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物理中出现了温度及其单位的规定,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而它的国际单位是开尔。那么这些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呢?除了这些单位之外,温度是否还有别的单位呢?  相似文献   

2.
天气变化与温度(temperature)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如何用英语表达"温度"呢?这里介绍一种通用的表达法,即摄氏度制,常用的符号为益,读做degree(s)centi-grade。如果表示"零度以上",则需加上  相似文献   

3.
1.温度的规范读法难。 平时说温度就是多少度,本课要教他们读成多少摄氏度,学生会觉得比较拗口,还会读成摄氏多少度,甚至有的学生会质疑:电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不是直接报多少吗?教学时要向学生讲清,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就象长度单位是“米、厘米”一样,这是国际通用的规范的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的单位制的学习中,出现了很多让我们困惑的地方,比如有的资料上认为“厘米”“克”等单位不是国际单位,有的资料上认为是国际单位,各种资料的解析不是特别明确,现将在高中涉及到的“基本量”“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等几个概念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的印象中,海湾地区就意味着骄阳、海滩和沙漠,与漫天飞雪是毫不相干的事。可眼下,海湾国家阿联酋却建起了一个冰天雪地的新世界。阿联酋终年酷热难耐,夏天时沙漠里的温度可高达60摄氏度,冬季的白天最高温度也在40摄氏度上下, 那里的人们不知雪为何物。可现在情  相似文献   

6.
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就是教育.现在创新教育成为了强势话语,然而"创新"则甚微.究其原因,创新教育没有以人类学为基础,即没有教育的对象--信息人,没有人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教育.信息社会必然形成"信息人",信息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神.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创新教育正是培养新人的教育.信息人是信息时代的"新人",新人需要培养教育.创新教育与信息人本质相通.  相似文献   

7.
每年冬季都有很多次较强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范围地区大幅度的降温,很多人都习惯称之为"寒流".那么这种现象应该称之为寒潮还是寒流呢?二者如何区别?下面作一下具体的解释: 寒潮是我国境内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次数较多,活动范围较大.寒潮,顾名思义是寒冷的空气像潮水一样奔流过来的意思.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冷空气侵袭过来都叫寒潮,一般是冷空气侵袭到某地以后,若能使那些地方的温度在一天(24小时)内降低10摄氏度以上,同时那一天的最低温度又在5摄氏度以下时,我们才把这股冷空气叫作寒潮.  相似文献   

8.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在的只是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会受益终生.可见,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给学生渔而不是鱼.怎样把学法知道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达到似春雨润物,随风潜入的思想境界关键是解决好"导"和"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现在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以为激发兴趣是关键.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万事开头难",研究性学习也是如此.现在学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兴趣,而往往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要么没有合适的选题,要么是题目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晓春 《河南教育》2008,(11):20-21
说服,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但现在较为常见的现象是,老师们往往把说服看成是对学生的单向"训导",而不是双向交流,于是教师"说服"学生的姿态就和"授课"差不多了.而且许多班主任看不到说服的局限性,他们竟然以为:我一"说",你就应该"服";既然我说得对,你为什么不听?……  相似文献   

12.
心情     
天冷嗖嗖的,我却只穿了一条裤子.尽管有人说我"要风度不要温度",可我并不是这样想的,我是不想被寒冬打败.  相似文献   

13.
老爸对我说:"再出去取一块氧气雪来." 我离开家,来到空旷寂静的街道上,踏着雪.街道上的雪就是冻结的空气. 在我刚出生时,一颗黑洞星来到太阳系,吸走了地球.现在地球已经远在冥王星轨道以外了,太阳成了一颗仅仅稍微显眼一些的小星星,再也不能照亮地球.地球上的温度降低到了零下270摄氏度左右.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堂市级的公开课,主题为"认识温度",在执教者给出的简案中,其课程目标有以下三条内容。(1)结合现实生活中气温变化的实际情况,认识温度计;了解表示温度的单位——摄氏度,能正确读写温度;会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感受零度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初步理解零上和零下是相反意义的量。(2)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结合实际生活中气温的变化体验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并且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所以他们中的一些人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挫折不是自暴自弃就是怨天尤人.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节能减排,我们家个个都是高手,你要是不信,现在就走进我家看看吧!爸爸是出了名的节能高手,在炎热的夏季,我们家常把空调调高1摄氏度。据爸爸说,这里面学问可大了。空调调高一度,节电7%。夏天空调温度过低,不但浪费能源,还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只要大家都把空调温度调高1摄氏度,全国每年  相似文献   

17.
明天就要嫁给他了,再想一想,你爱不爱和他在一起的那种生活?因为你不是嫁给一个人,你是嫁给一种生活.爱情是"此时此地",事关现在,婚姻是"从此以后",事关一生.kgkg冲动的时候,你说"我们结婚吧",结果也许你发现,你嫁给了无数个等待的夜晚,嫁给了只播足球的电视,嫁给了一堆臭袜子和脏盘子……kgkg.kgkg.  相似文献   

18.
零趣     
0是一个整数,具有丰富的内容。它只有在计算单位中才表示“没有”,在别的任何地方都有确切的实际意义。例如,表示温度的0度,就是一个确切的温度,而不是没有温度。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0华氏度表示相当于负十七又九分之七摄氏度;物理学上的绝对0度,就是负二百七十三点一六摄氏度;在地图上,0度地理纬度就是赤道,0度地理经度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它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阿拉伯数字中,从0到9这十个数字,0排末位,也是最后才被人们认识的一个数。1、2、3……这些数字,人类大约在两万五千年以前的打猎和采集野果的生活中就认识了,而0这个数,人类认识它才不过两千年的时间。现在,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原来是印度人创造的,后来传到阿拉伯,由阿拉伯文字再向外传播的。0的诞生,是数  相似文献   

19.
似是而非的英语单词 英语中有不少单词似是而非,千万不要望文生义. Dutch door是"杂志中的散页广告",而不是一种"荷兰门". Dutch uncle是"唠唠叨叨的人",而不是"荷兰大叔". Dutch wife是"竹、藤睡具",而不是"荷兰老婆". English horn是"英国(双簧)管",它既不是一种"号",也不来自英国.  相似文献   

20.
一、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热放热型在解答这类计算题时 ,常遇到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了多少摄氏度及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到多少摄氏度的问题。这类题目往往由于一字之差使得不少同学由于“了”和“到”不分而出现错误 ,所以 ,切实理解“了”和“到”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到多少摄氏度指的是物体后来的温度即末温 ,它是一个状态量 ,用“t”来表示。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了多少摄氏度指的是物体的温度改变了多少摄氏度 ,也就是物体温度的变化量 ,它是一个过程量 ,用“△t”表示。此类题可用公式Q吸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