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吕叔湘先生亦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何为语感?语感是语言感知力、语言领悟力、语言感应力、语言悬揣力、语言触发力的合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可见,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3.
谷丽敏 《文教资料》2010,(13):60-61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读”“想”“练”。教师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读”“想”“练”来用心揣摩和体味语言,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文化的积淀,才能使学生形成对语文的深刻的审美感觉——语感。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沟通学生的语言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枢纽。本文通过对语感含义及培养语感意义的阐述明确了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结合实践经验和教学研究,提出了“在氛围中感知语感、在朗读中感悟语感、在积累中建立语感、在运用中提升语感”策略培养学生语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语感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路径之一。为此,教师可选择案例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从花样朗读“促”语感、情境朗读“悟”语感、品词析句“炼”语感、讲解范读“催”语感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及“语感”一词:“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一”;“总目标”中说,“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学建议”中说,“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人们接受和输出语言能力的客观反映,是学生认识逐步走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词语作为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在“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便到了小学中高年级仍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论述无不标明。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目前最急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而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的一种能力。它是语言能力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叶老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老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是学生理解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培养学生语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语感,使学生的语感敏锐而强…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就非常重视语感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5.
“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分别从在语言积累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语感、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感受能力,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语感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理解能力,是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新课程标准(试验稿)》在课程目标中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人们接受和输出语言能力的客观反映,是学生认识逐步走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吕叔湘先生认为:“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视语感教学为核心。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现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现象的直接感知和反映,是在长期实践和积淀基础上的近似形成的自动化的心理活动。它具有“锐敏性”、“整体性”、“联想性”“体验性”等特点(语出殷德才《语感教学刍议》一文)。语感概念提示我们:要想获得较强的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