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告诉我们: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不成像,在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又能被眼睛观察到。然而,进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眼睛通过透镜能观察到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的像,在靠近透镜处观察到的位于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的像不是倒立的而是正立的,眼睛在成像处观察却不见像,这是为什么?是成像规律有误,还是  相似文献   

2.
我们只学过凸透镜成像,没学过凹透镜成像.但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凹透镜对光线折射的作用可以总结出凹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样运用到解题上就方便了许多. 凸透镜成像分三种情况: 1.在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在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前两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两侧.第三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一侧.我们又知道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且它的焦点又是虚焦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通过实验可得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①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时,能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再补做两个实验,还可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另外两种情况:④物体在二倍焦距点上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点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⑤物体在焦点上时,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这五种情况,可得到各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初一代数告诉我们 :形如ax <b或ax >b的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次数是x ,并且未知数次数是1 ,系数a≠ 0 ,把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它的解集可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判定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简明、直观、一目了然。一、方法介绍1 .根据物体成像的性质确定物体成像所在的区域 ,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是 :物距大于 2倍焦距 ,成倒立、缩小实像 ,像在 1倍焦距和 2倍焦距之间 ;物体在 1倍焦距和 2倍焦距之间 ,成倒立、放大实像 ,成像在 2倍焦距以外 ;物体在 1倍焦距以内 ,成正立、放大虚像 ,物与像在凸透…  相似文献   

5.
一、一个成像规律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2f倒立缩小实像介彩<2f f万uf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实像;当“叨寸物体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虚像。2.2倍焦距位置是物体成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即当u>刀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缩小的实像;当厂袱u<卿寸,物体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物体与像分居在凸透镜的两侧;所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物体与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当物体…  相似文献   

6.
凸透镜成像知识在初中光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又是不易掌握的知识.以下提供辅导,供学生复习时使用.一、认真实验,小结成像规律通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得到如右图的成像情况.由上面还可以看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中有两个转折点:其一,u=f是成实像与成虚像及像的倒立与正立的转折点.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大于焦距成实像,且成的实像一定是倒立的,所成虚像一定是正的;其二,u=2f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转折点.物体位于一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内成放大实像,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实像.当物体正好位于二倍焦距处时…  相似文献   

7.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 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  相似文献   

8.
1.凸透镜成像作图(1)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向凸透镜移动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由位置①移动到位置②时,凸透镜成实像的情况如图1.  相似文献   

9.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  相似文献   

10.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明确两个分界点(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两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列出一张对比表。3.记住一段顺口溜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体移向凸透镜,实像变远且变大,虚像变近且变小。  相似文献   

11.
一、顾此失彼例1把一物体放在焦距为10厘米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2厘米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A.一定成正立的像;B.一定成倒立的像;C.可能成倒立的像,也可能成正立的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错解因为物体距焦点2厘米,透镜焦距10厘米,所以物距为12厘米,这时物距大于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的实像,本题答案选B.解析本题已知物体距焦点2厘米,物体的位置有两种可能,即焦点外和焦点内.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焦点外距焦点2厘米时,成倒立的实像.在焦点内距焦点2厘米时,则…  相似文献   

12.
在做验证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常用蜡烛的烛焰作为物体来观看它的成像规律,从而验证透镜的成像规律.从理论上讲,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时,它应当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为二倍焦距.在实际实验中,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把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时,从光屏上看到的烛焰的像和烛焰并不是等大的,通常看到的像比物小.下面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能方便而又快速地解答有关凸透镜成像的问题.下面结合例题来谈谈这些规律及其应用.规律一:物距(u)小于焦距(f)时,成正立的虚像;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包括实像和虚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实  相似文献   

14.
凸透镜成像的内容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中考热点之一,成像的条件和特点复杂繁多,识记和运用起来很麻烦。现在我介绍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同学们不妨试试。首先,我们把凸透镜所有的成像条件和成像特点用一个示意图集中表示图来,下面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物体与其对应的像的相应位置。在这个图示中,凸透镜成像情况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线,uf成实像;二倍焦距是成放大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线,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放大的实像;虚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且正立,放大:而实像与物体…  相似文献   

15.
对于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同学们往往记不住,导致无法正确解出相关的试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这样总结:(1)物体处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而物体处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简称为"焦内正虚,焦外倒实".(2)物体处在凸透镜的  相似文献   

16.
一、判断焦距范围例 1 当烛焰离凸透镜 30cm时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 4 0cm  (B) 30cm  (C) 2 0cm  (D) 10cm分析与解 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条件是物体距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 ,小于 2倍焦距 ,即f<u <2f,又知u =30cm ,则有f<30cm <2f,将不等式拆开 ,可得f<30cm和 2f>30cm ,解得 15cm <f<30cm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 (C) .例 2 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记录 :次数物距成像性质130cm在光屏上出现缩小、倒…  相似文献   

17.
光路可逆原理,无论光是发生反射还是折射都普遍遵守。若能正确地理解这一基本原理,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解决与此有关的一些复杂问题十分有用。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1)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并结合下图,可以作这样思考:若把AB看作物体,则A'B'为它的像,这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1)u>2f的情况;若把A'B'看作物体,则AB为它的像,这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2)的情况。例1小红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且距离凸…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题1.实验中学的张戎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在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2.如图1,一个小球置于水平放置的薄凸透镜的上表面主光轴上,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若球做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v=2cm/s,小球经______s后,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3.物体经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的条件是______;能得到放大的实像的条件是______.4.放…  相似文献   

19.
1 利用不等式,巧记物理规律由于数学语言的精炼,在几何光学中,凸透镜成像规律就可以用不等式来概括.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试用本第一册上,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表达为:(1)物距u满足为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满足2f>v>f;(2)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3)u相似文献   

20.
题目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圆柱体AB放置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P是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圆柱体所成的份应是().A.放大的粗细均匀的实像B,两头细中间粗的实像C.A端像细,B端像粗,B端的像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D.两头粗中间细的实像分析多数学生错选A答案.原因是,他们认为圆柱体AB到凸透镜的距离U满足2f>U>f的关系,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所成的像必然是放大的粗细均匀的实像.实际上,圆柱体虽然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但由于它的A端到凸透镜的距离最远,任一截面C到凸透镜的距离较近,B端到凸透镜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