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生活中的事物常常以其色彩,首先进入人们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文学作品,要再现生活中的色彩,自然也离不开色彩词的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中,不仅借助色彩词来增强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把色彩词运用到绘景状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上,发挥其良好的描写作用。让读者有享受不  相似文献   

2.
陈波 《教育艺术》2003,(4):36-36,5
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生活中的事物常常以其色彩,首先进入人们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文学作品,要再现生活中的色彩,自然也离不开色彩词的运用.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中,不仅借助色彩词来增强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恰到好处地把色彩词运用到绘景状物、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上,发挥其良好的描写作用.让读者有享受不尽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正>鲁迅的《故乡》是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多年以来,对《故乡》的研究解读为数不少,也有常读常新的结果产生:国人精神说、轮回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等等。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再读《故乡》,如果我们把解读文本的视角从社会学移开,不从阶级、社会、政治的角度去审读文本,多从作者写作文本的主观心理和情感结构细读  相似文献   

4.
从《故乡天下黄花》到《故乡相处流传》再到《故乡面和花朵》,刘震云的故乡系列小说带给文坛的不只是对生活和历史的戏谑和反讽,更多的是文本中蕴含的平民历史意识自身具有的独特文学价值,这种历史意识体现在文本中表现为作者与读者间、作者与笔下的人物之间平等的交流,平等的面对。这些平民的活动构成了正统的历史,而平民的历史意识让被载入史册的过去呈现出另类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针对鲁迅小说《故乡》文本解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古典小说叙事技巧——伏笔、宕笔、补笔的角度入手解读文本,以深化对《故乡》的理解、赏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为例,探讨如何在文化社会学的视域下解读经典文学作品。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从创作背景、文化价值的角度来整体审视;解读《故乡》、《社戏》,可放在"五四"时期"乡土小说"创作这一文化河流中来纵向定位;解读《雪》,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作文化生态系统层面的横向考量;解读《孔乙己》,可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辩证取舍。  相似文献   

7.
<正>苏州推行教学"七认真"管理已经多年,其中"认真备课"列为"七认真"之首。认真备课的第一步就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解读得透彻与否,是老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说也奇怪,常被语文老师挂在嘴边的"文本解读"一词,《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录。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有收录:"通过分析来理解。"那我们语文老师如何理解"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就是对文本的理解。文本理解的价值在  相似文献   

8.
正鲁迅的《故乡》是其代表作之一,初接触这篇文章时,因过长的篇幅,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畏难的心理,这为教学的展开与对全文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文本深入解读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整理文章整体脉络的基础上,活用插画等元素,让情节的发展更加生动形象,引导着学生走进"故乡的过去"、审视"故乡的现在"、憧憬"故乡的未来"。一、追忆过去,"画"出神奇《故乡》中的"我"追忆起过去,便联想到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在学生与文本解读之间架设桥梁?在《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一书中,作者闫学说,文本解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要做"教学解读"。教学解读就是为教学而解读,要求教师在做文本解读时不仅要眼中有文本,更要心中有学生。《小学语文文本解读》选取了现行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类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九下)三单元《渔家傲·秋思》一文课后思考探究中,有一题提问如下:"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笔下的情景,并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该题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具体情景,以具体意义单元解读文本主题。本文试欲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意义单元,解读文本结构进而解读文本主题,达到明确文本思想感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思辨性阅读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文本解读和阅读教学的方式。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侧重于文言基础知识以及大众化的文本解读,缺少思辨性解读。本文以《史记·刺客列传》教学为例,从课后的题目入手,运用思辨性阅读的理念,让其阅读教学展现思辨性。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自问世以来,就得到学者的青睐,他们对《沉沦》展开不同程度的研究:反帝反封建主题、心理学解读、主人公"零余者"形象的分析等。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细读和文化分析,结合"流散语境"来重新解读《沉沦》,重点分析《沉沦》中主人公的"阙限性",以此挖掘《沉沦》在当今移民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充分展现《沉沦》的动态魅力。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教学自然要关注历史文本解读。然对此似乎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将文本解读理解成照本宣科,因此用新课程是"用教材教"的帽子来否定之;二是将文本解读误当作汉儒注经,认为逐字逐句,枯燥乏味,投入既大,又收效甚微;三是貌似文本解读,其实文本既偏离,解读更错谬。笔者认为,文本解读须按一定的逻辑来进行,本文拟以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为例来谈谈这方面的几点思考。不妥之处,尚请方家批评。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是摹写世情的杰作。在小说中,主要人物相继死于非命,但是这种死亡叙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从情感维度、写实特色和结构方式三个方面来论述《金瓶梅》中的死亡叙事,探讨死亡叙事在文本中的意义和作用,可以对文本有更深一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体现了当代文本解读观,即摒弃过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模式,把文本解读的重心转向"文本—读者",视读者的解读为文本的本体存在。当然,"对话"的前提是在文本解读中生成自己的意义,意义的生成"往往需要探究文本后面的一些心理、社会的因素,这时候,引进相关的‘同题’、‘异质’的文本材料,往往能够使得课文中模糊的意义显得清晰起来"。这种引进材  相似文献   

16.
教海掬英     
<正>葛福安高级教师,深圳市高中语文教研员。从教27年来,以"站得住讲台"为人生追求,以"注重言语,注重思维"为教学理念,着意打造"活的语文课堂",曾获得"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称号。在教育、教学和教研等方面多有建树。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透过文本向纵深探寻,引导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并把这种思维成果总结成文章,先后在《语文学习》发表《怎样评价节选作品中的人物》《那朵梅花——<雷雨>中"梅花"细读》等文本解读的文章;1994年  相似文献   

17.
实用文教学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分析,本文以《苏州园林》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论述如何围绕文本体式中的"体貌"特征开展文本教学,更好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8.
很多老师对寓言类文本的教学解读往往存在着模式化、功利化的倾向。对此,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鹬蚌相争》为例,提出寓言类文本教学解读的一些基本原则。一、抓住寓言类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解读许多老师执教《鹬蚌相争》,往往先是读读演演,然后写写课后的问题:"鹬和蚌傻在哪儿?"课到这儿就结束了,不无遗憾。解读此类文本,我们首先需弄清楚寓言是什么?"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鲁迅的《社戏》和《故乡》为例,从文本缝隙去发掘鲁迅内心的真实,尝试着表达两个观点:其一,文本的教学设计应强调从文本缝隙中发掘文本的特殊性,照见作者个人独特的心灵世界;其二,这种对文本特殊性的强调,在教学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时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多元化解读文本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热点,多元化解读应是创意地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解读,应是有"边界的",符合人本主义与学文本的价值取向。《散步》这篇文本的解读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且受到广泛认同:尊老爱幼、责任、生命。李红波在《从小叙事到大叙事——重读散步》中以"大叙事"为出发点,从家庭秩序和权威的角度去解读《散步》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文章却存在着逻辑错误,以偏概全、概念含混及共性与个性的绝对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