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中间阶段,同时,我国已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总体小康社会”相比,是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新世纪之初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伟大纲领 ,全面正确地理解党中央的这一伟大战略部署 ,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小康社会的概念、建设的现实性、长期性和全面性等方面作了一些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必须深刻认识机遇的时间特性;充分了解21世纪之初我国面临的重要历史机遇的内涵,明确把握机遇的目标;只有立即行动起来,紧紧抓住有利机遇,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章论证了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已在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现阶段,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紧紧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我国13亿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同样,没有贫困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体农民的共同小康。因此,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是当前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党的十六大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即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协副主席邓楠在“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写入党章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本组笔谈围绕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执政为民的大思路、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几个方面 ,阐明“三个代表”在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方面所实现的具体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深刻含义,对于加强认识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质是极具裨益的.报告同时也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健全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功能,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21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制定的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具有继往开来十分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是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万众一心地去争取胜利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第二要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国情、世情;第三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笔从这几方面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战略依据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康社会”是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底蕴、与时俱进的中国式概念。“小康社会”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指标,而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概念。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我们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贯彻实施一整套科学的战略、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人曾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进行了艰辛的不懈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领导集体作为这一理论的开拓者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作为继承者确立了“翻两番”的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为集大成者最终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十六大报告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对“小康社会”的基本含义从质与量及其属性等方面进行了新的界定,并科学地论证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和可行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讲,它是对古代传统“小康”思想的超越、突破和调整,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从实践上来讲,它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人类的进步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认真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问题,对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江泽民对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概念的丰富和发展。同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对小康的要求更丰富、更充实、更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重需要解决的是总体小康阶段还没有解决的更深层次、更复杂、更困难的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遇上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存在着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新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对于加强认识,全面理解邓小平小康理论的精神实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发展目标。只有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辨证统一,才能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水平,进一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应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创新思想,深刻认识人才资源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深刻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深刻认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了“第二次现代化”的要求。它不仅是经济发展过程.而且要求以文化创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发展观转变是它的时代背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它的内容。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教兴国、生态文明都超越了传统现代化,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以全新的文化观念认识小康社会,才能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是从传统发展观到邓小平的发展理论的不断延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则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在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问题上,必须摒弃实体化思维方式,反对唯实践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