭暴力给予适当回应:在正当防卫的理论设计中,应设免责条款;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应考量家庭暴力受害人心理状态、社会成因及现实处境等具体因素;应创建"关怀法学",反映女性利益诉求。在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时,应考量国家管制私密领域的界限及原则。  相似文献   

18.
家庭暴力是针对妇女暴力的一种典型体现。法律是惩治和预防家庭暴力的有力武器。现有法律不能适应依法反暴的时代需要,构建中国特色反家庭暴力法律体系势在必行。该体系应包括国际法、专门法、附属法和地方法四个层级,形成一个严密有序、层次分明、标本兼治、注重预防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9.
港府于2008和2009连续两年修订《家庭暴力条例,》2010年更名为《家庭及同居关系暴力条例》。该条例修订最大限度扩大了受保护主体范围,着重规定法院适用强制令制度,顺应了世界反家庭暴力立法趋势。香港对防治家庭暴力专门立法、扩大适用范围,强调法院严格适用强制令等做法已走在世界前列,其立法经验颇值内地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家庭暴力的发生是由社会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排除家庭暴力救 济方式中的法律障碍,逐步完善我国的法律救济方式,建立社会救助网络及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加强公安 机关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建立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