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隔”与“不隔”的美学命题.“不隔”的思想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真切”;二是物我合一,景与情浑;三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理论来源看,一方面,“不隔”来源于西方的直觉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诗学批评本身包蕴着对直觉的重视.从更深层次说,“不隔”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心物交感的哲学思维.王国维极为推崇“不隔”,并以此作为评价诗歌优劣的标准.然而,作为一种审美范畴,“隔”同样具有一种“意内言外”的美.“隔”与“不隔”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真切”,它们都是紧紧围绕境界说而生发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2.
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有一段关于诗词作品“隔”与“不隔”的论述。王国维认为,无论是诗是词,写景抒情能做到自然真切才是“不隔”,否则就是“隔”。具体一点说,这里包含  相似文献   

3.
7月18日,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落下帷幕。本届论坛有100余所中外知名大学的校长出席,真知灼见纷呈。于个人而言,我更感兴趣的是大学服务。在我看来,由这个话题所引申出来的命题,或许更具有本原性或决定性,既决定着大学的服务,也决定着大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滕朝阳 《教育》2006,(8):19-19
7月18日,以“人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外人学校长论坛和上海落下帷幕。本届论坛有100余所中外知名大学的校长出席,真知灼见纷呈。于个人而言,我更感兴趣的足人学服务。在我看来,由这个话题所引申出来的命题,或许更具有本原件或决定性,既决定着人学的服务,也决定着大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重读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到他说好词的妙处唯在"不隔"一章时,想到语文课堂教学,一堂好课,妙处亦在不隔,在教师、学生与作者和文本之间心灵共鸣、融为一体,也就是新课标极力提倡的"阅读就是对话"。然而我所经历的大部分语文课堂,虽然组织有序,训练得当,老师循循善诱,学生热情洋溢,但是终隔一层,师生始终无法真正进入文本与作者同喜同悲。下面结合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本中的《湖心亭看雪》一课,简单分析一下其中原因。首先,学生与文本之间有"隔"。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学生阅历有限等原因,学生和作者之间无论是思想深度上还是情感态度上都有巨大的距离,也就是孙绍振教授提到的"经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隔”与“不隔”论,称道“不隔”,反对“隔”。文章从文学的民族特点、文学风格多样化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强调作者写作风格具有多样性,读者的审美需求也同样存在多样性。文学只要基调健康,至于“隔”还是“不隔”,是没有定格的。  相似文献   

7.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一对文学命题。自提出至今,众多学人对其内涵进行了探究,但他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隔”与“不隔”是王国维立足于“境界”这一审美形式,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所提出来的——那么,不站在对《人间词话》的综合观照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境界”内涵的理解上,仅摘章寻句的求解,无异于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8.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一对文学命题。《人间词话》虽未有其准确含义,但这对概念自提出至今,有众多学者对其内涵进行探究。本文在前人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对"不隔"进行深入分析,阐释其中隐含的自然生命观,以及在自然生命观下回归生命主体,并探讨个人感觉表达的可能性,如何才能达到"不隔"之境。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了四则来论"隔与不隔",这是其词话理论"境界"说中论述最多的.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观点来源于中西方美学的共同影响.叔本华的"直观"理论、中国古文论中的"景显情隐"说,都对其"隔与不隔"说的提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隔与不隔的概念,出自《人间词话》第三六、三九、四十、四一则。由于这一组概念从理论阐释到批评实践都带有作者浓重的感悟倾向,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导致了对隔与不隔理解的多样性,使其成为人们认识王国维词学理论的难点之一。本文从词源学及美学意蕴生成的角度探求其理论内核。  相似文献   

11.
【作文题目】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按要求写作。材料一:《苏州园林》中说道"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材料二: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被隔离的经历,你也不例外。隔离了人,但不隔离爱。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20,(1):31-36
中西文艺理论中有许多相通的观点,可以通过互释性研究的方法探究相似理论间的共通点。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与"自动化"则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关于"境界说"提出的"隔"与"不隔"表现出多方面的共通性。二者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注重语言表达的真切自然,利用修辞展现作品的诗性美,同时追求纯粹直观的审美理念,以理论的张力与弹性尺度展现了对辩证发展美学观的坚持。  相似文献   

13.
李震宇 《培训与研究》2010,(9):38-39,46
从逻辑上理解"隔与不隔"是为进一步说明"境界"提出的美学范畴,诗要"不隔"才是有境界。从整体上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现代的思维特征,但是在解释"隔与不隔"的时候还是以诗评诗的方式。王国维的诗学语言观是"语言工具说",从"文学语言中介论"来看文学作品都是"隔"。从"语言本体论"来看,文学作品都是"不隔"。  相似文献   

14.
<正>鲁迅是中学教材里的常客,从教材中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到《故乡》。每一篇课文里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仔细琢磨。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第四次执教《故乡》这篇课文。每一次研读这篇课文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从线索的角度去串讲课文,围绕"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一线索去分析人物、环境的变化,从而探究主题,这不失为一种中  相似文献   

15.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的一个重要诗学命题。朱光潜和宗白华都从这一命题"接着讲",他们荡涤"隔"与"不隔"在王氏诗学中的狭义性,拓开自我诗学话语;他们"接着讲"的方式、程度、内涵、目的等均有不同,但都有其重要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兵旭同志《“不”字的语助词义项不应丢失》(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一文所提意见,笔者深表赞同。唯文中将《说文解字》对“不”字的解释当作本义,窃以为不当,谨提出自己一点浅见,以就教于方家。《说文解字·不部》:“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许慎之说,以小篆形体为据,但又不能正确辨形,只以“不”的常用义去附会字形,故说解致误。在甲骨文中,“不”字有“(?)、(?)、(?)”等形体,均象花的植株。下部为根  相似文献   

17.
隔而不隔     
<正>爷爷是个老教师,教语文的,桃李满天下,却唯独不教我。虽不懂文绉绉的话,却不妨碍我对懂得吟诗作对的人由心而生的崇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意境醇厚悠远。见爷爷闲时也诵些诗,记忆尤深的便是某天下雨后,他攀望外屋之夏,华韵内敛,吟哦了一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自己也不知为何偏是记住了这句,可能是小孩子心性,对春夏有着不可名说的向往。  相似文献   

18.
“不耻”与“不齿”字音相同,极易混淆。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准确地区分它们呢?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19.
听过一节《我的空中楼阁》的公开课,其教学程序是这样的:(一)学生谈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小屋,然后说说自己理想中的小屋;(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三)用多媒体播放配乐的课文朗读;(四)品味文章画面美、语言美。这节课以教师的音质美、课件的画面美、学生的积极活动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这节课也引发了我对在语文教学,尤其是散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隔与不隔的思考。多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媒体(或单一文字,或单一声音)而言,它可以通过计算机在人机的交互控制下,对文字、影像、声音等多种视听信息进行综合的采集、储存和处理。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媒体,多媒体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对影像的灵活处理上,所以本文中的多媒体运用主要指的是多媒体中的影像方面的运用。所谓“隔”,一是指多媒体的内容与文本不符;二是指多媒体的运用隔断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浮于表面。所谓“不隔”,一是指多媒体的内容与文本相符;二是指多媒体能有效引导并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回到公开课。《我的空中楼阁》吸引了学生和评委(有很多是非语文老师)的注意力。但恰恰是这些精美的画面隔断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甚至导致误读。课件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屋,不同环境、不同形式,但皆与文本中的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20.
听过一节《我的空中楼阁》的公开课,其教学程序是这样的: (一)学生谈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小屋,然后说说自己理想中的小屋;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三)用多媒体播放配乐的课文朗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