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敦煌医药文献辑校》误假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继兴等先生的《敦煌医药文献辑校》对敦煌医药卷子的整理校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有未尽善处。其中该书“假借”术语就用得比较乱,从九个方面举例说明了该书滥说通假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马继兴等的<敦煌医药文献辑校>,是敦煌医药文献现有的最好的校录本.但该本在文本校读方面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该书中P.3596的校读提出若干条校补意见.包括:误识原文30处,误解误校原文6处,原文有误失校30处,录写漏字或增字14处,其他问题10处.并以存世中医古籍佐证,基本解决了该卷子的释读问题.对其他医药卷子的校读也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敦煌医药文献辑校》在校录敦煌医药文献时,存在较多的标点失误现象,作为一项事业的开创性工作,整理失误的发生在所难免。现举例分析《敦煌医药文献辑校》一书中标点失误的现象,找出失误的原因及规律,以供整理其他古籍时参考,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北魏墓志是重要的出土文献,全面的搜集和科学的整理是研究的基础。本文以校理《全北魏东魏西魏文补遗》为例,参以部分古籍、期刊杂志,纠正已有石刻整理成果中的讹误疏失,为科学整理石刻文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敦煌遗书中现已发现的医学卷子百余卷,内容丰富,为研究古代医学提供了证据,但是文献涉及范围广、内容繁杂,不易梳理头绪。笔者以现已公布出版的英藏、法藏、俄藏等敦煌文献为底本,参考马继兴《敦煌医药文献辑校》,并融合了丛春雨、王淑民等人的研究,对敦煌医药文书进行了梳理,分类整理,列成目录,以便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敦煌遗书中现已发现的医学卷子百余卷,内容丰富,为研究古代医学提供了证据,但是文献涉及范围广、内容繁杂,不易梳理头绪。笔者以现已公布出版的英藏、法藏、俄藏等敦煌文献为底本,参考马继兴《敦煌医药文献辑校》,并融合了丛春雨、王淑民等人的研究,对敦煌医药文书进行了梳理,分类整理,列成目录,以便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述在敦煌歌辞研究中,由于人们对歌辞的用语习惯,尤其是对俗句法的认识不够,校录中易出现剥离、肢解原文的现象。其中有不识"状语隔开式前移"句而误校的,有误读"共用"句式的,还有错把"三字连文"分割开来注解的等等。指出尊重原卷,谨慎地分析、系统地归纳敦煌歌辞语言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句法对敦煌俗文学作品的整理校勘,对准确理解作品内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大星 《家教指南》2004,(6):103-105
敦煌所出<文子>写本,凡7个卷号.其优于今本者多有,讹误也在所难免,可谓瑕瑜互见.持与今本相校,或可得其真.今以敦煌本<文子>为底本,勘以传本<文子>多种,得札记若干.  相似文献   

9.
赵庶洋 《家教指南》2021,(5):107-113
敦煌诗中有为数不少的诗作,在校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被错误地析分成两首甚至更多,阻碍了对这些诗作的正确理解.本文举出六个析分失当的实例,分析这一类型错误出现的大致原由,为敦煌诗的整理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2528张衡<西京赋>李善注写卷抄于唐高宗朝长安弘济寺,其时李善尚未辞世,对于<文选>李善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故一百年来校勘论著甚多.然所校未尽者,或校而可商者,亦复不少.本文修订补充了6条校勘意见.  相似文献   

11.
敦煌写卷中的草书楷化字是汉语俗字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草书楷化的过程中,部分字形出现了既区别于原字而又在部分构件上与他字同形的情况,因而容易造成误释和误录。研究草书楷化字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敦煌和传世文献的整理及辨伪。  相似文献   

12.
敦煌文献词语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文献中的许多唐代口语,后世典籍很少记载,但仍保留在一些方言口语中,结合方言词语是解释敦煌文献中疑难词义的重要途径。河南方言与敦煌文献所使用的方言(隋唐时期的西北方言),有着更多的共同性,因此,把二者进行对比研究将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出版业的迅速发展.编校主体长期超负荷突击赶书稿而书稿却拥塞的“瓶颈”现象已日益凸显。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敦煌文献词汇研究在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对敦煌文献中的讹字、俗字、通假字要作深入考证;应与佛典文献词汇研究相结合;应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学界研究已经较多的文献,还可进一步研究,同时更要善于发现新的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在考释敦煌文献词语时,由于对某些词汇的词源不了解或不熟悉,从而得出了一些不太准确的结论,因不明典故而误、因忽视前世文献而误、因缺少佛教知识而误、因不懂名物制度而误、因不知通假而误等。本文就此分类各举若干例证加以说明,希望引起学术界对词汇溯源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敦煌文献,特别是敦煌变文和敦煌社会经济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唐五代西北方言口头词语。这些词语许多至今还在河西走廊汉语方言的口语中被使用。选取了"槁"、"便"、"羸塠"、"撩捋"、"毷臊"等几个敦煌文献中的口语词,将它们与现代河西走廊方言相互参证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17.
敦煌变文是敦煌文献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写卷特征上,往往同一变文有多份抄本,这些抄本的残阙情况与命名纷繁复杂;写卷中存在大量的俗字、讹字、假借字、避讳字;同一个变文故事,有时候会出现两套写作模式。敦煌变文追求喜闻乐见,导民向善的编纂效果,具体表现为丰富多样的撰写形式、方言俚语俗语的大量应用、将众多人物的事迹集中于一人、因果报应教导人们向善戒恶、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8.
敦煌变文中有许多不为历代辞书所载的口语俗词,兹就敦煌变文中“切要”、“寻讨”、“造次”、“承领”、“消宁”,“对当”六个词及带有“禀告”类义项的一组词汇作考释或补释。  相似文献   

19.
当代敦煌题材文艺创作与传播有以下规律:一、各类创作的艺术水准不均衡,敦煌历史文化蕴含的诗性表达是决定作品艺术水准的重要因素,但艺术水准并非决定社会影响力的唯一因素.二、敦煌题材文艺作品以多种方式借鉴敦煌学、敦煌艺术和敦煌历史文化,这是一个文化意义生成过程和审美价值增加过程,有助于敦煌学的普及.三、文艺作品对敦煌的认知和阐释是社会集体想象物的产物,其中的经典之作影响后继创作,造成敦煌形象的定型化效应.反之,文艺作品塑造的敦煌形象也会培养、影响受众对敦煌的感知、理解和信仰,产生锚定效应,制造关于敦煌的共享价值,并培养受众对此类作品的选择性心理.四、当代敦煌题材文艺作品塑造的敦煌形象参与了中国—甘肃—敦煌的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以政府介入的形式扶持敦煌题材文艺创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关系到此类创作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