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新的教学方式走进了课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心中,使课堂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但是多样化的课堂使我们感觉到语文教学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多样化的背后缺乏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多样化的课堂中,学生所缺乏的是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对重要内容与段落的细心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已是大势所趋。那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3.
"没有设计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强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如何让我们的地理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呢?本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转变观念,优化设计,让地理课堂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和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这样的课堂使师生双方都感到疲惫和乏味。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生作为课堂提问主体具有重要的教学论意义。但在课堂实践中,学生提问权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学生缺乏课堂提问的自觉意识、学生的提问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着课堂提问主体转向的实现。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现实困扰、外部权威的潜在束缚、学生自身心理的影响和学生提问技能的缺乏。为此,我们要从赋予学生提问权力、激发学生提问意识、增强学生提问能力三个层面,来促进学生作为课堂提问主体的积极转向。  相似文献   

6.
吕爱凤 《考试周刊》2011,(5):171-171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地理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呢?  相似文献   

7.
鲍燕 《考试周刊》2011,(16):84-84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8.
雷源浍 《教师》2010,(25):89-90
眼下的历史课堂主动提问的学生很少,主动要求老师解答疑问的学生很少,能够提出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就更少。他们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对历史学科的探究精神.缺乏对探究性问题的独立思考。学生埋怨历史难学,要死记硬背,老师抱怨学生不学.太懒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们不妨一道走进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9.
我们现在的课堂大都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  相似文献   

10.
刘蔚芳 《考试周刊》2009,(19):200-201
由于种种原因,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普遍对政治课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乏互动,课堂不和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我们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力的生命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突显.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空间。然而,我们看到众多的教学行为缺乏联系,缺乏整体感。大多数的课堂上,学生只是任某些学习环节中拥有小小的自主.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获得真正的学习自主极。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3.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刨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跃起来呢?  相似文献   

15.
路中学 《新疆教育》2012,(20):201-201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学生的亲历体验,更需要丰富多彩、活力无限的学习资源作支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缺少了有效的学习资源,教师的引领将缺乏智慧,学生的体验将缺乏真实,我们的课堂也将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由于我们广大教师认识的模糊和实践的浮躁,导致了语文课的失真和变味,课堂缺乏实效性。为提高教学实效性,本文提出"冰山理论",试从教师、学生、文本和课堂四方面找出"冰山理论"与语文教学中的共同点,挖掘课堂中的"冰山",使之为我们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19.
课堂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智慧的交流.真诚、灵动、智慧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创造出精彩纷呈的课堂现场,促使学生拥有成功的体验.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却是清一色的表扬,缺乏原则性,这种评价表面上尊重了学生,实际上却违背了教育的内在规律,间接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笔者认为,以下三种课堂评价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质疑。有的教师上课,常常对学生的课堂答问缺乏应有的反应和评判。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好学生的课堂答问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