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人类生活处于普遍道德危机之中。危机的导因是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变得感性实物化或外在形式化。这种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近代以来西方哲学提供的道德价值的理念造就的。以休谟为代表的感性伦理把道德价值等同于情感,其结果使人感性实物化;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伦理把理性放在人的首位,其后果是生活的外在形式化。而德性伦理是理性、情感、意志的融合,是现代人类摆脱道德危机的可能抉择。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种种颓势,并非仅仅因为作家们受到“纯文学”观念的误导而丧失了政治性和社会批判性,伦理纬度的缺席也不失为一个可以考虑的重要原因。纯文学倡导者朱光潜对文学的审美性与道德性的调适启示我们:在强调文学的政治性和社会批判功能时,也不应忽略了文学的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3.
伦理和道德的区分是黑格尔伦理学的特色,这与其把伦理学奠基于"精神"之上而区别于康德把道德哲学奠基于"理性"之上有密切关系.首先对"精神"与"理性"作概念上的厘清,进而论述黑格尔对主观性道德中的任性的批判以及如何在伦理义务中实现真实的自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康德实践理性是关于人类道德准则的问题。康德认为人的最高本质"人是人"决定了理性者的道德准则,所以有理性者都应遵守普遍有效的道德律令。如同纯粹理性中的"二律背反"一样,实践理性也陷入"二律背反"即道德与幸福的矛盾。康德用"至善"来解决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5.
伦理智慧是一种包含感性和理性的智慧,对任何一方面的夸大或忽略都会缩小伦理智慧的空间。道德的强制性的存在是一个各观事实,但其如何发挥作用取决于复杂的道德境遇。伦理智慧只能源于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生活,而不是仅仅来自人类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6.
一、伦理基础:回到康德在讲了审美活动的主体基础之后,实际上还需要再补充一个伦理基础。这是由于作为精神生命存在的人类与它的道德主体过于密切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如果说主体基础可以用来区别人的活动与自然界的存在,那么所谓的伦理基础则主要是针对美学的当下困境而来,它的目的是要在  相似文献   

7.
全面质量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德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学德育应体现至善之美和理性之美,至善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想的社会品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理性则能让学生通过价值判断认清"我"这一主体,同时也能形成睿智的处世观.通过学科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将中学德育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梁实秋的古典主义文学观,以人性论为核心,显示出伦理批评的鲜明特质.其批评理论与实践注重文学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效用,强调文学对人性的提升和完善.他倡导文人有行,但是在他与鲁迅的争论中,他的言行又呈现出对文人有行的僭越.他对古典主义极力推崇,反对除此以外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对理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李翊 《文教资料》2006,(6):48-49
《白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大量的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和他的所有其他作品一样,陀氏关注的焦点是现实世界中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他的小说的中心是人类学、伦理学和宗教思想。陀氏是在人世间为人类寻找崇高生活意义的作家,在这一点上,他更是体现为一位伦理思想家。他所有的作品所力图捍卫的就是人的命运和人的尊严。在《白痴》中,作品主要探讨了关于宗教和道德的关系,关于无神论和虚无主义的道德后果以及通向内在幸福的道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道德和伦理之分思想的发展同他庞大的思想体系一样,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只有在黑格尔的辩证法视阈中才能理解道德和伦理的内容及其关系,并且把道德和伦理纳入一个整体之中,按它们自身发展的样子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1.
普世伦理又译作全球伦理,一直是人类探讨道德的核心问题。康德从先天的形式出发,通过自由意志、道德规律、人是目的和普遍立法等形式为普世伦理的发展奠定了基本基调和纯粹理性形式,促进了普世伦理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把美理解为在感性维度上发生的愉悦,就必须承认,欲望是美感之所以发生的基本条件;美感既然是感性层面发生的事情,也就一定是个体性的,因而就不必要求美感必须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的要求是与美感发生的个体性相矛盾的,也与美感的本性相悖。把欲望和功利性排除到美的系统之外,是对于美感进行了道德的审判所导致的,实际上,在美感发生的时刻和层面上,无关道德。所谓美的非功利性,实质上是无关功利、无关道德,即不考虑后果,美与不美,与后果无关。当人们说美是非功利的和美是道德的象征的时候,实质上是对美进行了道德的判断,而非审美的判断。美既然无关道德,那就无法从美中推论出善。善不可能是美的必然结论,美可能导致善,也可能导致恶。那种认为善包括在美之中的看法,是把美理解成善了,混淆了美与善的界限。不得不说,由于美无关道德,从美不会必然走向善,它在令人向往的同时,也是可怕的。处于审美状态中的主体是不计后果的,他只顾享受美的愉悦,不计后果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善必须高于美。这个“高于”是人为设定的,不是从美中演绎出来的,而是从道德出发而设定。同时,善也必须高于真。真像美一样,也是无关道德的,真就是真,无法改变,不可抗...  相似文献   

13.
伦理和道德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但又常常被混淆的概念。伦理指人际互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而道德则是个体对天道、人道及所处社会倡导的价值标准、伦理规范的洞察、领悟和践行。动词性的道德才能真正彰显其本质特征。伦理和道德既相互区别又有密切关联。伦理学和道德学应是高度相关的两个学科。  相似文献   

14.
15.
16.
伦理问题是张翎小说的重要症候,是人物悲剧命运的症结和自我救赎的钥匙.从当今世界伦理形态的核心——文化伦理来说,张翎笔下的人物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寓意,反映出当今世界和谐互补、交汇杂糅的伦理文化本质.张翎将人物置于伦理困境中反复考量道德与人性的张力,以传统伦理抵拒现代人性的沉沦,以五四运动个性解放、平等独立的伦理思想抵拒道德对人性的束缚.张翎将目光伸向历史的纵深处与大洋彼岸,寻求救赎的窗口,探索人的终极意义与苦难救赎的可能性.张翎的伦理思想与道德思考体现了她对社会的关怀与对至善人性的呼唤,对现代人格真善美的形塑、人伦关系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伦理学话语发生了由以"善"为主题到以"正当"为主题的现代性转换,从而导致了"德性"与"规范"的分离。现代性道德危机的根源也正是来自于由这种分离所引起的"道德话语"与"伦理话语"的错位,在话语的实践运用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教育的"伦理化",二是伦理教育的"道德泛化"以及伦理教育的缺失。对二者界限和范围的厘清有利于现代性语境下新的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家庭伦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规范着农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农村家庭关系和谐与社会关系健康存续的支撑和保障。传统农村社会中家庭伦理主要是父子、夫妇、兄弟等“三伦”。这三伦因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辩证对待传统家庭伦理与道德理性积极调控相辅相成,应成为现代农村家庭伦理建设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将道德作为源于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而非康德道德哲学中超历史、超阶级的普遍真理。在社会实践基础上,马克思将康德先验纯粹理性下的道德实践拉回现实,把道德原则归于不断被发现、发展的符合人类利益的道德公理,通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非道德”的手段实现人类终极状态之“至善”,超越了康德以“理性”架构的“理想”世界。马克思对康德道德伦理思想的发展对于我们直面现代道德伦理,解决现代道德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康德的徘徊——康德纯粹美与依存美关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美学思辨始终围绕纯粹美与依存美的关系展开。首先康德从定义、对象以及各自的价值与困境上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同时他也重视二者的关联,这种关联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二者具有关系的同一性,即在同一对象上纯粹美与依存美可以得到统一以及二者具有一致的根源与基础——“合目的性的形式”。第二,康德的美学思辨已内涵有辩证转化的因素,即在一定的条件下纯粹美与依存美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