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观周刊》2013,(1):15-15
小说《致命的飞翔》是一部重要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作者通过丰富而精致的女性身体意象的书写,展现了现代女性自我关照和反抗的艰难处境。试图在表现女性的身体美学的努力中,确立女性自我的话语方式和审美世界,推动女性身体的解放。  相似文献   

2.
《欲望都市》是一部描述逃避现实者的完美幻想和女性主义者欲望的热门剧集。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种种争议进行评析,旨在表明《欲望都市》不仅论述了女性主义,还通过置同性友谊于浪漫关系之上的手法来体现该剧对传统异性恋规范的挑战;并且帮助我们在对女性存在的追问与诠释中,从生命本体的角度来更好地理解女性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简介 从18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女性运动的主导倾向是跟随着自由主义的传统,它关注女性的个人权利和政治、宗教自由,女性的选择权与自我决定权.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直接面对的严酷现实是女性被排除于社会生活之外,它为将女性包括进社会生活奋斗了200多年;它认为,社会剥夺了女性的平等权利这一点是不能容忍的,女性无论是作为一个群体还是一个人,都应当享有同男性相等的权利;它主张将过去大多仅仅与男性连在一起的与个人自由和社会平等有关的价值扩大到女性中间.  相似文献   

4.
在女性主义意识逐步觉醒的年代,我国“她综艺”的热度随之水涨船高,女性追求性别平等、寻求自我表达的欲望愈加强烈,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正在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听姐说》作为我国首档以女性主义为批判视角的网络脱口秀,为“她综艺”的女性主义话语表达带来新的契机。本文通过分析《听姐说》节目女性话语传播内容,探究女性在家庭和职场的生存状态;通过分析《听姐说》的女性话语传播方式,建构新时代女性多元化形象。基于此,本文提出我国“她综艺”的女性话语传播困境,包括平民女性的缺席、女性成长的忽视、母职惩罚的掩盖等,并提出解决脱口秀女性话语传播困境的解决方法,即重构平民意见领袖、拓宽节目话题范围、引导观众展开母职讨论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微博"拟态环境"中性别形象呈现的区别,尤其是女性主义在微博中传播的前景。研究发现,两性在微博中形象的自我呈现方式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女性的弱势刻板印象没有改变。但同时,微博也可以在女性主义传播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神秘海洋”展将水的不定性、流动性融入展览叙事,通过解域化的故事、话语和空间构境探索主体向他者的生成,重塑主体建构的可能性,在静谧与幽暗中体验自我的消逝与永恒的成为。在故事层面,选择海洋这一女性母题;在话语层面,采用翻译干涉的女性主义叙事介入、吸引型的叙事距离、女性叙事者的叙述声音、故事内叙事的叙事视角。女性主义叙事策略的综合运用建构了女性意识,为女性主义展览叙事提供了示范,有利于吸引女性观众更好地理解与参与科学,回应了当代科普伦理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7.
高荣 《东南传播》2023,(1):104-107
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大女主剧”在电视屏幕上迅速崛起。文章梳理了凝视理论的发展流程,采用个案分析法,以凝视理论分析古偶剧《梦华录》中的女性主义。从三个维度——被窥视的女性群像塑造,男性凝视下的女性自我规训,他者的女性主义走向,可知古偶剧《梦华录》中男性凝视甚至是女性凝视的存在。身体的欲望,生命的欲望是真切的,但是身为女性如何才能逃脱他者身份的桎梏,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一个女性角色迷群——"艾琳·艾德勒"迷群为研究切入点,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析她们的理想自我和性别诉求.研究结果显示,"艾琳·艾德勒"迷群的形成是基于迷群内部成员对电视剧的意义建构,并且坚持迷群内的文本阐释规则.她们心目中的理想自我是成为一个智慧、独立的女性,凸显了这一群体的女性独立意识,并且她们的性别关系诉求是一种在互相超越的过程中维持的势均力敌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理论逐渐形成。媒介和女性主义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大众传媒与女性主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媒介通过其传播内容间接地表达对女性的观点,而女性在媒介中的形象、媒介女性、女性受众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方因素的影响,隐蔽地呈现出边缘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女性电影话语拥有三个主要的理论资源:新启蒙主义、西方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伴随新启蒙运动而兴起的中国女性电影话语,经由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启示,确立了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立场。随着中国社会的市场转型与阶层分化,中国女性电影话语逐渐式微,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理论由此浮出地表,成为其恢复话语活力、重获现实批判性、开拓一个新的女性电影时空的重要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11.
许佳宁 《视听》2016,(6):169-170
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思想,以及男权体制对女性的约束和压抑,使女性在社会历史上的地位低下甚至可以说没有地位。笔者介绍了在五四运动中觉醒的女性如何在父权体制的压迫下一步步摆脱男性霸权,女性的主体意识如何觉醒并得以传播,从而逐渐摆脱性别角色的禁锢。她们在文学中找到自我和赢得自己的话语权空间,创造属于女性自己的性别文化,并努力通过媒介进行广泛的传播,然而这过程中不乏对女性主义文化的曲解。如何正确传达女性主义文化,值得媒体深思。  相似文献   

