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桂阳”考     
“桂阳”作为古老的地名,由来已久,包括史书在内,对其多有误解。而此名如何产生,则更是众说纷纭,难以有统一的认识。本文参考众多古籍,从地名的源起,到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相似文献   

2.
新晃侗语地名的汉译主要有四种方式:音译、意译、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加意译.汉译的语序通常采用汉语的语序,而古老的汉译地名往往采用侗语的语序.新晃侗语地名汉化的趋势十分严重,主要有四种途径:音译地名转为意译地名,失去侗语特色;音译地名被误读为汉译地名,并在此基础上附会地名内涵;模仿汉语结构翻译侗语地名;用汉语另起新名.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一定地域的标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地名的生成,既受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有一定地域历史文化的作用.地名的许多内容都与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人类情感心态等密切相关.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荔浦县地名成因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言词汇的地名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承德地名的语源考察,发现多民族地区地名有以下特点:1.从共时平面看,汉语地名为主流,少数民族地名以添加汉语元素为演化趋势,表现出多元化、融合性的特征。2.从历时层面看,最初居住人口的民族属性决定了地名的原始语源,但随着民族融合的出现,地名朝着人口占多数的强势民族的语言属性演变,最终形成语言替换或多语合璧地名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广东"围"字地名较多,有508个,分布也比较广泛。通过分布情况的调查,发现这些地名主要分布在客家方言地区,有客家人的地方基本上都有这类地名。不仅广东客家人居住区有这类地名,就是福建、江西客家人居住区也有这类地名。"围"字地名是客家方言地名。"围"字地名起源于客家围屋。这类地名的命名方式多种多样,也很有特点。  相似文献   

6.
浙江乡村地名的取义倾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的生成,既受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有一定地域历史文化的作用.浙江乡村地名的取义丰富多样,在寓意、描绘和借代3个方面倾向性表现得尤其突出,大多数地名能充分反映当地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可以顾名思地,但也有的地名不可以"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7.
地名,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给某一个特定的地方、区域或居住地所取定的名字。我国地名用字非常简洁,包含内容极其丰富。如果没有比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我们就象《红楼梦》里的那个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只好“望名兴叹”了.任何一处地名都不是偶然得来的。鄂州地名也是如此。字字有来历,个个有典故,这就是语言文字的奇妙功能!毫不夸张地说,地名是各科知识的浓缩和结晶,地名知识包罗万象,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一、鄂州地名与地理知识地名与地理知识有关,与地理环境有关.鄂州不少地方,习惯直接以当地的名山大川或江河湖泊命名。提到这些地名,我们就会联想到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如,“梁子镇”和“花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图志》所载乌鲁木齐地区的地名为研究对象,借助GIS技术,采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并建立专题地图,使乌鲁木齐市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异可视化.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市地名景观反映了乌鲁木齐市半干旱大陆气候和三面环山夹一河的地形地貌的自然环境特征,蕴含了乌鲁木齐市域内独特的军垦文化、移民文化、方言文化方面的信息.并在空间上表现出,地名密度和人口密度分布的正相关性,山水类地名分布与地形地貌的一致性,军垦类地名分布与城镇、交通线和地形有紧密相关性,而姓氏类地名在各乡镇都较多,无明显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我国不少地名富有情趣,请围绕地名写一写。任选一项。1.把地名串联在一起,编一个有趣的旅游故事。2.编地名谜语。3.家乡有趣的地名。4.地名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0.
洪秋月 《现代语文》2007,(9):124-126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是注解地理实体或地域空间的一种符号,而且是一种既可视又可悟的文化景观.一个可以流传下来的地名,总会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衡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地名是其中的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上古传说中关于鲧与共工的故事颇多,且二者的读音相同,但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帝系:共工是氏族名,炎帝后裔,鲧是失败的治水英雄,黄帝后裔。因为上古人民常常沿用本氏族的历史名称来传说故事,造成了共工名称在从女娲到禹的上古史中频繁出现,共工氏族历史不断被神话化,以至于与后来的鲧混淆。  相似文献   

12.
汉语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国家经济腾飞的今天,汉语语法家族又添新成员——“比N还N”结构。本文用大量实例,从构成、表意、语法功能、出现语境几方面对这种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孙悟空"名字的佛教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表达了大量的佛教义理。也给“孙悟空”这一名字注入了丰富的佛教内涵,它反映了作者以猴说法的心理历程和作者般若性空的佛学思想。作品中许多诗词和回目所包含的佛教含义、金箍棒和金箍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某些章节和情节所具有的哲理意义、行文中出现许多谈空的诗句、作者对孙悟空师父的选择和《心经》内容所以大量出现的原因等多个方面,都反映了“孙悟空”的这一佛教名字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三亚古称崖州,由于建市时间短,长期讹传着“三亚市的历史不过才十五、六年”及三亚是由“三丫”转来的说法。针对这些说法和三亚的历史与名称尚属空白的状况,文章通过对历朝历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亚历史沿革与名称演变的考证,说明三亚的名称早在明嘉靖年代就已经出现,在清康熙年代绘制的《皇舆全览图》中清晰地描绘出三亚塘和三亚港的具体位置。而且,从古“崖州”与现代“三亚市”隶属及演化的清晰脉路,和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来看,其名称变化,不过是历史的演化延续而已。由此,我们发现三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文化古城。  相似文献   

15.
“高句丽”一词的翻译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一词在历史上曾有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族称,指高句丽族;二是作为地名,汉时曾设高句丽县;三是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作为地方少数民族政权时,其名称也合有地名之意)。作为我国一个历史专业名词,它究竟应该如何翻译,也就是应当如何用罗马(拉丁)字母拼写呢?在对目前我国出现的几种拼写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文中认为应该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方案》规范拼写为Gaogouli。  相似文献   

16.
"满洲"一名之争由来已久,但多是从满语语音入手来阐发的。而满文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蒙古文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一种竖直书写的拼音文字,主要表音不表意,与汉字相比缺少相应的文字寓意。文章主要从皇太极更改族名背景及皇太极运用汉字寓意的角度诠释满洲一词的由来。  相似文献   

17.
《苏秦始将连横》的“太公”注,分歧较多,主要有三惑:(一)“姓姜亦姓吕”与“姜姓吕氏”;(二)名“尚”与名“望”;(三)号“师尚父”与号“姜太公”。这三惑两千来未得明确,立足于当代,依据史与文的分别,“太公”作为历史人物,姓吕,名尚,字尚父(或名牙,字子牙),号太公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吕望、齐太公等;而作为文学或民俗人物,则以冠姜字者的姜太公、姜子牙等为妥。  相似文献   

18.
感性本体论的诞生,乃是19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发展史上重大的哲学事件,它标志着长达两千多年来的西方传统哲学开始遭遇重创,一个崭新的哲学时代开始来临。而这一感性本体论的确立,是与费尔巴哈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追忆这一本体论的确立历程,阐释这一本体论的哲学意义,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在什么一种意义上对马克思哲学产生着积极影响,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大批一流私立大学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相继被国立化,由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这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独特的现象。东北大学于1937年初开始实质的国立化进程,过程颇多曲折,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文拟考察这段特殊的历史,以恢复历史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