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公共政策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应当以社会公共政策为着力点促进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淳化。由于社会政治活动与社会道德风气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社会道德风气的凝成具体体现在社会公共政策的道德导向,以及社会公共政策对社会道德风气产生的重要影响。从社会公共政策之善达到社会道德风气的好转,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对于推进整个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才能更好地实现公民道德建设目标。社会道德转向个体道德,个体主体性发挥着中介和桥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个体道德主体性,激发个体道德需要,培养个体道德能力,才能有效促进社会道德内化。为此,应当高度重视个体道德主体性培养,在培养个体道德需要、提升个体道德能力过程中,促进社会道德转向个体道德。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进化分为生物进化和社会进化两个方面,生物进化是社会进化的基础,社会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延伸和补充。道德的自然属性是道德个体通过生物进化获得的对事物的评价体系,道德的社会属性是道德个体通过社会进化获得的对事物的评价体系,这两种评价体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道德的社会属性是在实现自然属性的过程中产生的,没有道德的自然属性就没有道德的社会属性。道德的社会属性是对道德的自然属性的补充和超越。道德的社会属性和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会属性为不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是产生文化冲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其更加宽泛和全面的道德性而成为一个道德的社会,道德社会需要道德主体(道德人和道德政府)的支撑,即作为一个道德的社会必然要求它的社会成员具备与之相应的德性成为道德人,同时也要求政府本身成为一个道德的政府,努力承担道德责任,只有这样,社会发展才能显现出和谐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社会因素的影响亦不容忽视。笔者认为,社会文化是道德情感印入和陶冶的依据,社会属性对道德情感具有塑造作用,社会形象是形成道德认识和激发道德情感的基本诱因,社会突变可改变道德情感的稳定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6.
一、新时期社会道德的构成特点  所谓新时期社会道德是特指信息时代以来我国社会道德现象的总体状况 ,包括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内容准则、道德行为和道德教育的状况。信息时代以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道德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1 社会道德背景全球化 ,社会道德环境复杂化一是世界经济现代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自 2 0世纪中叶以来 ,在高科技的带动下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和经济高速发展 ,形成了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跨国经济为特色的全球一体化现代经济。全球性经济为东西方文化和道德的交融、集结和沿革…  相似文献   

7.
公民道德不是无根的,与其他道德类型一样,它必须被某些实际的力量所担当。所谓道德担当,“就是指对于社会道德价值、原则、规范的提供或制定,社会道德内容之合法性的论证,社会道德的教化和推行,社会道德之环境的营建等这些作业内容的承担、担负或担当。社会道德担当问题要追问的是,谁、以及如何在对社会道德进行这些作业,从而使某一社会的道德呈现为如此的状貌;哪些力量应对社会道德负怎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在对国内外的道德心理研究及据此进行的道德教育进行了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时代特点,提出了建立社会道德新关系。确立主流道德价值观、道德“慎独”、塑造社会道德风貌、营造道德环境、培养道德素质六项道德建设要求,并主张从基本道德素质及其培养、道德价值观和主流道德价值观教育、道德自我教育和慎独、发挥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功能诸方面开展新时期道德心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公民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公民意识与公民道德道德可以分为个人的道德和社会的道德。所谓社会的道德,主要是指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在一起的人们所共有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社会理想和社会风尚,包括社会建制的价值原则等。所谓个体道德,是指个人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维护公共利益、实现个人价值、追求自我完善所选择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行动以及所建构的道德品质。个体道德是由道德理解、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构成的,是个人在具体的、终身的社会生活中个性化的道德表现方式。一个社会的成员作为公民必须是通过培养的,社会成员并…  相似文献   

10.
熊瑛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125-128
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存在一种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现实社会道德对网络道德具有精神动力功能、评价功能、指向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在虚拟网络上的延伸或再现。但是网络技术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动态性;网络道德也可以张扬和强化现实社会的美德,催生出新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而基于二者的这种辩证关系,加强现实社会道德教育,规范约束网络行为,是促进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良性互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性评价力量,对人的个体道德、群体道德和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的形成,以及道德约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也即对社会道德建设发挥着普遍有效的独特作用,因此,社会应建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和严明的道德赏罚机制,发挥各种舆论力量的导向作用,以强化其外在约束力,促进人类自身完美和社会道德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 一、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 1.道德的本质和特征:①道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活动。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在同一个社会不同阶段,又各有自己特有的道德。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状况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07-110
微博和微信作为当下流行的网络社交平台,不仅是公众表达意愿的重要渠道,更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新生工具。道德异化现象在微博和微信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化,并作为道德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偏失而存在,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信任危机的加深、社会道德舆论绑架的凸显和社会道德友情形式的错乱。规避道德异化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发挥意见领袖的道德引领、提高社会认知辨别是非能力来共同营造一个道德清明的良好社会。  相似文献   

14.
第九章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一、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1.道德的本质和特征:①道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活动。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在同一个社会不同阶段,又各有自己特有的道德。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状况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媒在社会道德变化的积极作用是:大众传媒的道德理念优化了社会整体的道德价值;其道德权利意识提升了人在道德行为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良好德性提供了社会道德变革中的新观念;其解决道德冲突方式的创新为社会道德变革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和方式。大众传媒对社会道德的消极影响是:信息的泛滥与缺失导致了人们价值观的迷失;道德多元化导致了社会道德信仰的缺失;虚拟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冷漠,削弱了现实的道德关系;虚拟世界的反道德现象不断冲击着现实的道德生活;对大众传媒的瘾恋和错误利用导了致现实道德矛盾的增多。  相似文献   

16.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因为社会生活需要依靠道德准则和规范来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从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纪律。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处处反映出与道德伦理的密切关系以及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以来,社会分工和社会流动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迁在客观上促成了道德随之转型,社会道德失范现象大量出现,并严重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道德失范是当前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正视的问题。以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作为出发点,探究道德失范的原因并呼吁道德回归,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和谐、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道德接受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道德接受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价值导向、群体背景和道德情景。分析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可以为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接受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道德接受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价值导向、群体背景和道德情景.分析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可以为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道德总是带有阶级性的,是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又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也就是说,永恒不变的道德是根本不存在的。作为阶级的道德,无论是奴隶主阶级的道德,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还是资产阶级的道德,都无法和无产阶级的道德相匹比,无产阶级的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