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题目的 新编高中语教学大纲提出:“语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强调了语的工具性,更张扬了语的人性。高中语新教材也一反过去的死板面孔,选编了许多学性极强的、甚至过去有争议的作品,用以倡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粤教版高一新教材的“古典诗歌”这一单元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弃妇”形象,《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与《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之妻刘兰芝,前者为“情感的弃者”,后者为“婚姻的弃者”。本文试图从深层意义上解读分析这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诗经》以婚恋、家庭为题材的作品中有近十首反映婚姻悲剧的弃妇诗。它们分别是《邶风·日月》《邶风·终风》《邶风·谷风》《邵南·江有汜》《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和《郑风·遵大路》等。其中以被称为姊妹篇的《卫风·氓》和《邶风·谷风》最具代表性。它们所表达的感情跌宕起伏、动人心魄,塑造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饱满,运用的艺术手法丰富灵活、独具特色,可谓异曲同工。以《氓》和《谷风》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抒情艺术的比较赏析,准确体味作品的情感意蕴,深入理解人物的悲剧命运,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弃妇诗”的艺术特征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后代文学的源头。《氓》是一首弃妇诗,通过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深刻揭示了古代女子在婚姻问题上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5.
在色彩纷呈的女性小说创作中,台湾女作家於梨华的《雪地上的星星》、大陆女作家方方的《树树皆秋色》以及徐坤的《厨房》,从海峡两岸各自的女性书写视野出发,却共同触及了知识女性从爱情理想构建到希望破灭所承受的情感之悲和摧毁之痛.以女性情感经验的多角度阐释,来探寻知识女性情感追求之出路,两岸女作家的作品引发出对两性相处模式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6.
《聊斋志异》中描写了大批女性形象,她们在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既体现了女性美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女性丑恶的一面,通过对女性丑恶面的反映更加突现了女性美的一面。在社会生活中,她们勇敢机智地同恶势力做斗争,各方面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这些人物形象丰富了古代小说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7.
熊辅弼 《时代教育》2007,(8Z):118-118
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教学理念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便改变了占垄断地位的传统班级教学方式,成为绝大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色·戒》和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个》共同关注了革命中的女性角色,在他们的写作视野中,女主角陷入了爱情与其承担的使命之间的二元对立的生存困境。拉夫列尼约夫笔下的玛留特卡为国家至上,而张爱玲笔下的王佳芝则是爱情至上。两人相同境遇的不同展示,显示了作家对革命中的女性爱情及其命运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9.
10.
霸王别姬是中国文学中的传统题材,并在传统的多次书写下成为经典.在传统书写中,霸王别姬的意象是以霸王为出发点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男儿气概、"时不利兮骓不逝"的英雄末路、得一知己美人足矣的多情感慨……而李碧华的<霸王别姬>却是从虞姬和扮演虞姬的程蝶衣出发,以女性的视角使这一传统主题具有了新的意义.本文便从这一角度入手分析李碧华的<霸王别姬>.  相似文献   

11.
12.
从文学活动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这四个方面系统的探讨《长恨歌》主题之爱情说。  相似文献   

13.
阿来《尘埃落定》的写作,是当代少数族裔作家文本创作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如今学界对其文本的解读,可谓巨细靡遗,但是将其创作放置到作家所在的以族裔、性别文化为根本建立的场域中去思考却鲜有人涉及。选取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为依据,提炼出作家创作过程中深受其影响的——“知识场域”这一内涵,进而从文本内外解析作为创作主体的阿来,以及文本的消费者和评论者,是如何共同利用这种“知识场域”,消解女性的话语权,造成女性地位缺失的。  相似文献   

14.
15.
依据《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探究活动的要求和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笔者对武汉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自然选择》一课中“模拟自然选择”活动的设计进行分析,并论述其设计创新的特色,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协作知识建构的兴起,其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但是协作知识建构活动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运用还没有具体的框架可寻。文中以协作知识建构的基本过程为基础,结合中加"全球气候变化"("Global ClimateChange")项目,尝试探讨了虚拟学习社区中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色&#183;戒》和苏联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个》共同关注了革命中的女性角色,在他们的写作视野中,女主角陷入了爱情与其承担的使命之间的二元对立的生存困境。拉夫列尼约夫笔下的玛留特卡为国家至上,而张爱玲笔下的王佳芝则是爱情至上。两人相同境遇的不同展示,显示了作家对革命中的女性爱情及其命运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新课程标准以及据此所编的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探究、合作、自主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让学生进行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和乐趣,以做促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以导促学;让学生以表演为载体,在合作、交流、梳理知识中升华,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以演促学。我结合自己开设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对各成员分担的任务能进行加工、整合,对活动的成效能共同进行评价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教学相长。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阐述就如何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做什么事最快乐》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六年制第二册的一篇课文。根据教材特点,可主要采用创造情境的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从而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多媒体出示动画课件。(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在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此后随着动画演示课文,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2.板书课题,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快乐”。3.漫谈:你认为做什么事最快乐?4.导入:小青蛙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哪儿?向谁请教?结果弄明白了没有?我们来学习课文。[设计意图:用课件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直观形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