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人数逐渐增多,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也日益丰富.本研究以巫山县的72名留守儿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访谈的方法,探究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结果发现留守儿童最典型的需要是爱的需要、自我分化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并且发现榜样和兴趣对留守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建议,以期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593名农村儿童(其中留守儿童36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和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并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或半离开土地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大部分的农民进城后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本文主要选择留守儿童群体中初中年龄阶段作为研究的对象,重点考察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试图通过对宿迁市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以得出目前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现状,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人数逐渐增多,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研究也日益丰富.歧视知觉是留守儿童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已有的研究更关注歧视知觉的水平,并未深入讨论其发生的过程性与情境性.因此本研究以湖南省醴陵市的28名留守儿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究初中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及其问题行为.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在言语歧视、回避、行为歧视和攻击四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歧视知觉,而歧视知觉可能引起留守儿童的回避、退缩、攻击、违纪等问题行为.最后,提出了对留守儿童教育及干预的意见与建议,以期促进留守儿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证分析法,以广东省某县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建议应从推进城镇化进程、探索新型关爱模式、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留守儿童成长人为过度干预等方面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教育人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谈一下我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与对此的思考。1.对象:以我县两所农村小学的36年级的留守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460份,其中男生的问卷246份,女生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某农村60名留守儿童和60名农村非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的学习目标定向对两类儿童学习成绩影响来探索留守儿童的学习特点。结果表明:①竞争定向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几乎不存在差异;与合作定向下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习在竞争定向下表现更为优秀。②合作定向下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竞争定向下相比非留守儿童的学习在竞争定向下表现没有差异;③竞争—合作定向对两类儿童成绩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即两类儿童在竞争—合作定向下表现最为优秀,并且显著优于竞争定向下或合作定向下的学习成绩。对这一实验结果的分析反映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更全面了解农村学龄儿童的整体现状,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劳动力作为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逐渐转移到城市,使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随之不断扩大,现阶段国家的未来发展需要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健康成长。以宜宾市江安县井口镇幼儿园中一班20名留守儿童为观察对象,探讨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玥 《少年儿童研究》2023,(2):25-34+50
以千禧年前后出生且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史访谈,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手机网络普及下的新媒介环境如何促进留守儿童成长历程中抗逆力的形成。研究发现,对于身处逆境中的留守儿童来说,手机网络具有提供文化资本、扩大社会交往及调适精神取向的功能,由此在物质发展资源、情感支持系统与个体精神取向层面促进保护性因素的生产,增强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借此可以认为,手机网络作为“媒介校准仪”有助于校准留守儿童面对困境时偏离主流的心理与行为,使之与社会规范与社会期待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问题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随机选取Y市B县一所公办园、两所民办园的71名5~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语言能力,分析留守儿童的语言特点及原因,为精准帮扶留守儿童、促进教育公平提供策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语言的丰富性、系统性和准确性上相对欠缺,并且更易受方言影响。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四点精准帮扶策略:政府提供早期阅读相关支持,高校——幼儿园——社区协同帮扶,幼儿园课程内容推进多元化,手机App有效辅助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1.
何云贵 《重庆师专学报》2014,(4):110-112,152
通过两个研究,调查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并探究“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一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维度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客观支持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研究二选取两组留守儿童,并实施“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前测。第一组参加“留守儿童之家”活动;第二组不参加。12个月后,对参加留守儿童、对照留守儿童实施后测,并对同年级非留守儿童施测,对各项指标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参加组留守儿童的客观支持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而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参加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上没有显著不同。“留守儿童之家”提升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水平.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农村社会进入转型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生活环境的不健全与教育主体的弱化,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习、生活、人身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课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调合作,以品德教育为导向,全面提升留守儿童道德素养,增强学生幸福感。对此,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策略,进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0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对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2)父母中只有一方外出的儿童,其与外出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相关不显著,但亲子关系与孤独感相关显著;(3)对于父母都外出的儿童,与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存在显著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通过通信工具,减少留守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应激事件,乐观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南省1315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应激事件、抑郁与乐观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乐观在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应激事件与抑郁中存在调节效应;乐观在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应激事件各因子与抑郁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陈开锋 《教师》2022,(7):18-20
随着我国农民工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小学语文学习的现状虽然整体呈现出良性的发展态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小学语文学困生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文章以学困生为研究对象,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界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维度分析了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化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因素,探讨了留守儿童社会化的相关策略,取得颇丰的成果,但大多关于“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研究视角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弱化方面,缺乏更广阔的视野,今后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学校补位功能和家庭整合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专家学者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以往的研究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大多归因于父母的外出务工,而没有探究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朝鲜族留守儿童为对象,研究其性别、年级、留守时间与学习态度、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态度、行为表现等的关系。结果表明,朝鲜族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心理状况、人际交往、行为表现总体水平正常。应转变认识,从"非问题儿童"的角度看待留守儿童,让他们在校园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强化父母及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责任;培养留守儿童的积极心态,增强其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19.
南阳市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现状,以某地区291名中小学留守儿童为对象,采用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和同伴依恋问卷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攻击行为、冒险行为、同伴依恋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与同伴依恋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高雅 《文教资料》2014,(34):124-12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由此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社会现象,研究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人格、道德、生理等方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引起农民工父母、学校、社会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