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论社会转型期国民心态的负面扰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国民负面心态,探讨了产生这种负面心态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期国民心态表现出一些失调现象,必须积极探究其原因和调适的有效途径,构建现代国民心态以促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人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调整国民心态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对民众心理的影响、利益分配不公、法制局限性、道德观念弱化,导致国民心态的失衡。重塑国民心态:立足传统文化是重塑国民心态的起点,创新各项制度是重塑国民心态的关键,发展教育事业是重塑国民心态的基础,完善立法、公平执法是重塑国民心态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何兰兰 《考试周刊》2009,(7):228-229
从沉重历史中走来的中国,在经济发展、日益崛起的新时期,国民心态依然问题良多。如何看待当前种种国民心态,以及塑造有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健康国民心态。增强国民精神内驱力,无疑是关乎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规更是一条无形的锁链桎梏着家中的男男女女。是顺从道德传统还是顺应人性发展?面对选择,人们往往迷茫无措。巴金的《家》就以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深刻地剖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道德传统和人之本性在情节冲突中突现,人物心态在故事发展中悄然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众多问题.因此,重塑和培育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全新任务,也是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作为高校教师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塑造健全人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强化引领功能;以以人为本为理念,践行人文关怀;以“面、线、点”为维度,加强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7.
不断发展的经济,使全球化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国民心态培育与先进文化建设就成为振兴国家内在实力的重要衡量尺度。国民心态培育是内在核心,先进文化建设是外在基础,将两者紧密结合、互相融合,正确处理国民心态培育与先进文化建设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而民族的心态往往由这些青年大学生的心态来集中展现,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首先必须培养和形成健康的国民心态。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国民心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宇  毛祥成 《文教资料》2011,(25):214-216
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机勃勃的力量,他们具有健康的国民心态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健康国民心态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容易产生不良心态。不良心态的表现,主要有浮躁心态、郁闷心态、嫉妒心态、攀比心态和跟风心态。通过对不良心态的分析,提出矫治不良心态的措施,即改善心智模式、缓解心理压力、和谐人际关系和培养生活情趣。要树立起健康心态的目标:打造阳光心态,保持平和心态。  相似文献   

11.
12.
在企业中培育健康、理性、平和、文明的国民心态已成为国家发展的要求。其有利于促进个人幸福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的团结与和谐,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国民心态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竞赛攀比、宁"左"勿右、盲从盲信等特点.这种心态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治力量的推动是根本原因,改变贫穷状况的强烈愿望是基本原因,国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明察是非的能力是重要原因.这种心态是不健康的,它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党内极"左"思潮及错误决策提供了群众基础,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提供了社会心理准备,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乃至当今种种社会不良心理种下了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国民心态主要表现为急于求成、竞赛攀比、宁“左”勿右、盲从盲信等特点。这种心态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政治力量的推动是根本原因 ,改变贫穷状况的强烈愿望是基本原因 ,国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 ,缺乏明察是非的能力是重要原因。这种心态是不健康的 ,它为 2 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党内极“左”思潮及错误决策提供了群众基础 ,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提供了社会心理准备 ,为 2 0世纪 50年代以后乃至当今种种社会不良心理种下了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5.
保持一个平常心态对每个人及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好心态是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工作和生活中,只有注重心态修炼,才能克服内心的浮躁,才能克服外界任何物质和精神的诱惑,人们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社会才能保持和谐。  相似文献   

16.
《学习之友》2014,(1):19-19
为什么每次面对日本的挑衅,我们在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总会有失控的行为出现?根本原因深植于历史当中。19世纪末以来,缺乏资源整合能力的中国,与船坚炮利的欧美列强相遇,中国连吃败仗,备受屈辱。爱国之士一方面仇恨列强,但又痛感自身贫弱。长此以往,形成了弱者心态。过去十年,中国与强国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迅速上升,世界已意识到中国的壮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冲突,必须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有传统和现实两方面,即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和民众社会心态的变化,其本质是群众态度和情绪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心态的反映。从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出的社会心态主要有3种:社会不公平所导致的相对剥夺心态、阶层分化所导致的社会认同和归属感弱化以及因政府办事不公而产生的社会信任缺失。因此,必须从社会心态的角度寻求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即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和沟通渠道;调节收入分配,解决分配不公;加强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快速和平崛起为世界大国的过程中,大国国民意识的欠缺成为影响和阻碍这一进程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在理解和处理国际关系时缺乏理性;对国际责任缺乏担当和认同;对自身能力与地位的认知不够客观。要养成与大国地位相对称的大国国民意识,中学政治教育应从三个方面着力: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注重培育理性民族主义;课堂教学应努力开阔学生视野,形成正确的国际关系观;在日常养成方面,注重涵养谦逊豁达的气度与心态、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语是社会发展的折射反映,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特定社会文化心态的具体体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新时期人们社会文化心态的复杂多样性。新时期人们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心态主要与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国民性格有关。  相似文献   

20.
健康的社会心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失衡的社会心态,将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困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对社会资源获取方式的多样化,贫富差距和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造成一些误解和偏见,社会心态出现失衡的倾向。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是对失衡社会心态进行疏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