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用杨氏模量测定仪,光杠杆,尺度望远镜等仪器设备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是大学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光杠杆系统调解困难,添加砝码时金属丝下端夹头晃动,标尺像不稳定等等,为此,我们尝试着用读数显微镜直接测量金属丝的伸长量,使得实验装置简化,实验操作简单,测量数据精确,实验效率提高,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拉伸法测定金属的杨氏模量实验中,一般采用光杠杆测量出细丝因受拉力而产生的微小伸长量,测出的金属丝微小形变量是否精准决定了这个实验精确度。光杠杆测量出细丝因受拉力而产生的微小伸长量理应该包括了横梁弯曲的形变量。为减小横梁形变带来的影响,提高拉伸法测杨氏模量的实验精度,可从对金属丝的形变量进行修正和改变横梁结构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传统的杨氏模量的测量方法作了改进:用电阻丝替代原来用的钢丝,用电桥替代光杠杆测量金属丝的微小伸长△l,结果使该实验操作简单,仪器调试容易,测量结果精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光电光杠杆在杨氏模量智能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格推导了待测金属丝纵向振动频率与其杨氏模量的关系,并根据此测量原理,将光电光杠杆应用于拉伸法杨氏模量测量仪中,设计了一种高精度杨氏模量智能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5.
测定金属杨氏模量的力学实验,一般用伸长法和梁弯曲法。众所周知,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时,都采用在吊起的金属丝的下端加、减砝码使金属丝伸长或缩短,通过光杠杆和镜尺组测量金属丝在砝码作用下伸长或缩短的长度的方法(详见各种版本普通物理力学实验讲义)。这种方法由于需要测定的物理量多,计算过程中两次采用近似值,另外,砝码的质量偏差较大,所以测定结果误差较大。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我们在作测定金属杨氏模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测定杨氏模量”实验进行了改进。用读数显微镜替代光杠杆来测金属丝微小长度的变化。用具体实验数据对这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种改进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对“测定杨氏模量”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测定杨氏模量”实验进行了改进。用读数显微镜替代光杠杆来测金属丝微小长度的变化。用具体实验数据对这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种改进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一种凹面反射镜反射成像式光杠杆微位移测量系统,对高中物理实验“通过平面镜观察桌面微小形变”进行改良,定量测量了桌面的微小形变量。同时,将该装置应用到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量。通过上下移动的“十”字叉丝像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理解微小形变的含义。本系统能精确对微小位移进行高精度测定,制造成本低、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强、形象直观、操作简单。拓展引入杨氏模量概念,将物体抵抗形变的能力用物理量去描述,培养学生定量探究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9.
对现有的拉伸法测金属丝杨氏模量测定仪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光杠杆不稳定,望远镜视角小、成像难,显微镜影像难以调节、CCD难以成像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种实验仪设计方案,将现有YMC-1型、YMC-II型中的光杠杆-望远镜系统,LY-1CCD型、LDX-DHY-3型中的显微镜-CCD-显示器系统替换为千分表,将千分表直接装在支架上,用调节旋钮将支架卡在立柱上,使千分表能够灵活的上下移动,可方便的安装和卸载千分表。最后使用逐差法和平均值法进行数据处理,即可算出待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10.
测定杨氏模量实验方法的改进谢锦平刘烈昌焦中明(赣南师范学院物理系,赣州,341000)0引言在普通物理的力学实验中,常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中用到光杠杆法测定微小长度的改变。由于采用望远镜、标尺系统读数,实验原理不太直观,而且增加了操...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是采用每次增加等额拉力,测金属丝形变,求出金属丝杨氏模量。新方法运用驻波原理,采用人为控制金属丝形变,测出金属丝驻波基频,得出其张力,从而求出金属丝杨氏模量。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静力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是一个经典的实验,测量仪的组件——光杠杆的平面镜与两前尖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后尖足既细又长,使得光杠杆的重心处于支承面的边缘线上,这是一种典型的不稳定结构,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光杠杆容易翻落摔坏的隐患,当把平面镜的位置平移后可改变不稳定结构的状况。为此对光杠杆平面镜位置平移前后的光路进行分析,讨论它对测量杨氏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将对微小伸长量的测量转化为对放大的莫尔条纹移动距离的测量,该文采用2个不同光栅平行覆盖形成了间隔更大的平直莫尔条纹,当2个光栅相对微小移动时,莫尔条纹随之发生放大距离的移动,在拉伸法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中,将10cm长度内含有150条黑线的光栅db固定在金属丝下端,随金属丝伸长而移动,将10 cm长度内含有140条黑线的光栅固定在支架上保持不动,2个光栅重叠形成了间距10 mm的莫尔条纹,在砝码作用下条纹移动的距离达几毫米,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即可,无需显微镜等复杂观测设备,测得的实验结果与用读数显微镜方法同步测量的结果一致,利用2个不同光栅平行覆盖能够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测量装置更简单,实验操作更容易。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介绍弯曲法和拉伸法测量金属的杨氏模量实验的原理.同时介绍了在这两种方法中如何利用千分表来代替光杠杆来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光杠杆法测量金属杨氏模量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钢丝的微小伸长量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减少了被测量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16.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关键是如何测准金属丝在拉力作用下的微小伸长量.利用光的衍射法可以较精确地测量长度变化这一特点,对钢丝的杨氏模量进行了测量,给出测量杨氏模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惠斯登电桥测定杨氏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光杠杆和惠斯登电桥联系起来,实现用惠斯登测量金属丝在不同应力下的电阻应变,研究应力、应变及电阻变化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伸长法测定杨氏模量实验通常采用光杠杆来测量钢丝形变,存在间接测量量较多、调整仪器和测量时间较长等缺点.具体实验数据及其不确定度的分析证明,采用百分表直接测量钢丝的伸长量可以有效克服这些缺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莫尔条纹移动距离与光栅移动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自制的莫尔条纹实验装置,设计并实现了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介绍了实验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测量。该实验的测量原理简单、仪器制作方便、测量结果可靠。对杨氏模量测量的新方法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杨氏模量、金属线胀系数实验中,微小形变量的测量是关键环节。实验中常用光杠杆放大法测量微小形变量,这种方法操作难度大,测量结果精度不高。对微小形变量的测量方法拓展进行讨论,给出它们的实验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