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28~29页《有趣的七巧板》。【教材简析】这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多边形等平面图形。拼七巧板是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它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感知各种多边形的特点,体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在设计教学时要有层次,先认识一副七巧板中的每一个图形,再逐步引导学生用七巧板中的图形拼已经  相似文献   

2.
七巧板源于数学中的勾股法。《有趣的七巧板》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平面图形后的一节综合课,为以后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打下良好基础。上课前,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去搜集有关七巧板的资料,做一番课前预热活动,为上课打下基础。这种不同于以往的预习方式让学生很感兴趣,从心理上一直对上课处于一种很期待、很兴奋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段】北师大版五上“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师:小华家买了新房,准备在客厅铺上地板,可是他只给我们带来了这张平面图,(课件出示L形地面平面图)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至少要买多少地板合适呢?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图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它的面积?请把你的想法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组织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生活现象数学化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物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掌握物体组合摆放的异同。【教学准备】圆柱、圆锥、长方体、魔方等实物。  相似文献   

5.
师 :同学们玩过七巧板吗 ?  生 :玩过 !(一听到“玩” ,学生一个个精神倍增。)  师 :七巧板 (Tangram)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 ,十九世纪初流传到西方 ,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 ,并迅速传播 ,被称为“东方魔板”。请看老师在网上下载的有关资料…… (大投影屏幕上显示美国、芬兰等介绍七巧板的资料 )哪位同学翻译一下这段英文 ?  生 :我来试一试 :“七巧板是中国唐朝发明的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 ,它由一个正方形分割成五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 ,利用这七个图形可重新组合成三百三十种不同的图形……”  【评点】…  相似文献   

6.
【提示】 在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2002年1l月15日,龙沙区初中数学学科每月一次的教学研讨课在第34中学举行,授课教师邢颖,课题《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片段】 师:课前我们已经要求大家自学有关七巧板的知识,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七巧板? 生1: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发明,用它可以拼成上百种有趣的造型,或似人物、或似鸟兽,惟妙惟肖。(随后,又有几个学生简单介绍了七巧板的有关知识。) 师:你们是从哪儿得到这些知识的?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2: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生3:我是上网查到的。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用你们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自己想拼的图形,并把它贴在黑板立,向大家展示。然后说明自己拼图的意图。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上,老师往往会借助一些工具来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识。运用好这些工具,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七巧板七巧板设计科学,构思巧妙,所以广为流传。它由五块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以及一个正方形和一个菱形组成,可以随意拼出150种图案。利用七巧板可以渗透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相关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对组合图形的一些相关认识和计算等。  相似文献   

8.
一、七巧板的由来同学们,你们玩过七巧板吗?那简简单单的七块板,竞能拼出下变万化的图形。谁能想创呢,这种玩具是怀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设计,适合小学二、三年级的教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七巧板的巧妙,在创造图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慧。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拼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教学难点是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等概念并能认识轴对称图形。会找、会画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11.
【片段回放】 上课伊始,师出示: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那么看到这两个图形,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例1,例2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七巧板的历史和掌握七巧板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会利用七巧板拼摆简单图形和复杂图形,并能创作图形,进而体验七巧板的巧妙。 3.在拼图的过程中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  相似文献   

14.
杨青 《小学教学设计》2024,(Z2):111-11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过程】一、准备材料,“剪”出对称图形教师在课堂上拿出一些彩纸,并向学生解释剪的方法用于探索轴对称图形。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用剪的方法体验一下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已经剪好一个正方形,让我们一起来对折一下,看看是不是完全重合了?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通过拼七巧板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已学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想象能力,渗透事物间普通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教具准备:七巧板(用吹塑纸做)。新课导入(学生对话):甲:你手里拿着什么?乙:七巧板,它是我们祖先发明的一种游戏工具。甲:我们的祖先真聪明。乙:七巧板不但可以拼好多几何图形,还可以拼不同的人物造型呢?甲:真了不起。乙:大约十七世纪七巧板传往欧洲、日本并风靡世界,连大名鼎鼎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也爱不释手呢。齐:让我们快去玩七巧板吧!(贴七巧板…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草船借箭》第7自然段。【教学目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能找出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句子吗?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根据小学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设计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教学目标了解七巧板的历史,掌握七巧板的制作方法;利用七巧板拼出有创意的图案,体验数学之美;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和变化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在线学习,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理解和尊重他人。教学重点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和在线学习,鼓励学生探索七巧板的性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后展示学习成果的技能…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三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数边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三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数边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74~7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