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社8月8日播发了马来西亚前副总理安瓦 尔因鸡奸罪被判刑的新闻,国内不少传媒转载时大都以“鸡奸罪”作标题,而中央电视台、路透社却以“不正当性行为”为其罪名作了报道。 何谓“鸡奸”罪,我国刑法中未见,大概马来西亚法律也无此说,新华社记者采用“鸡奸”一词,可能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但“鸡奸”一说粗俗而低级,我国一些有品位的报刊对其早就弃之不用,只有某些地方小报和境外一些报刊会用。再说“鸡奸”老读者尚可读懂,青少年读者根本不会明白,找人解释也难以启齿。 新华社的稿件采用频率高,影响广泛,涉及法律法规用语时…  相似文献   

2.
记得文化大革命前,报刊上出现过一些署名“×××讲”、“×××口述”的文章。近十多年来,这类“口述”文章很少见了。给报刊投稿,不仅仅是有文化和会写文章的人的事,没有文化和不会写文章的人也可以投稿。这些人虽然不会写,但是会讲,他们脑子里装着不少值得见报的好东西。我觉得,作为报刊编辑部的编辑和记者,应当主动去采访,向他们约稿,把他们的“口述”内容,请人或由自己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发表。那些愿意投“口述”稿的同志,也不妨经常请人记录整理自己的“口述”稿,或者主动去报刊编辑部“口述”自己的文章。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报刊的读者和作者肯定会大大增多。我认为,报刊登载一些“口述”文章,实在有提倡的必要,不知办报刊的同志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社办报刊日前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决定从6月1日起停办形象展示专版和专栏。新华社的这一承诺,是进一步落实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自律公约,巩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维护新华社社办报刊的品牌形象的一项具体举措。同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报刊也做出了此项承诺。  相似文献   

4.
《中国记者》上有一期《说长道短》栏登有8篇短文,6篇批评稿都是点名点姓的,其中3篇是批评本刊“上司”新华社的稿件,3篇是批评兄弟报纸的稿件——光明日报2篇,农民日报1篇。我列出这账单,是为让大家注意到,批评兄弟报刊的6篇稿子也都是直呼其名,未借助“某”呀、“×”呀之类。我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现象,忍不住  相似文献   

5.
我提个问题请予解答: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几家通讯社比如新华社、路透社等,每天都向各地报刊电台“一稿多投”,这和新闻作者的“一稿多投”本质是否一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任何一台联网或拨号上网的计算机,只要键入http://www.xinhua.org,http://cww.com或http://www.china.com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进入因特网新华社网站,获得更快更多的新闻、更详更全的资料。 一、上网先看“新华社快讯” 新华社快讯是新华社为网络用户免费提供浏览阅读的快讯新闻。快讯每天播发国内、国际新闻80条,有信息量大、时效快、短而精的特点。内容涵盖国内、国际重大新闻和重要地方新闻、台港澳新闻。快讯从每天清晨9时至深夜23时不间断发稿,重要新闻随到随发。通过新华社网站读者可在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信息,而不必要等到晚上的电视新闻和第二天的报纸新闻。快讯是网络用户了解世界、认识中国的第一窗口。 为方便读者查阅,主页上还设有免费的“热点关注”和“报刊要闻”栏目,及时报道当天新华社热点新闻和国内主要报刊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7.
(一) 新华社除了向全国、全世界报刊发布文字新闻外,同时也向全国、全世界报刊发布新闻照片。“文图并茂”是现代报刊所引为自豪和努力争取实现的方向;因为,千百万读者不仅需要从报刊上读到自己所关心的新闻,而且还希望从新闻照片中,目睹到自己所  相似文献   

8.
读者一定会从报刊上见到:“漠人”、“边塞”、“边城”、“塞外”、“雪城”等署名的文章。许多编辑们也会收到这些署名的来稿。来稿上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政治部审稿专用章”的朱红大印,落款地址是“甘肃省临洮八里铺部队新闻中心张雪城(或王玉琴)”。人们当他是一名军人,一个作家。我要在这里告诉世人,他是一个专门从事剽窃报刊上文章的“剽客”!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9月14日至15日,新华社和国家邮政局在北京联合召开“新华社2005年度报刊发行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局、报刊发行局主要负责同志、总社17家公开发行的社办报刊主要负责人,营销总平台及31个分社营销平台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是新华社党组和国家邮政局党组共同决定召开的,是双方第一次专门统筹研究、部署新华社各主要邮发报刊发行工作的会议。与会期间,“强强合作,共同打造强势媒体”成为新华社与国家邮政局发出的共同声音。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新华社与国家邮政局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强强…  相似文献   

