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命若琴弦》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盲琴师只要弹断多少根琴弦就可以重见光明。由此,史铁生讲述的是弹断了八百根琴弦的师爷、弹断了一千根琴弦的师傅以及将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的徒弟这三代人的故事。传说本身是宿命的,但是它能够作为希亡星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正是人对宿命的抗争。从八百到一千到一千二,这不只是宿命也有“生命的递增”。  相似文献   

2.
对生命本身及意义的探索是史铁生小说的一个永恒话题,生命是脆弱的,同时它又是顽强的。有时,只要一个目标,一个愿望就可以令一个生命逆风飞,正如阿基米德所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相似文献   

3.
童话书、寓言书我都喜欢看。而这本励志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更是叫我百读不厌。  相似文献   

4.
在艺术作品中,创作者常常通过构建意象来表达独特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感悟。电影《雏菊》中"雏菊"作为影片的中心意象,始终贯穿整部影片。雏菊是电影的一条叙事线索,故事情节围绕着雏菊而发展;雏菊对电影主题的表达起到了烘托、提升的作用,将爱情人性之美展现出来;电影画面中雏菊的出现为故事营造了唯美的场景,给现代人带来了一泓清泉。雏菊的意象也是具有美学价值的,首先雏菊的画面宁静自然,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其次,电影《雏菊》采用了悲情模式,雏菊意象的运用奠定了故事的悲情基调;最后,雏菊在意象造境上,体现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祁敏 《文学教育(上)》2010,(10):104-105
“有一回,有个记者问我:你对你的病是什么态度?我想了半天也找不出一个恰当的阋,好像说什么也不对,说什么也没用;最后我说:是敬重。这决不是说我多么喜欢它,但是你说什么呢?讨厌它吗?恨它吗?求求它快滚蛋?一点用也没有,除了白讨没趣,就是自寻烦恼。但你要是敬重它,把它看作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是命运对你的锤炼,就像是个九段高手点名要跟你下一盘棋,这虽然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但你却能从中获益,你很可能就从中增添了智慧,比如说逼着你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明白。  相似文献   

6.
曾经发誓要记住的许多事情,犹如旧日的晚霞在潮汐后渐渐淡去。有时候一瞬间的感动,一点点的思绪却奇怪地在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7.
河边的雏菊     
南风 《良师》2010,(3):10-10
有一棵雏菊生长在一条小河边。每天,住在木屋里的小女孩都来给雏菊浇水。对雏菊来说,这种生活既甜蜜,又简单。  相似文献   

8.
天空如蓝色水晶般簇拥着白云,温暖的阳光从枝叶间斑驳地洒在地面上。喜欢这样的午后,任思绪在树影间跳跃,习惯这样平淡而温馨的时光,以至于固执地认为世界只属于我一个人。安静就好!厌倦了世间的纷纷扰扰,渐渐对春花秋月关闭了心扉,眼神迷离地游走在宽阔的大街上。教室里少了我高谈阔论的身影,角落里多了一个形单影只的灵魂,已不知有多少阴霾掩盖了昨日的泪水,多少无奈洗刷了今日的尘埃。  相似文献   

9.
从法国存在主义角度看,《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和他的师傅就是加缪笔下的西绪弗斯:明知重见光明无望,却仍要坚持去做。他们的人生因此便有了具有荒诞意味的悲剧性的价值和意义。从庄禅哲学的角度解读《命若琴弦,》同样可知人生本无意义。然而,庄禅哲学却以为"空无即妙有,"至理在自然:人生本空,所以无须患得患失自寻烦恼;饥食困睡,自然生存,这便是"生命至上,自然至美"的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10.
史铁生的《命若琴弦》这篇寓言小说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人无法避免生存的困境,而且人类的追求常常陷于摆脱困境与重陷困境的过程之中。史铁生在小说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为此提出了一些“出路”,即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过程以及借助庄禅哲学达到无欲无求、顺其自然、至美至乐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1.
午后,美丽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照进教室,洒下了一片细碎的光点。微风撩起了米依额前的刘海儿,课桌上的影子也随之轻轻地晃动。  相似文献   

12.
1985年左右出现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白狗秋千架》、《归去来》虽出自不同作家之手,却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旨:追问和回答人的生存意义问题。通过对三篇小说主旨的对比分析,本文揭示了当代中国85新思潮前后国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文学向审美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琴弦的叹息     
郭梅 《小学生》2006,(7):72-72
在我小时候,大学还不是所有人想考就可以考的。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以为小学读完该读中学,而中学毕业就要去读“待分配”——邻居家的大哥哥大姐姐高中毕业不就是在“待分配”吗?  相似文献   

14.
史铁生,一个以残缺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特立独行于中国文坛的人。因受心理学家阿德勒对自卑和成功的言论影响,使他在暗淡的前途中看到了一线希冀,并最终以自身真切的生命痛苦,铸就了独特的文学视野,不但证明了残疾人自身的价值,还为普通人完成人生旅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无尽的启示。生理的缺失带给了他不可回避的自卑情结,使他不由自主地陷于命运的诘难和惆怅之中。  相似文献   

15.
定格的琴弦     
叶的离去 是树的不挽留 还是漂流 琴声悠扬 是夜的宁静 还是爱的牵连 琴声追随着风儿 飘啊飘啊飘!  相似文献   

16.
电影<边走边唱>改编自小说<命若琴弦>,小说和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但情感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彰显了各自的不同内涵:小说表现了人类对生存之路的追寻和永远在路上的生存状态,而电影则突出了对极端的理性精神、愚昧的家族制度和盲目的个人崇拜的批判,最终却失去了观众.  相似文献   

17.
琴弦不断     
我是一把被遗弃在角落里的又老又旧的小提琴。灰尘、蜘蛛网遍布我全身。老鼠几乎把我的身体当成了它的家,每天都来我这儿溜达溜达。运气不好时,它会在我身上撒泡尿或是咬我几口。我昔日的雄风已经完全褪去。我光滑的皮肤变得肮脏不堪.就连我最引以为傲的秀发,也仅剩稀疏的几根。  相似文献   

18.
一个老瞎子、一个小瞎子,一老、一少,"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仿佛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点,又仿佛起点就是终点,终点也就是起点,而中间是漫长的人生……《命若琴弦》仿佛一个生命的注解:老瞎子的师傅在临终前告诉他有一张复明药方,但非要弹断一千根琴弦不可。在这张药方的支撑下,老瞎子弹断了一千根琴弦,也走过了七  相似文献   

19.
DonHerold 《英语辅导》2004,(11):49-49
如果有来生让我再活一次……我一定要犯更多的错误。我会放松下来,做一些热身活动。  相似文献   

20.
小溪,是山的琴弦 琴弦轻轻一拨 哗哗声,唤醒树的耳朵 小竹筏,是小溪的琴弦 竹篱轻轻一点 五线谱,亲吻鱼的嘴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