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要注意发展.关注长远.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及至终身学习及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文贵从真.学生作文。就是说心里话,说真话,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可大部分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有个顺口溜“作文.作文.作得头疼”,这不正一语道破了学生写作的为难吗?学生上课、做作业、做AB卷、做精编测试题等等.  相似文献   

2.
本人多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认为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高级阶段.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更是怕写作文.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来。为了解决学生“作文难.难作文”这一问题.许多老师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用尽了所有让学生能够提高作文的方法.农村的信息交流不通畅.学生的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较少,  相似文献   

3.
杨玉霞 《学周刊C版》2014,(5):166-166
作文一直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件事.究其原因,学生多是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总有一种情结.作文就是写名人。写大事,写崇高.写大气。可是,学生的人生经历少.分析问题的能力低.且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他们来写呢?叶圣陶说过.作文即生活.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我觉得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让学生把眼光放低,形成一种意识.只要有生活,就一定有作文:生活本身千姿百态,作文必定丰富多彩;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我的作文也一定能够出类拔萃。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困扰着语文老师.也给学生带来了痛苦。学生厌恶作文都是“三鬼”捣的乱。“三鬼”即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处下笔。怎样改变学生“作文难.作文难.一写作文我就烦”的现实.是广大语文老师面临的艰巨任务。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的难度.但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限制过多.学生为作文而作文,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如何解决作文教学中的这一难题呢?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怎样进行起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作文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能力的发展.靠学生自主训练、实践、应用。指导学生作文,必须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础,同识字、阅读和发展口头语言同步进行。作文教学要有新的突破.应力争提早起步,引导学生自主练笔、学用结合.把激励学生的内驱力摆上重要位置.贯串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有一个常见的弊端.学生的作文结构篇章一个模式,语言表达是假话、套话、空话、大话连篇.所写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学生的作文中往往缺少一种灵性.学生的个性没有表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张扬。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释放生命活力。”在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从传统的“程式”或“套路”中解放出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自己个性,写出能张扬学生个性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曾莉红 《教师》2013,(1):83-84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作文、爱作文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学生觉得无东西可写;再次就是词汇积累少,作文言辞干瘪、呆板,缺乏个性。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注重教师如何教.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喜欢写些什么,喜欢教师怎么上作文指导课,喜欢老师怎么评价自己的作文.等等,教师都心中无数,而是自作多情地瞎指挥.造成了很多学生对作文丧失兴趣。以上的难题,有没有办法解决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9.
由于作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权重和地位.其选拔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十分鲜明,对中学作文教学有重大的影响。探讨如何改革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卷.充分利用高考作文强力的导向作用.来推进中学作文教学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仅仅通过一堂课,其实很难断定学生已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写作。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功在课外。通过我校进行着的快乐作文的实验.以及平时我在教学中一直摸索如何快乐作文.使我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感觉到新课标新教学理念学习实践的重要性。下面谈几点做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那里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有捕鱼捉鸟的无穷乐趣.有春耕秋获的忙碌与喜悦.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与风情.有层出不穷的新人和新事。农村中学进行作文训练有许多优势。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认为农村中学进行作文训练不能离开本土.政有将作文训练与农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农村五彩缤纷的生活才会诱发学生的作文欲望.丰富他们的写作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徐伟 《学周刊C版》2011,(10):44-44
当前农村学生普遍害怕习作.教师可从四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其一,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有了浓厚兴趣.就能激发写作的欲望.就能更大地挖掘自身的写作水平。其二.重视积累.为写作打下基础.有对素材的积累.对写作枝巧的积累.对词语佳句的积累。其三,重视作文的讲评.提倡“二次作文”,使作文教学程序变成:命题一写作前指导-批改-讲评-“二次作文”.其四.通过“小作文”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1.学生在作文思维上的缺陷和障碍是他们感到作文“难写”的重要原因,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的作文选材思维进行专项训练。2.本课侧重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和运用作文素材的能力,突破“无话可说”的思维瓶颈。  相似文献   

14.
当前作文教学,特别是山区作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没兴趣,怕写作文.平时作文都是勾完成任务而作,是为作文而作文。因此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成就感上。在这一点上.我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现代文苑中.写作基础理论堪称琳琅满目,但语文教师仍然对作文教学感到困惑、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作文教学的方法论的引导.导致作文指导、作文训练失去了针对性或有序性。鉴于此,探讨作文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研究中分歧最大、争论最激烈的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作文大话、废话、空话、套话连篇.这也不能怪学生,因为我们对作文有思想性的要求。这种要求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题材,不说大话、废话、空话、套话.又怎么应付教师的要求呢?学生在思想性要求下写出的作文...  相似文献   

17.
赵铁新 《文教资料》2010,(13):63-65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由于作文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不少教师忽视了文章评改这一作文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造成了学生对自己作文的得失漠不关心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同时影响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心态。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积极心态,作文评改要讲究五个“度”——速度、广度、效度、热度、深度。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怕写作文,谈“文”色变。造成此种心理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作文是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下进行的.巨大的心理障碍堵塞了作文的思路。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学生只有带着满腔热情.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被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所感动.感知到生活中的美.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9.
情境化作文教学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创造性的特点.它能让学生触景生情,激发写作动机.增强学生作文的感受与体验,能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作文素材,解决学生作文中“无米之炊”的问题。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表达、学会作文.不失为一条有效的作文途径。它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提高作文教学效益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创设作文的情境呢?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可谓是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从某些方面来说.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水平.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往往作文水平高的学生一般语文能力都比较好。因此.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小学生作文正是起步阶段.语文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并积极对待作文练习.提高整体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