10.
一、“两会”报道:2002年新闻业务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 ——定向供稿和个性化服务 按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方案提出的改革措施,“两会”报道启动前夕,国内部和新闻研究所采取播发公鉴、上门拜访、调查问卷、召集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用户需求。“两会”报道期间,编辑部通过“可供稿菜单”向用户介绍新华社的重点选题和报道设想。用户可以根据各自报道需要和版面安排定货,也可以通过设在大会堂发稿中心的“点题电话”约取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4月29日一版的新闻特写《人口警钟长鸣》吸引了我。但读到文中“1991年4月28日10时×分×秒……北京市人口108768××”这数字时,感到似乎与刚读过的新华社电稿中所写的数字不一样。于是,我找来新华社4月28日《北京  相似文献   

12.
报刊披露,新华社记者李锦因为违背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弄虚作假,被撤销掉《不要忘记他们》组照所获得的1987年度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金牌奖,建立在假照片基础上的论文所获得的“新闻摄影学术研究成果奖”,个人所获得的“十佳摄影记者”称号也被撤销。《不要忘记他们》是一组反映大别山区情况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称为“小夫妻”的  相似文献   

13.
“我”是谁?     
《新闻战线》编辑部: 这些年来,我们报刊上的各种文章中忽视标点符号的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在文章中引用别人的话时,在引号外面使用第一人称“我”,这在新华社的稿件和报刊文章中屡见不鲜。有的文章中,引用别人的话中又有引  相似文献   

14.
常常看到和听到一些地方报刊或电台中有这样一类的话:“乌鲁木齐人民解放军某部组织赴疆家属游‘天池’”、“××地区解放军某部积极参加抗洪救灾”、“××县解放军某部帮助社员夏收”等等。这类“某地人民解放军某部”的提法是不对的。解放军不是哪个省和地区的。此外还有“驻××(省、地  相似文献   

15.
王哲 《传媒观察》2005,(1):58-59
当今时代,报业市场群雄逐鹿,竞争激烈,各报在新闻资源、新闻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已趋向白热化,地方报纸面临着中央报刊、新华社和省级报业集团所办的子报、都市报和晚报的冲击,苏南某市中央报刊、新华社和省级报业集团所办的子报、都市报和晚报的日发行量超过20万份,而当地日报、晚报日发行量的总和只有15万份。一时间,为了争夺读者、广告,地方报纸积极应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行改、扩版。但是地方报纸在步入“厚报时代”的过程中,有一种倾向值得引起注意———一些地方报纸走进了“雷同化”的误区。表现之一:报纸的版式“千报一面”。这一现…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的大炒大捧,曾使“××没商量”“××族”、“潇洒×××”这些虚虚实实的词头红遍神州,如今不知不觉中又出现了个报刊无处不“上帝”的新景观。笔者在饱尝过当“上帝”、陪“上帝”、“捧上帝”、读“上帝”的滋味之后,便不禁想发些感慨。 关于“上帝”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有二:一是我国古代指天上主宰万物的神;二是指基督教所信奉的神。平心而论,西方人为何要把消费者尊为上帝,一时还难以理论;但是咱们中国来说,把消费者比作神却总有一种不知哪码对哪码的味道,因为中国人压根儿就不信神。所以,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中宣部、新闻出版署、邮电部和国家工商局最近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内部报刊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妥善做好内部报刊的清理工作。内部报刊是指持“准印证”,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内用于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交换信息的非商品性  相似文献   

18.
用“两个转变”的眼光探寻新闻“金山”──镇海炼化公司典型报道追记胡宏伟,柴骥程今年2月16日至18日,新华社连续播发了“来自镇海炼化公司的报告”一组3篇通讯,全国有上百家报刊、电台刊发,在各地新闻界、企业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许多同行赞扬说:“你们...  相似文献   

19.
前一个时期,许多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在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由于使用“贫铀弹”而造成超标辐射,破坏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的食物链,并导致污染地区肿瘤、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增加,对这种病症现象统称之为“巴尔干综合征”。 可是,大部分媒体却把“巴尔干综合征”错报为“巴尔干综合症”。只有新华社通稿和《参考消息》及一些卫生专业报刊始终如一坚持报道为“巴尔干综合征”。 “综合征”,在医疗上是指出现症状不同而又有相关联系的多种病症现象的统称,是常用的医学名词。“巴尔干综合征”,显然是泛指在巴尔干  相似文献   

20.
所谓“无备”,是指编辑案头需要而缺的稿;所谓“不意”,是指作者们都没有想到写的题材。为了写出编辑所需而案头却无的“抢手货”,我采取了以下四条措施:一是研究报社印发的《编通往来》、《编采通讯》或《××报通讯》等资料,摸编辑“胃口”,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稿件。二是利用走访亲友和外出旅游等机会,挤出时间“跑”报刊编辑部,直接请教编辑,征求意见,交流观点。三是购置了《全国报刊便览》、《全国报刊地址和邮码集》、《当代中国报纸大全》、《报刊邮资总付登记证证号汇编》等工具书,力求摸清办刊宗旨和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