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的推进和课程资源的数字化促进了校本课程的网络化,新世纪以来,学校网络硬件条件的完备和师生网络应用技术的普及使网络教学成为可能.本文就区域联盟下的网络校本课程共建共享模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行政推动、平台建设、制度建立等一系列推进网络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同时探讨了区域联盟下网络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各个主体的网络活动,以期为其他区域校本课程网络联盟的建设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学校课程共享,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落实“双减”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凸显学校影响力、发挥区域示范校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体现。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以优质的初级、中级、高级“DNA条码”项目式课程为抓手,面向学区、县级区域和省级区域的学生和教师群体进行梯度分级共享,形成了独特的“单一课程校际课程共享”的自由模式。这不仅为同类学校开展类似共享实践提供了参考借鉴,同时也为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3.
学校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特色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依托,我们不难发现,在收效显著的同时,课程理念难更新、课程资源难协调、制度建设不配套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在课程建设的规范与引领、课程实施的支持与帮扶、课程资源的统筹与共享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必然诉求。学校课程建设在现实境遇与区域导向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专家结构的调整、课程资源的统整、层级职责的厘定、多元课程建设主体有机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师培训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网络课程的开发和使用无疑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由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和开发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第一批35门课程的完成,以及各地区相继开发的相关网络课程,使中小学教师培训由传统方式转向网络课程方式成为可能。实现网络课程培训的基础有三,即硬件、软件和网络教育资源,其中硬件条件最为根本,因为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网络课程能否使用及使用的效果。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  相似文献   

5.
祝禧 《中小学管理》2004,(11):15-18
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有全数字化校园网。2002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在校园网站上成立了“两院、两中心”即教学设计院、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青年教师发展中心、课程资源开发中心,为教师在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反思研究、叙事研究中提供对话与共享的平台。2004年1月,校长许新海赴澳大利亚留学一年。校园网站上专门开辟了“澳洲教育在线”,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媒体以及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许多教师开始尝试使用“微课程”来辅助教学,更有一些教师将微课程资源投放到个人或他人开发的慕课平台上,以实现“翻转课堂”,即学生们先通过慕课平台上的微课程资源进行预先学习,再回到课堂上解决自学过程中的疑惑,并分享自学的知识与经验,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自学能力。慕课平台上的课程资源也可供更多的网友学习和使用,真正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2007,(11):99-99
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以“862”课程资源为载体,根据学校实际,制订了“862”课程资源研修课程方案。学校为此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教育处负责实施,各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校“862”课程资源研修方案,制定出各教研组“862”课程资源研修计划。研修活动激发了教师开展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并将研修结果自觉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网络课程由于具有不受时间、地点、人员限制的优点,已成为人们接受学校之外的各种教学和培训的重要形式。但目前的网络课程建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不同单位制作的教材无法在不同的开发系统和教学平台上使用,学习资源无法共享或共享效率低,学习资源重复建设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学习对象”技术提出了开发具有可重用性的网络课程的解决方案。一、学习对象技术的有关概念学习对象是一种可重用的教学资源构件,其广义的定义是“任何具有重用特性并用来支持学习的数字化资源”。由学习对象的定义可知:学习对象的核心特性是重用性,即能在不同环境下…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课程资源的大力开发和利用,而现有的课程资源存在着种类不丰富。网络资源大部分不免费、不共享,或因为脱离课堂实践而没有实效等突出的问题。本文以地理学科为例,首先对课程资源进行了理解,提出借助博客这一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以教师为“支点”进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和共享,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使课程资源来自教学一线、来自交流和反思、来自分享和体验;使课程资源真正可用,真正共享、分享和生成。让教师个人课程资源库的构建和共享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课程改革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在《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中申报了子课题《黄浦区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并立项研究。本课题以建设优质特色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为重点,综合开发和利用本区特色课程资源,在实践研究中创新,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多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双减”背景下B市285所学校61326名学校管理者及师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课后服务课程的育人价值获得认同,师生实际参与率较高;课程内容体现五育并举,并以学校为主校外作为补充;学校在课程安排和实施上能够因校制宜,并初步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经费及资源基本有保障;课程当前运行较为平稳有序,但吸引力有待增强。同时还存在课内课后课程关系有待厘清、课程内容和结构有待优化、课程安排和实施体现差异不够、校内教师负担重压力大等问题。为此,需进一步推进课内课后课程的整体衔接、统筹校内校外资源的丰富供给、加强区域特色课程的共建共享、减轻校内教师工作负担、强化课程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以推进课后服务课程的高质量实施。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学校既要规范化地实施好国家课程,也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形成学校课程体系和课程特色,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我区在2010年成立了课程资源建设中心,按照《杨浦区创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三年规划(2009~2012)》的要求,依托高校,整合课程资源,建设和推广了一系列区域共享校本课程,形成了区校联动共建共享的机制,调动了区内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依托高校和其他社会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丰富学生课程经历提供了保障。课程开发的系列成果为新一轮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温州精神”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改革为“温州精神”教育以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进中小学课堂提供了平台。发掘温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温州精神”教育校本课程,传承“温州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培养一代新人,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学校的课程品位以及教育品位,从而促进温州地区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课程资源区域有效利用是提升区域课程建设能力并补充学校课程的有效途径。在多主体共同提供课程资源的教育生态中,区域层面如何统筹资源,让课程满足育人的需要至关重要,也就是课程资源区域利用的路径问题。区域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路径主要包括:盘活区域课程资源,构建辐射共享路径;引进外来教育资源,构建转化整合路径;精准对接个性需求,构建特色供给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张瑞民  陈恒 《考试周刊》2009,(25):50-51
新建本科院校网络环境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创建英语网站,开发课程资源平台,以及加强教师个人教学博客建设将大大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网络环境下的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开发能为在校际间开展交流与合作,为教育资源建设向区域化、国际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建设并开好此门课,颇具现实意义.基于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课程,为共享学习资源提供方便,也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一个互动学习的平台,辅助传统教学,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期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17.
知识问题是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指导并引领网络课程的发展方向。当前,知识世界正在发生着诸如知识范式、知识形态、知识政体的转变或被颠覆,即“知识转型”的变革,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如何迎接知识转型的变革?一是注重平台建设的多元化与包容性,构筑知识共享的新型组织化图景;二是融合三边网络与混合组织力量,化解大学与政府、市场三权之歧的矛盾;三是获取知识生产者与传播者的大学教师支持,专业发展为数字化教师,转向知识、能力与技术的合成者;四是探索SPOC开发运营模式,为MOOC坚守的知识“开放”和“共享”理念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杨艳霞 《教学与管理》2006,(11):141-142
网络课程由于具有不受时间、地点、人员限制的优点,已成为人们接受学校之外的各种教学和培训的重要形式.但目前的网络课程建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不同单位制作的教材无法在不同的开发系统和教学平台上使用,学习资源无法共享或共享效率低,学习资源重复建设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学习对象"技术提出了开发具有可重用性的网络课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改革必然需要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而现有的课程资源还是比较匮乏,或者说更新不能及时,不能跟上国家对新课程的要求。本文提出依托博客这个数字化平台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引导一线教师加入课程资源建设,使课程资源真正来自教学实践、来自交流和反思、来自共同的分享和体验,使课程资源真正可用,真正共享、分享和生成。通过教师个人资源库的构建和共享来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20.
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深刻影响学校教育和教学的重要介质,在“互联网+”大潮的裹挟之下,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互联网+”对学校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简单层面。“云技术”让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变得更加简便易行。家校沟通也不仅仅局限于建立“家长微信群”的简单模式,很多一线老师开始把“微信平台辅助班级管理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在很多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