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生姜精油的提取及对大肠菌群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和浸泡时间做单因素试验,再以精油提取率为评判指标进行正交优化,确定了索氏提取法和常压蒸馏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抑菌圈直径为判定指标测定所提取的精油对大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用量12 mL/g,提取时间3.0 h和提取温度50℃;常压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用量20 mL/g,浸泡时间1.0 h和提取时间3.0 h。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生姜精油对大肠菌群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73.66 mm;常压蒸馏法提取的生姜精油对大肠菌群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25.48 mm。索氏提取法提取出的精油树脂抑菌效果好于常压蒸馏法提取的生姜精油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纤维素酶法辅助优化提取花椒油树脂。通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温度为影响提取效果的显著因子,优化后提取条件为酶用量2.0mg/100mL,酶解时间1.5h,酶解温度45℃,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一次花椒油树脂的平均提取率为30.2%。验证试验表明,经酶解提取法提取花椒油树脂与未经酶解处理的乙醇浸提法相比,结果增长25.8%。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酶法提取杭白菊中绿原酸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纤维素酶法提取杭白菊的绿原酸主要工艺参数: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对杭白菊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0.5%、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45℃、pH5.0;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5.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提取谷精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考察酶用量、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谷精草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是酶用量0.03 g,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5℃,采用最佳工艺,总黄酮提取率可达0.879%。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谷精草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酶解法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酶解法处理洋葱皮,然后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酶解各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找出一套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为45℃,酶解pH值为6~7,酶解时间为60 min,酶用量为2.5‰.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麦麸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为高效利用小麦加工副产物提供参考.以麦麸为试验材料,考察碱用量、碱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时间对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L9(34)优化提取条件.麦麸通过酶-化学法提取后,其最优提取条件为碱用量12%,碱解时间45min,酶用量0.2%,酶解时间4.5h,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平均值为16.53%,相对标准差RSD=1.86%.建立了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酶-化学法提取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滁菊中黄酮类成分。方法:以木犀草素、香叶木素、芹菜素的含量为指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含量,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纤维素酶提取滁菊中黄酮类成分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45℃,pH 5.0,酶解1.5 h,酶用量0.6%,在此条件下,木犀草素、香叶木素、芹菜素的含量分别为1.49%、1.64%、1.69%。结论:在最佳酶解条件下,纤维素酶能显著地提高滁菊黄酮类成分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8.
酶辅助法提取大青叶中总黄酮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采用酶辅助法提取大青叶中的总黄酮,先用纤维素酶酶解,再用乙醇回流提取大青叶中总黄酮。分别固定乙醇提取液的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g∕mL,回流时间为2h。初步探究了纤维素酶浓度、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四个单因素对大青叶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确定酶辅助法提取大青叶中总黄酮的较佳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为4U/mL、酶解pH=4.5、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1.5h,总黄酮提取率高达2.85%。另外还研究了大青叶总黄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与BHT的抗氧化剂活性作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大青叶中的总黄酮对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火棘果为材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火棘果中多糖类物质,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对料液比、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乙醇体积分数、缓冲液pH等条件对多糖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经正交试验对各因素影响下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火棘果中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g:mL)1:15、纤维素酶浓度0.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20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80%、缓冲液pH为4.0,火棘果多糖的提取率为5.35%。  相似文献   

10.
以襄麦冬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采用酶法提取探讨提取条件对襄麦冬块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襄麦冬总黄酮提取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40mg,酶解时间3h,酶解温度50℃,介质pH值为5.0,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率平均值为0.495 mg/g.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的陈皮挥发油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皮中挥发油含量作为陈皮质量控制指标之一,收集不同品种来源的陈皮(橘子、茶枝柑、大红袍、温州蜜橘、福橘),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其挥发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陈皮挥发油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温州蜜橘、福橘、茶枝柑、大红袍、橘子;通过对五种不同品种陈皮挥发油含量差异的对比研究,温州蜜橘挥发油含量最高,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临床需要区别应用,并为陈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河蚬为原料,水解度和氮收率为指标,筛选出适合河蚬酶解的蛋白酶,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水解度与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河蚬蛋白酶法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1,混合酶(Neutrase/Alcalase)组合比例3:1,pH值7.O,加酶量1.3%。酶解温度53℃,酶解时间261rain,此时水解度为46.1%,氮收率81.2%.  相似文献   

13.
柠檬皮中香精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柠檬皮中香精油的提取工艺,利用石油醚索氏提取,采用单因素法分别考察了柠檬皮的投加量、石油醚的体积、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香精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柠檬皮的投加量为25g、萃取温度为60℃、萃取时间为30min时香精油的出油率达到最大值;随着石油醚用量的增加,香精油的出油率不断增加,综合考虑提取率与经济性石油醚用量取400ml为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黄瑞香干燥叶片挥发油进行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黄瑞香干燥叶片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68个峰,并确认了这68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9.51%.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化学成分主要为:3-己烯-1-醇、顺式-α,α,5-三甲基-5-四氢呋喃-2甲醇、天然壬醛、十六烷、二噻吩乙酸,3-三癸酯、柏木脑、2-乙氧基丁烷、β-紫罗酮、1-乙氧基丙烷、苯乙醛、6,10-二甲基-5,9-十一双烯-2-酮、十五烷、(2R,3R)-(-)2,3-丁二醇、杜松烯、六氢合金欢丙酮、(E)-呋喃基芳樟醇氧化物,以上十六种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量的66.78%.利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山胡椒挥发油对7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作用,并探讨加热处理对水蒸汽蒸馏法所得挥发油抑菌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所得挥发油对6种污染菌都有抑制作用,而且加热处理对水蒸汽蒸馏法所得黄瑞香干燥叶片挥发油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干柑桔皮为原料,用混合酸(磷酸-亚硫酸)水解、乙醇沉淀法提取果胶的工艺,考察桔皮中提取果胶的温度、料液比、酸度、提取时间等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确定其最适宜条件是:提取时间75 min,料液比为1∶10,温度80℃,酸度pH=4,得率为3.81%.与单一盐酸提取比较,混合酸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对米渣浓缩蛋白进行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联合酶解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所得水解液米渣蛋白提取率达到57.81%。对上述水解液进行了二次风味蛋白酶水解试验。米渣蛋白的提取率可以达到63.6%。将酶解产物冷冻干燥即得蛋白含量为84.62%的可溶性米渣蛋白粉。  相似文献   

17.
酶-超声提取地黄多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市售地黄为原料,利用纤维索酶解法结合热水浴提取法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pH以及液料比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地黄多糖提取工艺在液料比1:30的条件下的最佳参数为: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5min,提取液pH为6.0,纤维素酶添加量为3.00%.在最佳参数组合下,多糖提取率为21.4%,地黄多糖对·OH的还原率为43.5%,此方法是简单、快捷和高效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襄麦冬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采用酶法提取工艺对影响襄麦冬总黄酮提取的酶的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介质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襄麦冬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为:酶添加量40mg,酶解时间3h,酶解温度50℃,介质pH值为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