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居民,有人告诉你北京最近新开了97家风味餐馆,引进了1100多种风味莱肴,你接着会向他打听什么呢?——97家风味餐馆具体包括哪些风味呢?——哪些风味菜肴是北京过去吃不到,或者是很难吃到的呢?——这些餐馆都是什么档次的?一般居民也能吃得起呢?——北京过去一直存在“吃饭难”的问题,新增97家餐馆,这个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2.
这个人有两个特点:墙内开花墙内香——爱写,在山西工人报,知道杨培忠勤奋笔耕的多;墙内开花墙外香——露脸,在山西新闻界,知道杨培忠其人的多,只要是山西工人报的记者在外采访,就常有人问“工人报?有个杨培忠吧?”在山西工人报,已经当了多年高级记者的杨培忠,既是我的老师,又是  相似文献   

3.
关于编辑工作的实质问题的讨论,见诸报刊者已多。有人认为编辑工作的实质是评价;有人认为编辑工作是一种“精神建筑活动”;有人认为,在传播者——编辑——接受者的交往关系中,以及在作者——编辑——读者的创造关系中编辑都是中介环节,因此表现出导向功能(以限制交往活动中的盲目性)和协调关系,节制矛盾的功能(以维系创造活动中的同一性),这就是编辑的社会本质属性。关于编辑工作的实质的这些评价,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其他诸说,以笔者管见,仅说及了编辑工作的主动传递的一个方面。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地忽略了(有些是有意识地忽略了)被动传递的这一方面。即作者的科学生产交编辑理解、消化、吸收、判断;读者反馈的交流信息交编辑理解,思考、转送,受益等等,都体现了编辑工作的被动传递的社会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4.
记者是什么     
记者是什么? 我时时思索着、品味着这个问题。 有人把“无冕之王”的桂冠戴到记者的头上,有人称记者是“社会活动家”,也有人把记者喻为穿行于花丛之间采集花粉的蜜蜂。 当这些耀眼的光环在记者面前闪现时,有人洋洋得意,有人心安理得。 然而,我却不敢苟同。 记者究竟是什么?我说——  相似文献   

5.
有人爱广阔的天空,更有人酷爱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但也有人偏爱文字汇集的海洋——那就是我,一名普普通通的档案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播媒体与企业联办保健类节目已形成潮流,从中央台的专家咨询热线,到省市台的“松果腺体——揭示生命的奥秘”、“驰誉健康广场”,宣传的大多为传统的中医中药,针对的亦多为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如心血管病、风湿病、糖尿病和肝病等。一时间,有人抱怨,广播中的药味太重了,也有人喜闻乐听——那是一种裨益身心的淡淡药香。在新经济体制条件下。长期实行的单一财政拨款体制已难以继续满足广播事业发展,寻找广告支持成为试行半企业化或准企业化运作广播媒体的必然。而  相似文献   

7.
一鸡多吃     
生活中很少有人把同一种原料按照部位的不同加以切割,再经不同的工艺制成不同的风味——即实现所谓的“一鸡多吃”。但是当我们以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一鸡多吃”就应该是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我有这样的读报经验:同一条新闻——放在中央的报纸是它,放在地方报纸还是它;放在综合性报纸是它,放在专业性报纸还是它:放在大报是它,放在小报还是它……仿佛有某一类或某几类新闻,与生俱来的是铁定的写法,“一鸡一吃”似乎是万难更改的了。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一个新的传媒时代已经到来,新传媒时代有这样几个特点:内容生成的及时性——越来越多的内容生成和传播过程正在重合起来;内容获取的即地性——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手段获取及时信息;内容传播的互动性——内容的接收方对接收内容有更多的选择权。新媒体给信息传播乃至社会生活带来新气象,也给传统三大主流媒体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形态。一、报业的全媒体战略  相似文献   

