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联的历史     
追溯我国对联的历史,沿袭旧的说法都走不出清人梁章钜在其《楹联丛话》中说的:“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梁章钜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对联兴起于五代时蜀主孟昶在桃符上的题词,他写道“新年纳余应,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副对联。到了宋代,更推而广之,民间几乎户户都悬挂春联了,王安石曾有诗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蓖醢彩氖得髁舜毫谒未丫嗟逼毡椤6粤⒄怪撩髑辶酱蚋餍辛恕>菟翟蚴腔实奂右蕴岢G迦顺律泄抛吹摹遏⒃…  相似文献   

2.
对联,俗称对子,又叫“楹联”或“楹帖”。是由我国战国时期户悬“桃符”演变而来。当时人们为了祈福除灾,用桃木削成板,上刻咒语,以求风调雨顺,逢凶化吉,诸事如意。公元900多年的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写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又推广在楹柱  相似文献   

3.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平仄协调,对仗工整,言简意深。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这应该算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相似文献   

4.
黎琳 《语文知识》2000,(7):30-31
一般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时蜀主孟昶之桃符题词,像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语》、俞正燮的《癸巳存稿》、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谈》等都曾提到。《楹联丛话》说:“尝闻纪文达(即清代乾隆时学者纪昀)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长春’一联最古。”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等都有记载。如《蜀梼杌》说:“蜀末旧宋  相似文献   

5.
广政 2 7年 (公元 962年 )除夕 ,后蜀主孟昶撰写中国第一副楹联“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之后 ,对联就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开始流传开来。历经千余年 ,内容之庞杂 ,题材之广泛 ,几乎涵盖中国历史所有的重大事件 ,涉及中国历史诸多的重要人物。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一些与教材内容关联密切的楹联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拓宽知识视野 ,深化对历史教材的理解 ,都大有裨益。现列举数例 ,共同探讨 ,旨在抛砖引玉。泽畔行吟 ,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 ,三闾遗恨泣秋风。———湖南汨罗县屈子祠楹联泽畔行吟 :指屈原被放逐后在江畔…  相似文献   

6.
白化文 《教育》2015,(8):72-73
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成为历代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追根溯源,楹联起源于何时;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哪些息息相关的内容;创作时应注意哪些原则性的问题,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楹联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据史料记载,楹联大概起源于唐或五代年间。清代学者梁章钜所著《楹联丛话》的开宗明义第一篇就讲楹联是如何起源的,他说楹联起源于春联,后蜀皇帝孟昶所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第  相似文献   

7.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样式,是诗词演变的一种形式,是书法与艺术的结合体。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在宫中书有对联一幅,其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对联的始祖。自宋以来,不断推广,作为客厅书斋、名胜寺庙装饰及庆吊之用,成为艺苑中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它字数不多,但一幅精彩的对联,可以与鸿篇巨著想媲美;它讲究对偶、平仄,并能在一定格律上表现出高超的意境。对联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广为流传,成为我国人民喜闻乐道的民族文学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名人与春联     
周赞 《现代语文》2006,(11):28-28
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亲自写下这样副对联:“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语对偶工整,含义明白,而且首尾二字连起来便是“新春”,很适合春节的气氛。据考证,这是我国第一副春联。  相似文献   

9.
漫话对联     
对联,也称楹联,它包括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等。它是我国民间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百花园里一朵艳丽的奇葩。对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最早的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主盂昶所写。据《宋史·蜀世家》载:公元964年,孟昶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词,因其所题不工,就自己动手撰了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到明太祖朱元璋,又把对联提倡了一下,民间便广为流传了。不仅春节喜庆,并且婚事言欢,祝寿颂寿,致哀敬挽,师友相赠,堂榭装点,皆堪称上品。对联紧贴人民脉搏,呐喊人民心声,因而为人民所喜爱。 1923年,陈毅同志旅欧后回家乡四川乐至过年,叔伯们请他写副春联。他略略思忖,挥毫疾书:“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揭示了受尽折磨,终年不得饱暖的劳苦大众的生活艰辛,表达了人民渴望组织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国粹中的珍品。就其形式而言,虽不如唐诗、宋词、元曲那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但就其对内容的涵载量而言,实不亚于唐诗、宋词和元曲,甚至还有过之。从五代后蜀国君孟昶(916—965)制作“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开始,对联这种形式得到了发展和定位,逐渐为我国人民所认可和喜爱。从“容易”(明·解缙)对“色难”(明成祖朱棣出对)到昆明大观楼长联,构成了一副锦绣玑珠、琳琅满目的画廊,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1.
温得位 《农村教育》2005,(1):127-127
春联又叫“对联”、“门联”,源于古代的“桃符”。史书载:“度朔山桃树蔽日.内有神萘、郁垒二神,能食百鬼。”所以古代老百姓就有在除夕时画二神在桃木之上,悬挂于大门之外,用于驱鬼辟邪。当时这种桃木片是没有字的,王安石诗中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指的这种“桃符”。后来,后蜀国君孟永在除夕时令人作词写在桃符上面,他还亲自在桃木条上写了一幅对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幅春联。  相似文献   

12.
逗你乐     
对联语文老师在台上讲解对联,举例说:“从前某报社曾公开征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下联,结果投稿信件很多,有一句对的很好,就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此时一位调皮的学生突然叫道:“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  相似文献   

13.
师: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特殊的“诗句”,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或“对联”。说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对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邓政阳 《教学月刊》2010,(12):24-26
“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言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  相似文献   

15.
魏学氵伊《核舟记》是这样说明“核舟”之窗的 :“旁开小窗 ,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 ,雕栏相望焉。闭之 ,则右刻‘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其中的“八扇小窗” ,从一个侧面具体地体现了核舟工艺之精致、奇巧 ,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制作的卓越成就。《教师教学用书》把这段话译做“……共有八扇。推开窗来看 ,雕花的栏杆 ,两边相对。关上窗子 ,可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左边刻着‘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的对联” ,将“启、闭”译作动词“打开、关上”。“核舟”之窗真的可以启 (打开 )闭 (关上…  相似文献   

16.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与骈文、格律诗词一样,也是我国文学所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被誉为“诗中之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17.
趣话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又称楹联,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装饰着千姿百态的人类文化大观园。古时候的私塾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课”。即学对联。如“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等等。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读书时,一次寿镜吾老先生出题“独角兽”,同学中有的对  相似文献   

18.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学形式,它的语言特别精练,被称为“诗中之诗”,内涵深广,格律严谨,音韵铿锵,表现手法丰富多彩,集中代表了汉语文字组合变化,运用的特色。早在秦汉以前,民间过年即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郁垒”的名,分别书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1000余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宋史·蜀世家》记载的“新年纳余庆,嘉年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春联。  相似文献   

19.
对联是中国单音节方块字所独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是民族文化园内的一朵奇葩.传说最早的对联是五代蜀主孟昶题的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以后逐渐普及.由于对联雅俗共赏,适应面广,因此深受广大文人、普通群众的喜爱.近几年的语文高考题都有所涉及,足可见它的影响和作用.这里,笔者主要谈谈对联中有趣的表现手法,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20.
付昭权 《广东教育》2009,(12):62-64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被誉为“诗中之涛”。对联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们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文化传承器。许多对联均以艺术性见长,并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为一体。其中也有不少对联都反映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实,基于此,在高考试卷和各地名校的测试训练卷中,也不时出现对联试题。因为对联类历史试题不仅内容具有人文性,情境设计也具有人文性;不仅可用对联来承载丰富厚重的题意,也可考查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