12.
关锦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的女性他者角色,建构了一个个独立、勇敢而又有鲜明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群体,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关锦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关锦鹏电影叙事中的女性主义策略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并分析关锦鹏电影中女性主义存在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批评理论,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主要是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从性别权利机构切入,重点研究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女性电视节目,着重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这些节目进行思考和评价,并希望对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研究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王娟 《大观周刊》2011,(37):20-20,25
本文在女性主义翻译观视角下,选取夏洛蒂·勃朗特极具女性主义的作;品《简·爱磅,对比分析女性译者和男性译者在《简·爱》中译本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语言特色,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探讨翻译过程中女性主义译者主体性的凸显。发掘译者的女性意识对译本的影响,以此丰富当前的翻译研究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陈奕 《当代传播》2007,(3):85-86
女性主义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背景下依然执着地向前发展,传媒成为其施展影响力的重要阵地,塑造出来的各类女性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女性主义在现时代的困惑与迷思.本文对某市"粉红丝带事件"加以个案分析,力图探讨受众对传媒中女性形象的不同解读,认为传媒应以理性审慎的态度对待女性主义,在重塑现代女性形象与推动女性主义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颠覆与重构之间——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以性别权力结构作为切入点,对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展开批判。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传媒批评必须具有不同于西方的问题意识和批评指向,应该更多地对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这一视域予以关注,并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开创对当代中国的传媒现实更具实用性和解释力的方法。学界对女性主义这一批判武器的自省要求我们必须对女性主义传媒批评本身加以进一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马静 《新闻世界》2009,(11):124-125
本文分析了消费主义时代背景下电视广告中的女性身体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女性主义的解读,认为在男权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当下,广告中大量“女色消费”的存在不仅是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体现,更是女性对自己身体自恋与自我规训的悖论即对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无意识依顺。  相似文献   

18.
电影《柯莱特》讲述了法国作家柯莱特传奇的一生,以纪实手法还原柯莱特少女时期、少妇时期、中年时期的人生经历,逐步体现柯莱特自我意识的觉醒。她的人生经历是20世纪初的绝大部分女性的缩影,电影通过柯莱特的故事呼吁了现实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柯莱特"像女主人公一样坚强独立,勇于寻找真实的自我。本文以女性主义的发展、在电影中的运用来解读《柯莱特》中的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19.
在女性主义向人文社会学科不断渗透的背景下,"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悄然兴起。在大众传播学领域,女性主义鲜明的表现出了它的批判性。在新闻传播领域,女性的形象被异化,并未真正展示出她们真实的面貌。反腐新闻中的女性形象更是受到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影响,出现对女性形象的曲解和扭曲。本文从反腐新闻中女性形象的现状、产生原因、对社会的影响等三方面对反腐新闻中女性的形象进行分析。同时,对媒体如何进行反腐报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熊程  柳志鹏 《新闻世界》2013,(6):272-273
女性主义运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进,从最初的争取女性参与政治权利到实现男女完全平等,女性主义者始终孜孜不倦的开展着对男权统治社会的批判。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历来受到女性主义者的关注,而影片中女性刻板形象的塑造更是引起女性主义者的不满。笔者通过分析2012年贺岁档电影发现:影片塑造女性形象的刻板化,电影对于男性视觉愉悦的满足以及电影中男权意识的垄断依然存在。由此,笔者呼吁电影从业者调整固有思维模式,放弃将女性视为消费品的错误观念,尊重女性,从而在影视作品中更加真实的建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