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师,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一批典型的人物形象。在中学语文课本《孔乙己》一文中,鲁迅成功塑造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教学之余,反思社会,今天我们的社会也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孔乙己,其中一种,就是把学生育成了孔乙己。这样的例子很多,举一个最新的版本:王远。  相似文献   

2.
●文本浅析:课文《检阅》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本篇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突出,语言  相似文献   

3.
学习目标 一、品读孔乙己的形象,学习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理解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感悟小说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文章?  相似文献   

4.
[教学分析] <孔乙己>是一篇深受作者自己和广大读者喜爱的经典作品,诞生虽已近百年而魅力不减,这显然不仅仅在于其拥有"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的思想意蕴.因为该文本首先是一个用语言文字建构的审美客体,其结构的组织、语言的选择和技巧的运用同样是其散发魅力的重要一环,而且还是思想意蕴得以寄寓和表达的首要因素,所以对摇曳多姿的艺术魅力的发掘和认知理应属于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山村》是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  相似文献   

6.
<正>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对理解小说主题至关重要。笔者从三个角度对《孔乙己》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一、孔乙己形象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对孔乙己的"可笑"之处,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孔乙己的"可笑"表现在他外貌的奇特和思想的迂腐上。单从小说对孔乙己独特的肖像描写来看,也约略可以判定,这是一个颓唐不堪、没有前途的书呆子。旧社会的生活对这个人物显得是那样残忍无情,几乎把  相似文献   

7.
《东南西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关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这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课本知识、学会辨认方向的本领呢?我认真钻研教材,注重以生...  相似文献   

8.
陈翎  赵飞 《贵州教育》2013,(2):33-35
全国第九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活动中赵飞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刷子李》,得到了与会老师的热议。来自贵阳的赵飞老师执教《刷子李》一课,他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导读,明确学习要求;再自主阅读勾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接着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侧面烘托、细节刻画的精妙之处,抓住曹小三的态度变化‘半信半疑——相信——不信——完全相信’,体会文章‘一波三折’的表达方式;最后借势补充《泥人张》片段阅读以及推荐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引导学生体会文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课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10.
人物分析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类课文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本文以<孔乙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案例,从课堂教学操作的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11.
高尚武 《考试周刊》2012,(86):35-35
本教学设计以“三维目标”要求设置教学目标,采用开放式教学,突出学生活动,充分发掘各种教学资源并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东南西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关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这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课本知识、学会辨认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节有趣的语文课,讲的是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说它有趣,不单指课堂气氛热闹、师生情感投入,更是指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师生都在忙着给孔乙己安排工作。  相似文献   

14.
易文杰 《中文自修》2012,(11):36-37
广州的春天就是这样,一朝春光明媚,一朝春寒料峭,一朝春风得意,一朝风言风语——我是说,疯言疯语的孔乙己迈进了课室。初三(1)班的同学都抬起了头,原本铺天盖地的喧闹声变成一片潮乎乎的死寂,连勤于扫地的"活雷锋"都放下了扫把,像个被揭穿的特务般直愣愣地盯着孔老师——孔老师迈进课室的这一步,不仅仅是他的一小步,而且是改变人类的一大步!你知道,课室的地板也是坑坑洼洼  相似文献   

15.
下面的分析,都是以一个问题,从某个侧面切入,来带动对《孔乙己》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它们表明,只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我们是可以找到,抓住和拎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从而对课文进行整体赏析的。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鉴赏评论”中有一篇小说《百合花》,虽说篇幅较长,但由于诗情画意般的笔调,浓郁的人情美,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还要有条不紊的依次引导,既不肢解课文,又能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精致构思、  相似文献   

18.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描写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和小鱼、燕子和蚂蚁的对话,让人明白了自然界一些动物的异常行为,往往预示着某种变化,读来饶有趣味。课文配以四幅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下雨前小鱼、燕子和蚂蚁的活动特点和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趣味性浓、知识性强。  相似文献   

19.
金颖 《小学语文》2014,(10):42-45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掌声》是沪教版二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个身有残疾、有点自卑的小女孩范小君在一节课上犹豫了一番后,勇敢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而同学们先后两次将热烈的掌声送给她,从此范小君开始和同学们交往、游戏,变得活泼开朗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析: <林中乐队>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九主题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积累起来的成果.课文条理性强,围绕中心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具体介绍了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演奏者和乐器.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酷爱森林,酷爱动物,酷爱大自然的情怀;同时,要领悟用具体内容说明中心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