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基础形态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和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年龄和体型等基础形态指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的女子网球运动员和世界的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基础形态方面存在着差距,建议应尽快完善、构建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模式相适应,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女子网球运动员选材模式和评价标准。进而,又对世界和中国的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指数进行了回归分析,构建了回归模型,旨在为女子网球运动选材与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20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启蒙训练年龄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外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转为职业选手的年龄较早,所以其成为职业选手的年限也较长。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之间的现役年龄的分布较为离散,中国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大于国外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并且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比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晚。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球公开赛可以说是反映中国网球现状的一面镜子,我国最高水平的选手和年轻的小花均参加了此次比赛,作者通过对“201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上中国网球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和参赛情况,分析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现状,指出男子网球落后原因和存在问题,女子网球虽有李娜扛着大旗,但年轻选手和她们有着明显的差距,女子网球已出现人才断档期,建议在重视年轻选手的选拔与培养的同时,注意提高运动员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运用电视、录像、临场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国家女子网球队奥运备战运动员主要比赛过程进行跟踪监测,研究分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和实力现状,正确定位我国女子网球整体水平,并从众多的统计数据中揭示网球项目比赛规律。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临场测量、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体能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女网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中的不足与差距,探讨我国网球体能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发展对策,为提高我国女网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是国际网联特为积分较低或没有积分的运动员举办的赛事。是女子网球运动员进入职业化的必经赛事之一。只有通过此赛事积累积分才能进入更高级别职业赛的殿堂。 我国已经连续四年举办此类比赛,其目的是为我国众多的女子运动员创造机会,使她们更快地进入到职业赛系列中去。我国著名选手李芳、易景茜等都是通过此赛事步入了世界前100名(最好成绩:李芳37名,  相似文献   

7.
网球被称为“贵族的运动”。第12届亚运会网球赛虽然是纯粹的体育竞技,但是依然摆脱不了“贵族”的味道。 (一) 日本是个亚洲网球大国,他们拥有一批世界水平的女子网球运动员,还有一两位在世界上数得着的男子运动员。因此一般人认为,亚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19,(4):346-35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就中外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之间的接发球站位、回球方式、成功率、失误率以及回球线路、回球落点等方面能力上的差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与国外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相比主动进攻意识和回球质量较差;接发球技术较为单一,尤其是稳定性不够高,攻击性不够强,接发球小斜线回球使用率低于国外优秀女子选手;接一发的成功率、接二发的得分率低于国外优秀女子选手,而接一发的失误率高于国外优秀女子选手。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郑洁和冠军小威以及世界一流选手海宁各六场比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郑洁在一发成功率、破发成功率指标上优于小威和海宁两位国外选手,在ACES球、双误、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主动得分等指标上和国外两位选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找出她们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出制约中国女子网球技战术发展的桎梏,透视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展,为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以后的大满贯赛事中冲击金牌的可能性提供参考依据,对当前女子网球运动员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女子网球运动员足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振军  王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3):34-34,36
从女子生理解剖角度入手,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阐述女子网球运动员足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为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球拍科技的进步与女子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女子打法越来越趋于快节奏对抗且其进攻性不断增强,女子单打网球比赛中前四拍球的质量及占比越来越重要,比赛也更加吸引观众。但是在实际训练时,绝大多数网球教练仍在沿用15~20年前训练方式,只注重稳定性训练,占整个训练总时数的70%~80%,导致训练和比赛脱节。该文通过对职业女子单打网球比赛中前四拍技战术的分析和总结,结合高校女子网球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数据,对比传统训练方法和现代训练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深入阐明女子单打网球比赛前四拍的重要性,进而为女子网球运动员训练提出有效的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雅典奥运会运动员为主要对象,对当今世界体操强国运动员年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获得团体和个人全能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男子接近24岁,女子超过18岁;而获得男子吊环和自由体操单项奖牌运动员的平均年龄超过27岁和25岁,年龄最大者为34岁;女子进入跳马决赛运动员的平均年龄超过19岁,获得银牌者为26岁。可以认为,新北京奥运周期世界体操男子已进入到"成年化"、女子也进入到"青年化"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比赛和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以及其它女子单打比赛录像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对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的技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整体实力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水平的提高,夺取伦敦奥运金牌的实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女单在技战术的多变打法上相对不足,在体能与心理抗压方面与对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女单网球选手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让我们看看这些图,从中可以了解到世界网球实力的变迁,预测出今后世界网球的发展。 在看这些图前,首先要了解“网球运动员训练规律”。“网球运动员训练规律”的要点是:1.以男子18岁、女子16岁为进入世界网球舞台的假定年龄,那么练习网球的启蒙时间应该定在10年前,即6~8岁的时候。2.在这个年龄段,是神经系统迅速发育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对2008年世界女子网球单打年终排名前10位选手的身体形态、技战术水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竞技水平影响因素以及竞技特征,为了解世界女子网球竞技规律,提高中国女子网球竞技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女子网球竞技水平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网球比赛中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和统计,以目前中国女子网球项目的竞技水平发展现状为基础,从2008北京奥运会中世界优秀的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技战术分析及竞技水平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认识到我国女子网球整体竞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无论从培养体制、技战术训练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创新管理与训练等方面,都制约着我国竞技网球的发展,文章针对未来中国竞技网球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蕾 《新体育》2008,(2):48-50
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上,网球比赛占据着球类比赛的重要地位,直到1924年夏季奥运会,网球比赛金牌历来为欧美网球运动员争夺的重点项目。不过,当时的奥运网球比赛仅仅设立了男子单打和双打比赛,女子运动员不得进入奥运赛场。  相似文献   

18.
董冰 《新体育》2008,(4):56-57
2008年的劳伦斯颁奖现场注定是网球人的盛宴最佳男女运动员奖分别属于男子网坛世界第一费德勒和女子网坛世界第一海宁.一个非顶级关注项目却包揽这个至尊体育奖项的风头.这一天.可以让全世界网球迷骄傲地扬起下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的发球技术和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王适娴的扣球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种技术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同时对两种技术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其不同点,为改进网球运动力量训练的方法提供材料,并从中得到羽毛球的扣球技术对网球发球技术的一些启示,从而推进中国女子网球运动的发展,为中国网球运动的进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美网第3轮集体爆冷淘汰名将,到中网单打前两轮几乎悉数出局,最后却有扎维异军突起夺冠;从纽约法拉盛到北京光彩,女子网坛的"新秀风暴"势头依旧。当那些以往更多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网球少女们出现在中国球迷眼前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们最真实和个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