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来说,传统博物馆的功能是特定文物的蒐藏、保存、展示与研究,1970年代开始出现的新博物馆学概念则是强调社会服务的功能,强调博物馆必须善尽教育社会大众的重要功能。台湾客家文化馆舍的设立出现在1980年代"文建会"设置之后,而各县市对于地方文化馆舍的竞相设立,也让客家文化馆舍渐次浮现。台湾的客家文物馆舍是出现在新博物馆概念盛行的年代,延续的是地方社区总体营造的基本精神,因此以"文化经济"为主轴的观光概念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台湾客家文化馆舍的发展方针之中。职是之故,台湾的客家博物馆会普遍采取博物馆与公园(园区)的结合形式:先透过公园来吸引居民与观光客,然后再对参与者提供客家文化的社会教育。不过,由于是以观光取向来吸引观者,客家文化的社会教育效果其实普遍来说成效不彰。  相似文献   

2.
客家艺术是特定地域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适应环境逐步个性化的结果,它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内涵。乡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创作源泉,使客家艺术更具深厚的个性文化底蕴。文章在现实境遇下,从乡土情缘与文化传承两个层面对客家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乡土地理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认识、了解乡土从而热爱乡土、建设乡土。客家文化是在客家族群中一直保持下来并富有个性的文化传统,在客家区域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成为新的课题。从客家文化的视角看,乡土地理教学具有新的特点及意义,客家文化传承与乡土地理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客家俗语是客家地区广大群众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的、口头广泛流传的定型语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且有一定的教育和警醒后人的作用.收集了梅州和台湾美浓两地的部分客家常用俗语,对两地的客家俗语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从而揭示美浓与原乡梅州的客家俗语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5.
论客家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乡土教育这个理念逐渐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利用客家文化里的课程资源对客家青少年进行乡土教育,使他们了解自己、认识乡土、发展健全的乡土观念,从而获得积极的乡土认同,这样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族群观。可以通过开设独立的乡土教程、建立地方文化数据库、培训师资、编写校本教材等途径对客家青少年进行有效的乡土教育。  相似文献   

6.
永定客家土楼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民间文化和秀美的山水称著于世。关注乡土文化,将风格独特的客家土楼所蕴涵的艺术文化资源转化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教育资源,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风情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既是"走进文化的美术教育",又是"走进生活的美术教育"。利用客家土楼资源,开展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美术教育探索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永定客家土楼神奇、壮观的美,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与创造,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传承客家传统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西省上犹县营前镇观音堂碑文的释读,结合营前的社区历史演变,可以观察到清代至民国营前土客关系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从而为理解营前的地方文化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视角。在客家传统社会研究中,必须从历史性的角度去解读客家社区神明信仰的变化,从中发现土著与客籍之间、不同宗族之间或其他社会力量之间关系的演变,并仔细考察导致这种演变的因素,从而为解读“地方文化”提供可深入挖掘的素材,获得理解“客家文化”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客家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承载着勤俭耐劳、开拓进取、崇文重教、念祖爱国等可贵客家精神。挖掘客家乡土文化的宝贵内涵,将其有机地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推动更多的学生与教职工积极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大学思想教育艰难和艰苦时期,区域文化传统和乡土优良美德,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介体。以世界客都梅州的嘉应学院为例,客家千年优秀传统道德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同根同源,客家美德继承、发扬、光大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客家民系聚居区的传统美德,是客都大学充分发掘和利用的宝贵资源。汲取客家优秀传统道德,以客家传统美德为生长点,整合并发扬光大,这是当前地方大学进行思想教育的独特内容。  相似文献   

10.
莲塘客家生态博物馆收藏的文物都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生活、生产与文化三大类.这些馆藏文物反映一种追求历史的审美取向,因而也凸显了社区居民就是自己历史的主人,从而于心理层面也达成了精神自足.因为要表征生活化历史,因此馆藏文物就必须不仅于宏观层面,而且在微观层面都要表现文物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如此才真正显现生态博物馆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