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倡导家长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积极角色意义重大。学校教育中的家长角色可以放在家长与政府、与子女、与学校和教师三种社会关系体系中来考察。目前我国家长角色总体而言比较单一,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不足,权利与义务相对失衡,其原因既有表层的其他各主体的角色期待和提供的条件,也有深层的文化影响和经济制约。倡导我国家长的权利主体、学习者、学校和教师的合作伙伴以及学校管理参与者等角色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敏 《基础教育参考》2009,(2):49-52,58
现如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长能否有效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美国中小学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中主要扮演着学习者和支持者、主动参与者、决策者等角色,而我国中小学家长则主要是以学习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参与学校教育的。从法律体系、学校管理体制和思想观念方面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以期对我国中小学家长参与教育向纵深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今日教育》2010,(1):49-49
家长能否有效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美国中小学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中主要扮演着学习者和支持者、主动参与者、决策者等角色,而我国中小学家长则主要是以学习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参与学校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学校主导下家长参与的教育模式,家长在与教师沟通、与学校沟通中扮演被动、次要、从属的角色。而现代家校合作中,强调家庭与学校的平等地位,鼓励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发挥师生关系的协调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家长角色的学习者、学校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与学校教育一起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学校也应认识到家长的主体性地位,强调教师与家长平等,协助家长发掘家庭教育中的优势因素。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一天平的两翼,只有双方的通力合作,天平才有可能达到平衡,也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儿童的和谐发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指家长,既指个体的家长,也指家长群体,通过和教师的交流、互动,参与并支持学校的教学、管理、监督孩子的学习等,旨在促进儿童的和谐发展。以民间美术课题为特色的班级,所需要研究的信息和采用的材料都来自于幼儿的本身与家长的提供,家长就成为班级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必要将家长角色渗透到民间美术课题中,促进幼儿对学校教育中的课题知识的进一步领悟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认同是其工作效能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过去往往将自身定位为专业技术者,主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随着系统理论和学习共同体等实践的发展,心理教师开始承担人际合作者的角色,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往中发挥信息提供、发展辅导、决策建议和问题协商等工作职责.为进一步体现专业影响力,帮助教师和家长在伴随学生成长的历程中,更好地发掘自身资源和优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在学校和社会层面开展工作,主动形成自身专业领导力,走向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引领者角色.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和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承担着重要角色,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本分析了当前教师与家长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法律法规对教师、家长关系的规范,提出了建立和谐的教师、家长关系的五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教育民主化的思潮在澳大利亚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澳大利亚近半个世纪的经验证明,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相当重要,是成功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教育资源却相对缺乏,若能够把家长引入学校,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去,无疑将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教育民主化的思潮在澳大利亚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兴起,澳大利亚近半个世纪的经验证明,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相当重要,是成功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教育资源却相对缺乏,若能够把家长引入学校,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去,无疑将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变迁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家长仅凭其经验很难胜任教育子女的职责,需要系统性地建构、考察和提升家长教育素养。本文通过抽样调查,从亲职素养、角色素养、家庭建设素养、协同育人素养四个维度,考察我国家长教育素养现状。研究发现,家长普遍具有较强的儿童权利和儿童全面发展的意识,但在实践中,家长依然看重孩子的学习情况,对科学有效的引导方式掌握不足,家长胜任力普遍不高,家庭自我化解矛盾和问题多依靠非制度化渠道;家庭氛围虽整体尚好,但家庭建设能力尤其是家风营造能力仍显欠缺;学校、社会的家庭教育支持方式较为传统,社区提供的家庭教育服务和儿童友好服务成为家长最期望得到的资源。基于此,本文倡导家长加强学习现代育儿理念,掌握并运用《家庭教育促进法》所示的科学教养方式;不断强化角色意识,提升家庭教育实践和家庭建设能力;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育人的资源整合机制,发挥社区教育的独特优势,从而全面提升家长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