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基于CHNS2011的调查数据,利用加入地区、年龄、性别等控制变量后的明瑟方程,采取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着重就城乡总体教育收益率、城乡各教育阶段教育收益率及城乡各收入阶层教育收益率进行估算与比较。研究发现,教育收益率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但无大幅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并在城乡内部表现为明显的教育阶段性差异及阶层差异。教育收益率的城乡差异及城乡内部教育阶段性与阶层差异特征表明,教育扩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分配而不是教育收益率,但是影响城乡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收益率。  相似文献   

2.
城乡居民已经分化成两个具有不同利益诉求和政治实力对比悬殊的阶层。城市居民是强势阶层,而农村居民是弱势阶层,决定了我国涉及城乡利益的制度变迁必然是偏向城市的。城市偏向的制度安排导致了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分化、城乡发展能力分化、城乡居民支出和收入差距扩大,并最终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并有恶化的趋势。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采取相互衔接的系统化措施。在改变城乡阶层强弱态势、改革城市偏向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时要重视打破城乡阶层固化的倾向,并重视制度的供给者政府在城市偏向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上,揭示现状的多,研究、探讨原因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相对较少。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在于分配制度存在缺陷,主要体现为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偏低且缺乏保障以及知识型劳动者的收入没有充分体现按劳分配。这两个方面导致我国占人口多数的中产收入阶层的人数偏少。与高收入阶层的财富迅速增长相比,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继续扩大的风险。要克服这些分配制度存在的缺陷,就要寻求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上,揭示现状的多,研究、探讨原因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相对较少.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在于分配制度存在缺陷,主要体现为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偏低且缺乏保障以及知识型劳动者的收入没有充分体现按劳分配.这两个方面导致我国占人口多数的中产收入阶层的人数偏少.与高收入阶层的财富迅速增长相比,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继续扩大的风险.要克服这些分配制度存在的缺陷,就要寻求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高速的增长.2010年,我国GDP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差异、阶层分化、行业差距是造成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资源丰富的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通过对12盟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自然资源开发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资源丰裕度每增加1%,收入差距拉大0.85%。经济增长、二元结构和教育投入不均衡也促使收入差距扩大。地方资源税收入再分配等措施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一定时期收入分配的指导方针,而不是整个市场经济历史时期不变的法则。我们目前在分配上出现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很快,另一方面社会财富不断向少数人和阶层集中,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严重,正在走向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具体表现在,全社会居民平均收入不断增加,而这个平均收入主要是少数高收入阶层拉动的,因而平均收入以下的人员十分庞大,低收入阶层数量不断扩大。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国际警戒线,并且还处在继续上升阶段,收入差距客观上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一时难以倒转。如果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就有可能超过社会承受极限,并迅速出现严重两极分化,不但违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和目的,而且引起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也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教育不平等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联立方程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研究2000—2008年我国的收入差距、经济增长和教育不平等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1)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经济增长则又反过来对缩小收入差距有利,因此,控制收入差距有利于经济增长,并反过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实现平等与增长相协调的目标。(2)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教育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的改进却没能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改善,教育平等←→收入平等的良性循环还没有形成。因此,要想使我国的教育、经济增长、收入分配进入到一个内生化的良好发展轨道,还需要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加以引导,以逐渐解决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合理、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大、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两者之问相互影响。经济增长会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经济增长。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要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完善再分配手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改善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提高城镇低保标准;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劳动力市场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社会资本结构性转换的教育、培训对农民工收入影响机制的研究框架。使用2019年全国五省农民工调研数据和无条件分位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教育在促进农民工收入增长的同时也扩大了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职业培训状况的改善能够缩小中-高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差距。(2)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结构从原始型向新型转换,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工教育和培训回报率的提高。(3)新型社会资本扩大了总体收入差距,扩大了低-中-高收入群体间教育回报率差距,扩大了低收入与中、高收入群体间培训回报率的差距,缩小了中-高收入群体间培训回报率的差距。研究结论对于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农民工社会资本转换,强化教育、培训在优化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台湾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地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从20世纪50年代0.5下降到70年代的0.27),这一经验值得研究。笔者通过产业机制、就业机制和人口教育机制对我国大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并从上述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邢台学院学报》2014,(2):16-18
对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展开研究,通过收入因素、商品价格因素、消费心理、消费结构等的分析,具体阐述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及其制约因素,从而引导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激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河南省经济的稳步发展,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逐年增长的同时,差距也在逐渐扩大。本研究在对河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总量、增长率、结构以及不同收入组之间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缩小河南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创新机制,即通过健全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健全社会保障长效投入机制,完善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完善农业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发展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机制,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措施,来缩小财产性收入差距,将有助于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现状,进而推动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构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 ,除了经济的发展外 ,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不仅要求达到经济上的GDP指标 ,而且要求达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 ,如社会结构的构成、城市化程度、生活质量等。其中 ,社会结构的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指标。目前 ,中国正处于从总体上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阶层结构同样也在不断变迁。可以说 ,全面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它有庞大的社会中等收入阶层 (或称“社会中间层”)。在任何社会中 ,社会中等收入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因如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观点。现阶段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不太合理 ,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结构 ,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因此 ,要形成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就必须让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可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 ,究竟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阶层差距在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主要因为收入情况影响了家庭的教育经费支出,家庭成员的文化、政治资源占有情况也对教育造成相当影响。目前补偿原则是改变阶层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国外研究认为教育扩展有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我国随着教育不断扩展,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水平反而日益扩大。究其原因:教育扩展过程中教育分配不平等使教育带来的经济收益相差过大,从而扩大了收入差距;过度教育带来的就业难及已就业者收益率的下降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劳动力市场中的城乡二元分割和"关系网络"等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差距。因此,应该公平、理性地进行教育扩展并完善劳动力市场,消除教育扩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的整体进步 ,除了经济的发展外 ,更强调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不仅要求达到经济上的GDP指标 ,而且要求达到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些指标 ,如社会结构的构成、城市化程度、生活质量等。其中 ,社会结构的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指标。目前 ,中国正处于从总体上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阶层结构同样也在不断变迁。可以说 ,全面小康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它有庞大的社会中等收入阶层 (或称“社会中间层”)。在任何社会中 ,社会中等收入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正因如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观点。现阶段 ,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不太合理 ,还只是一个“洋葱头型”结构 ,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 ,该扩大的阶层还没有大起来。因此 ,要形成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 ,就必须让该扩大的阶层大起来 ,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可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息息相关的。那么 ,究竟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中等收入阶层,但是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太小,我们必须有培育中等收入阶层的思想,并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完善各种政策以及吸收农民工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等途径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使其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使社会结构呈橄榄型。只有如此,才能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现实,选取收入差距作为研究视角分析居民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通过基尼系数衡量河南省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程度,借助Eviews统计软件,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支出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入与支出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并且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显著低于低收入阶层。因此,为缩小收入差距,应加快推进税制改革、建立健全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镇居民购买力等以提高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初期,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越快,越易引发尖锐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于是,政府提出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针。有关人力资本积累的研究,总是与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相关联。事实上,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公平三者之间是一个关联整体,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社会公平产生的影响正是通过教育投资收益规律进而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这一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