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霞  南疆  林哲生 《网球天地》2008,(6):104-107
对我们每一次击球起决定作用的是握拍方式。我们在这里对握拍方式进行探讨,目的是让高水平的球友技术更加细化,初学者巩固基础。理解了握拍方式的理论,技术精进的道路会变得更宽广。在这里需要初学者理解的是,没有特定的理论来告诉你一定要用某种握拍方法去打某种球,只有掌握了各种技术,能够用各种握拍方法打不同类  相似文献   

2.
桐桐  深泽图 《网球天地》2013,(10):135-135
学过正手削球技术的球友都知道:正手削球时是以大陆式握拍,在球来时,通过头部、肩部稍向后引拍,在拍头高于击球点的位置,保持拍头向上挥拍击球,整个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由后向前转移。在日常的比赛实践中,很多球友也喜欢使用正手削球,除了关于正手削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外,我们还知道多少关于正手削球使用的禁忌呢?  相似文献   

3.
青青   《网球天地》2009,(9):76-77
反手一直是球友们较为热衷的技术.从反手主题活动历来的火爆场面便可见一斑。球友们在操练反手技术过程中.暴露最多的问题是握拍不正确,这直接影响了反手击球的技术动作和效果。所以,想要掌握或精进反手技术,不管单反还是双反都要从正确的握拍开始。  相似文献   

4.
跃动光彩     
在光彩看中网的半个月,平时经常来这里切磋球技的球友们实在憋得够戗,手心直痒痒,路边挥挥拍子便已很满足,若是能在球星大腕们训练的场地里挥上几拍,那绝对是可望不可及的奢望。不过,有时候奢望也能成为现实。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我们在光彩"开辟"出两片场地,没有特别的技术训练环节,只是一解球友们憋了数日的"饥渴"。  相似文献   

5.
专家信箱     
Q 我是一位球龄较长的女性球友,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但令我有些郁闷的是,自打球以来,不管如何发力击球,我还从没有打断过一根拍弦,周围的球友都有过打断弦的经历。是不是我的击球与别人不同?(北京/阿梅)A 恭喜你,你的击球水准应该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每次击球基本都能打中球拍中心(甜点),这样拍弦的受力比较均匀,就不易断。而选用弹性好的球拍也会降低对拍弦的磨损。  相似文献   

6.
很多球友感慨,成也正手,败也正手,威力巨大的正手击球也是失误的频发环节。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解决之道?本期球技专辑将帮助球友"解救"最容易出问题的正手。  相似文献   

7.
张侠 《网球天地》2008,(6):97-102
对我们每一次击球起决定作用的是握拍方式。在这里对握拍方式进行探讨,目的是让高水平的球友技术更加细化,初学者巩固基础。理解了握拍方式的理论,技术精进的道路会变得更宽广。  相似文献   

8.
深泽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1,(5):118-118
业余球友都知道,拦网(截击)时要使用大陆式握拍,但在实际比赛中,有些球友总感觉拦网无力,这是为什么呢?李丽教练一语道破天机:握拍可以稍微调整一下,从大陆式握拍调整为东方式反手握拍,专业选手都采用此种握拍。拦网最起码要使用大陆式握拍,如能调整为东方式反手,效果会更好,但绝对不能使用正手握拍,这是最错误的,这种错误经常出现在一些老年人身上。  相似文献   

9.
不少球友都听说过这样一种理论——网球触拍时,60%的能量来源于弦床,30%的能量来源于网球,而只有剩下的10%才来源于击球球员和拍框。可见,球弦的好处有时甚至大过人为因素——当然,我们是针对打法趋于定型的中高级球友而言。趁各路网球器材专家齐聚中网之时,我们向专家请教了正确选择球弦的要素。  相似文献   

10.
有问必答     
《网球天地》2012,(12):133-133
Q:我反手是双反,但总觉得打不上劲儿。请巩斌教练帮我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欧阳) 巩斌:看了你的双反击球动作,发现主要问题是,引拍完成之后,在向前挥拍击球的过程中停顿了一下,这样,发力就不是连续的了,力断了,自然打不上劲儿。我们常说击球之前有个停顿,指的是拉拍动作完成之后需要有个停顿,这是发力之前的蓄力,而发力过程一旦开始,中间是不能有停顿的。业余选手普遍的问题是拉拍晚、不充分,个别球友还会出现两次拉拍的问题,这是一定要避免的。另外,你在打双反时重心向前压得太多,左肩比右肩(持拍手为右手)高出许多,这样很容易下网。  相似文献   