9.
1 我是谁?——这是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差不多也就是人类的亘古天问。古希腊有人面狮身怪物斯芬克司设谜考人:一个东西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问是什么?谜底是人,人却多有不知,为此被怪物吃去者不计其数。可见“我是谁”并不好回答,然而却事关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0.
于聚义 《今传媒》2005,(6):62-63
一百多年前的法国,有人骑着自行车实现了一个世界的奇想——自行车环法比赛。而一百年后的中国,在世界屋脊几乎无人的新藏线上,有人用脚蹬过了十多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险山,完成了一次挑战生命极限的创举。这就是一老两小三个骑自行车的人,再加上追随,组成的一行四人的中国环华之旅自行车探险队。记录他们这次“壮举”的电视片《环华之旅——新藏线纪实》.更是用生命、用精神、用意志谱写的一曲“我是中国人”的壮歌。  相似文献   

11.
古代画画,有人“画蛇添足”,留下了千古笑柄,如今作文也有人“画蛇添足”,如若不信,现略举一二: 英雄凯旋——外加“归来”,非要写成“英雄凯旋归来”不可; 许多报刊——外加“杂志”,非要写成“许多报  相似文献   

12.
换城记     
朋友中有要开主题餐吧的,这个消息让我们很振奋。并非抱着一颗白吃白喝的心,而是大家都很自觉地甘愿充当免费劳动力:有人想晚上去做驻场吉他手,有人想客串侍应生,有人想去幕后施展厨艺——心底的算盘,无非都是想从白天的角色扮演中脱离出来,去干点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叠不同寻常的信,发自新疆、湖北,江苏、两广和京、沪等十多个省市。写信人异口同声地赞扬收信人——羊城晚报体育记者苏少泉,称赞他的体育报道,使人身临其境,兴趣盎然。还有人请教他当好体育记者的秘诀。苏少泉受到读者的称赞,是因为他的体育报道出手不凡。  相似文献   

14.
交通肇事由交警鉴定肇事责任,很少有人非议;人身伤害由法医鉴定伤情,也很少有人指责。唯有这医疗鉴定,现在却成了许多人怀疑、指责与议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张辉 《新闻世界》2008,(4):55-55
2007年11月1日,美国老兵保罗·蒂贝茨走完了92年的争议人生。但是,围绕他展开的口舌战并未就此消散——作为人类首次核战的直接实施者,以及美国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全部真相的唯一知情人。有人说蒂贝茨是英雄,但也有人说他是涂炭生灵的刽子手。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当今社会,媒体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近日,一份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牵头,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报告中列出中国50名主要城市“上班族”每天从家到单位之间耗时的排名。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报道说四川一学者经过“20年潜心研究”,发现三国时的曹操与张飞不仅是对头,而且是亲戚!息传开,有人质疑,有人嗤之以鼻。为此,记者采访了新闻主角——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沈伯俊先生。  相似文献   

18.
来自奥美全球的测试——Red Ball Action:将一个大红球放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实验人员用DV跟踪红球,发现:有人触摸它,有人拍打它,有人把它当足球踢,几个人把它抛来抛去,有人想把它偷回家……测试结果表明,一个简单的红球竟然与路人构成各种各样的互动。红球实验带给我们不同角度的反思。我从国内外优秀的案例及自己工作中不断积累的经验归纳出:创意是聪明的沟通方式,而"互动"恰恰是最聪明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余光中是20世纪中国诗文双璧的大作家,数十年来作品量多质优,影响深远,无论是大陆、台湾,凡有中文书店的地方,就有人买其作品,诵其作品,其诗风文采,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璀璨的篇章。 说起余光中,很多人会立即想起那首情深意长的《乡愁》,重新品味清新委婉而又重浊沉雄的“乡愁”: 那是恋母的乡愁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那是情爱的乡愁——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那是生死的乡愁——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那也是永恒空间的乡愁——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而所有的一切又都是人生中无法摆脱的无奈,邮票、船票、坟墓、海…  相似文献   

20.
电视片解说词的质朴性,似乎是老生常谈了,但实际上是一个未曾真正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电视片样式、风格的不断创新,随着广大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看法也日趋明显。有人主张不同风格的电视片要采取不同的语言——可以是质朴的,也可以是华丽的;有人十分强调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