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然而,学生拿到被教师修改得较多、有很多红杠红圈的作文后,一般看一看分数后,就将作文本丢在一旁,不愿意看了。至于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批改,就无人问津了。教师要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作文一写好后就交给老师,误以为批改不关自己的事。而教师终日埋头在学生的作文堆里,尽管批改得很仔细,出力甚多,学生仅仅看看分数和批语就抛到一边。这种教师把学生作文批改全部承包下来的做法,实践证明费力不讨好。为了改变这种教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在多年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了学生自改作文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批改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衡量一种作文批改方法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作文评改,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实教学中,教师面对成百本作文发愁,对于每篇作文要精批细改,要有眉批、夹批、总批,写评语更是难上加难,既要指出学生文章不足,又要照顾学生面子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写出鼓励性话语。而学生对老师的劳动总是表现出不在乎,要么匆匆看一眼了事,要么置之不理。这样,教师作文批改的效用就很难显示出来。作文批改怎样走出这种高耗低效的怪圈?就成了最大的困惑。  相似文献   

5.
作文批改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树立新的观念教学理念,把作文批改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让教师把更多宝贵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作文教学的研究中去,学生通过在相互批改中取长补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批改学生作文是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批改作文也占去了我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一次,我隧堂摘丁一个调查,竟可怜地得出了一个结果:不看老师闺出的错别字、错误标点和病句,不看老师写的眉批、总批的学生就有一半之多。问他们作文批改后先看什么?全鄙学生都回答先看老师批改的分数。  相似文献   

7.
林建荣 《成才之路》2011,(17):33-33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可是,当老师把批改过的作文发下去时,有些学生只看老师的评语及成绩,对于在文章中所做的具体修改置之不理,这样,就达不到批改作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吴西羊 《陕西教育》2007,(1):112-113
作文批改是指导学生作文的继续和延伸,对学生习作进行精批细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精批细改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作文批改一般应做到三看、五批、四改。兰看即看思想、看能力、看实效,五批即眉批、行批、段批、总批,四改即调、换、减、增。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关注,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又是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意义上说,学生通过作文批改这一环节能知道自己作文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以后能扬长避短。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仅仅是教师批改,学生收效甚微,作文批改的创新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温静 《现代语文》2011,(7):120-122
作文批改在作文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我们语文老师往往在这个环节做不好,花了大量时间、费了无数精力精批细改,结果学生往往只看个分数就把作文本关掉了,至于老师作的旁批、写的评语,  相似文献   

11.
作文的批改,是一个老问题,过去语文老师就穷于应付,很感头痛。现在学生的作文次数增加了,密度也大了,又还有其他的练习,如果不改进评改方法,势必影响老师的备课讲课,也会影响老师的进修和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花费大量的精力在批改作文上,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讲求批改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做到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2.
张迎东 《考试周刊》2013,(59):57-58
<正>一、作文评改困难的原因语文教师教学时都会有同感:最费神的莫过于作文。作文教学既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重"主要是因为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标志,看学生的作文就可以了解这个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主要表现为学生难学、难写。每个学生的知识面、生活阅历及思维方式都不相同,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和审美情趣也就不一样。而教师的作文教学并不只是针  相似文献   

13.
丁润选 《甘肃教育》2005,(10):21-21
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大都认真负责、不辞辛劳地斟词酌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可遗憾的是,学生对老师不辞辛劳的做法往往无动于衷,对教师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结果以前作文中所批的问题在后面的作文中照样会出现,鉴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光顾给学生的作文“治病”,  相似文献   

14.
总是觉得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最头疼、最劳累的工作。教师辛辛苦苦地批呀、改呀,又是眉批,又是总批,可发到学生手里,却只换得他们看一眼等第就置之一旁的结果。真是很无奈。为了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现象,笔者在作文“当面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觉得小有收获,将之采撷。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孰不知作文教学之难比蜀道尤甚。作文,从来就是语文教育中的一大难点——一边是学生怕写作文,不知怎么写,另一边是教师要为批改作文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往往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却只看分数,并不去认真领会教师批改的意图,下次作文时,依旧我行我素。教师们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劳动,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作文批改可谓是劳而少功。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必须写,也必须批,而且批改是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批改发挥功效,真正达到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其写作水平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6.
黄国华 《现代语文》2010,(12):143-144
学生的作文写出来以后,批改作文是令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原因是费时多而收效低。作文评改是一次作文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最终“裁决”。有的教师很不重视这一环节,往往不痛不痒地写上几句评语,或者只打一个分数了事,殊不知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李筱 《现代教学》2016,(Z1):121
就高中英语作文的批改而言,教师应重视批改过程,而不是仅仅给学生的作文打一个分数,因为有效的批改过程不但能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获得新的英语写作技巧,进而在创作能力上有所提升。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英语作文的有效批改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三种方法。一、全批与面批相结合全批和面批是笔者在高一年级的英语作文批改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全批,笔者可以全面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多年来教授两个班的语文,作文批改不仅占去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连饭后茶余、星期天也得搭上。但是,事与愿违,不少学生一拿到发下来的作文本,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不大肯去揣摩,望了一望就塞进抽斗里去了”,“给学生批改作文徒劳无功!”问题的症结何在?经与学生交谈终于明白,问题就在于教师的批改没有改到学生的心坎上,没有让作文的主人参与。为了改变这种消极被动局面,近年来我们指导学生自改、互改或级改,效果显著。一、教给方法,自改。“教是为了不教。”吕叔湘先生曾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  相似文献   

19.
作文批改.一则耗时费力,二则收效甚微.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事。叶圣陶曾对每学期的七八篇作文这样评价过:“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来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批改作文的辛劳来说,实在太重了。”但是,我们作为教师都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作文是必须要批改的。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的批改富有成效呢?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批改,很久以来一直是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学生写作文,教师改作文,似乎是天经地义,不可动摇的。不少学生文章一写好,从不检查、修改,有的甚至连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也不写上,一交了事,让教师去修改。而教师呢?一大堆的作文本,评呀、改呀,煞费苦心,不少可由学生自己改正的错别字和病句,也要教师去修改,难怪批改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结果呢?花的时间很多,可收获不大。本子发下以后,学生一看分数,就束之高阁,教师的千辛万苦就这样付之东流。这种"写作文是学生的事,评作文是教师的事"的想法和做法,是片面的,它丢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