11.
深泽图 《网球天地》2012,(9):128-129
大家都知道.发球时要使用大陆式握拍。李爽教练告诉各位球友,费德勒发球时使用的就不是大陆式握拍.而是东方式握拍。“发球时,东方式握拍比大陆式握拍更容易掌握.效果也更好.尤其是在旋转方面。”  相似文献   

12.
天堂有羽 《羽毛球》2023,(3):102-105
<正>二十年前,淘宝网诞生。当时谁也不知道,二十年后,网上购物能够成为5亿注册用户的生活方式,也不知道随着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深入,让这种生活方式进一步多样化。比如,与非理性剁手后配套的二手、闲置处理,也已经有超过一亿的月活用户。这期,我们就聊聊关于二手羽毛球装备的入手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杨静 《网球天地》2009,(12):98-99
很多球友在购买球拍时,也许最关注的是拍面、拍框的性能。要知道,拍柄上也暗藏玄机,拍柄合适与否,很大程度上能决定这把球拍是不是你的最佳之选。换言之,如果你足够了解拍柄知识,对选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管王无管?     
米多多  赵晖 《乒乓世界》2007,(4):102-102,103
TUBE 系列,是 STIGA 自 AC、OC、CL"黄金一代"后,重焕青春的市场利器。中文宣传册中,干脆自封"管王"。尽管"管王"们手感优良、个性鲜明,引得众球友竞相追逐,却也令发烧友们困惑不解——这种为球板带来卓越性能的所谓"管"究竟藏身何处?又是何许面目?想球迷所想,乒乓世界责无旁贷。偏偏 STIGA 瑞典总部对此顾左右而言它,动辙拿出"top secret"(绝密)之类的字眼施放迷雾。我们极限测试栏目,只好对"管王"痛下狠手。  相似文献   

15.
本期学以致用带来了两组尚坤侧身抢攻的技战术图解。侧身抢攻对于左手运动员来讲是非常实用的一项技术,使用率和威胁性都非常高,所以强烈建议左手持拍的球友勤加练习。另外,步法好或发球好的球友也可以借鉴尝试,以便增强综合的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个人球具的配置永远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也是许多球友一直乐于探索的问题,但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配置误区。我们以目前最为热门的狂飚2、狂飚3作为范例,将许多球友提出的问题作出答疑,同时也是对球友在配置球具方面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深泽图 《网球天地》2013,(5):126-127
早就听说韩国球员以体能充沛著称,直至请到李钟镐教练给球技宝典训练营的球友上课,才真正了解到韩国教练的职业精神。针对球友存在问题较多的正手击球,李钟镐建议大家使用半西方式握拍和开放式站位。“半西方式握拍是现在最为流行的握拍方式,对付高球和低球都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18.
对许多业余球友来说,一见稍高于头部的球就认为是机会来了,往往用高 压球想一拍打死。结果非常令人失望,多数情况下不是挂网就是出界,机 会变成了"危机"。高压球的确威力很大,但风险相对也大,比赛并不是 什么高球都应该采用高压球来解决,像正手高点截击就是对付一些高球的 很好的解决之道。下面,我们来剖析一下正手高点截击球。  相似文献   

19.
备用拍     
何山 《乒乓世界》2010,(8):116-117
“备用拍”即副拍,是指专业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如果遇到球拍破损不能进行比赛或球板未通过测试,需要更换的备用球拍。通常备用拍只有在谈及比赛时才有讨论的意义。但若撇开规则,按球友们的感受来讲,备用拍还有其另外一番天地。  相似文献   

20.
专家信箱     
近来,有很多球友询问关于球拍方面的问题,在此我们邀请维尔胜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专业人士集中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希望能够解除球友们的疑惑。本栏目小编E-mail:xw02231@hotmail.com"专家信箱"恭候广大球友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