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敏华 《福建教育》2005,(2A):34-35
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谈语文教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不论时代如何发展,语文教学如何改革都必须把语言之“根”留住。然而冷静反思当前语文教学,不少阅读教学课堂中语言遭受冷落,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也正遭此“疫情”侵袭。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务之急应该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防止几种倾向。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来 ,关于语文教学是分析语言还是学习语言的讨论 ,澄清了过去的一些模糊认识 ,明确地从“语言”本体的角度来定位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标 ,全面改革语文教学 ,这种返朴归本的语文教改方向是可取的。以此观照阅读教学 ,可以发现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首要问题 ,就在于转变教学观念 ,重新调整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路 ,制订出以“语言”为本体的阅读教学目标 ,将所有的努力聚焦于“语言”这个核心 ,尽快纠正以前种种偏离“语言”本体的做法。努力“从现在广泛存在的‘语义教学’发展为‘语意教学’” ,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 ,并不折不…  相似文献   

3.
我们重提语言感悟,不是向传统的语文教学回归.而是依据新世纪的社会现实和生活需要.充分认识学习语言对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牢牢把握“语言”这个思想文化和知识信息的载体.把阅读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来,“咬定青山不放松”,让阅读教学理直气壮地突出并不折不扣地落实语言因素,将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当做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定下阅读教学的基本色调.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什么?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的重心偏向于“得意”,即品味语言,揣摩语言传递的内涵、思想和情感。然而,“得意”并非阅读教学的全部意义,王尚文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是话语形式”,“学语文就是学习造词造句的精当妥帖。语文教学的奥秘就藏在言语形式里。  相似文献   

5.
语文阅读教学归根结底必须以语言为本,这是语文的本性造就的,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回归之路。语文阅读教学着力于学生语言的“内功”,从语言文字出发,最后再回归到语言文字的思路,为语文教学找到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6.
“诗化语文”是周益民倡导的语文教学主张,也是儿童和语言诗性关系的集中表达。在“诗化语文”教学实践中,周益民以儿童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为主要来源,确立了新的阅读教学资源观,同时建构了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一起看声音》作为周益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典型案例,是“诗化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在实践层面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抓住语言进行品味欣赏,就是抓住了阅读教学的重点,这不仅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品味多彩的语言,要抓住这个“纲”不放。  相似文献   

8.
吴丹 《教师》2010,(32):76-76
教会学生有效使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把提高小学生语言能力当作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笔者认为应从“切实重视阅读教学”“强化口语交际教学”“有效创设生活语境”三个方而来实践。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比重最大,阅读教学的质量,不仅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是影响整个小学教学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存在着“费时多,而收效少”的问题。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意识正在逐步得到加强。但要想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体验来说说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的指出:“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提高儿童理解语言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科的内容有阅读教学,汉语教学,作文教学、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但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所以大纲里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识字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语文”就是语言的智慧,阅读教学就是语言智慧的教学。只有在阅读教学的土壤里科学播撒语言智慧的种子,才能让学生收获真正的语言智慧。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练”来建构语言,通过培养语感来品味语言,鼓励学生进行扩展阅读来积累语言,利用迁移方法学习运用语言,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是通过积累词汇,发展语言激发思维等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以读为本”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  相似文献   

14.
李素琴 《考试周刊》2011,(36):40-40
语言文字符号的价值在于“义”,即理解“义”,运用“义”。这个“义”也就是语言符号所指代的事物与现象,言语交流实际上是人们借语言来反映事实,沟通思想。从阅读教学来看,理解语言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全部活动范围都离不开理解语言,如教学目标——设定理解语言的要求;教学过程——展现理解语言的活动;教学方法——保证理解语言的有效;教学评价——分析理解语言的得失利弊。阅读教学也有语言运用,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运用主要在使用中确认语言的“义”,提供运用的案例,其用意并不在于专门的语言运用训练。在阅读教学确立“语言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我们权且提出“优值理解”的评价标准,这一标准相对来说比“好课”、“有效教学”等更贴近语文性质。  相似文献   

15.
1、阅读教学不只为“阅读”———对阅读教学目的的认识误区。现代语文教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其中阅读理解能力仅仅指的对文章内容和语言的理解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主要是从文章学的角度来阐释课文的,非常注重文法教学。诚然,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质,但是把阅读教学仅仅局限于此,就使其失去了自我独立性,成了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手段,出现了现在这种阅读教学不为“阅读”的怪现象。应该看到,阅读教学是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有其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阅读…  相似文献   

16.
“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可以说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在阅读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将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马玲 《中学文科》2009,(1):84-84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学,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阅读教学力求通过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通过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富的感性语言材料,增加语感积淀。  相似文献   

18.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旗帜鲜明地号召: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从过度发掘课文的人文内涵转向重视学生的语言习得,要从“教课文”到“教阅读”的方面上来.特级教师殷光黎老师曾提出:“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读中学习精美的语言、精妙的构思、精致的布局,学习表达运用.”的确,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内容,更要聚焦语言形式,学会表达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真正做到习得并发展学生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而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和写作.对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作了全新的定位: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对话成为语文阅读及阅读教学的本质性规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语言习惯、积累知识、运用语言的过程,“文本”和“对话”是不可忽视的两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语文训练是为了培养语文能力。我常用“语文训练”“语文能力”这些说法,不常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读写能力”这些说法。语文训练,从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这个角度来说,包括口头语言的训练和书面语言的训练。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交际有两方,一方表达,一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