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MICAPS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图资料对2011年6月13日重庆地区一次雷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暴过程是高空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的结果.高空槽的发生发展为雷暴的产生奠定了形势条件;槽前的暖湿气流带来了充足的水汽条件;6月11日及12日的高温天气,为13日的雷暴奠定了层结不稳定条件;13日的冷空气冲撞为其带来的动力作用,直接促发了雷暴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阳闵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77-77,74
雷雨是夏季常常出现的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给航空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本文论述了如伺利用气象信息,对雷雨天气下的飞机绕飞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旧探空系统(即L波段探空系统和59-701探空系统)中GST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和59型机械式探空仪所探测到的探空资料,采用标准差和平均差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南京站同步高空观测的一个月资料,分别从探空温度、探空高度、探空湿度等方面作了详细地差异分析,对比了两种高空探测系统所获得资料的差异及其所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L波段探空系统比59-701探空系统所测得的高空探测温度和探测高度资料更加稳定、离散率更小;所测得的湿度,59-701探测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而L波段探测系统则有更高的灵敏度,两套探测系统的湿度都是随探空高度的增大而差值变大.通过对新旧探空系统地分析,以便更好地利用和改进现有的高空探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资料和自动站、雷达资料对2012年6月25—28日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天气过程是在中高纬西低东高环流背景下,低空西南暖湿气流的不断供给、副热带高压不断西进、阻塞高压稳定少动、低空切变线与河套气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前两个时段以对流性降水为主,第三个时段以稳定性降水为主;此次降水天气过程中,不断有强对流单体生成,产生了列车效应及后向传播,导致强降水的产生;T-lnP图的形态特征及各项物理量的变化,均对降水的产生有很强的指示意义;依据天气尺度环流提供的背景场,可以大致判断强对流天气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西藏39个气象站点1961年至201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在确定强对流天气过程时段的基础上,对强对流过程发生前后的探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强对流天气发生时,一般在探空资料上表现出的是:大气层结出现不稳定;有较大的CAPE值(一般可达1000J·kg以上);对流层低层有湿层出现;自由对流高度(LFC)下降至抬升凝结高度(LCL)或500hpa以下;对流层中低层风向随高度出现顺转和中高层风向随高度逆转的剧烈风向变化;垂直方向有风切变;500~200hpa干冷空气侵入或之前有逆温层出现,有部分个例低层出现逆温层。  相似文献   

6.
复杂雷雨条件下空中交通管制指挥的强度和难度大大增加,拟从上岗前准备,加强雷达引导,雷达监控及树立全局意识四个方面介绍一些管制经验.  相似文献   

7.
滕洋洋 《金秋科苑》2010,(19):99-99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下雨打雷的时候不要用手机接听电话,最好关闭手机条文,为了证明这是危险的,众多媒体还列出一连串使用手机时被雷电击中的案例。但手机真的会引来雷电吗?  相似文献   

8.
杨海粟 《科技风》2011,(11):262-263
雷雨大风是一种灾害类天气,不仅对航空器的运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给空管部门的管制指挥协调带来相当的困难。本文从空管部门的角度分析雷暴天气的特点及其对空管部门管制指挥的影响。在雷雨天气条件下加强和气象部门的协调;保持与机组的信息相互通报;及时了解机组意图,实施特殊条件下的指挥以及与相邻扇区的特殊移交。进行必要的流量控制,缓解管制扇区的压力。在保障空管安全、航空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保证航班正点正常运行,杜绝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MICAPS系统所提供的资料和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11年8月11日发生在日喀则市区的短时强降水、雷雨冰雹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动力热力条件、地面气象要素的响应变化、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此次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热力和动力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区域,主要影响系统为高原切变线,孟加拉湾热带低压外围云系所带来的西南暖湿气流给强对流区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物理量场、地面气象要素、卫星云图以及雷达回波特征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础气象资料、天气雷达回波等对2013年2月18日夜间至19日凌晨长江下游一次大范围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表明,此次暴雪天气过程是中高层短波槽东移,配合低层低涡东移以及东路冷空气扩散南下导致的显著降雪天气,短波槽前西南气流的强盛对强降雪的出现有重大的影响。同时,结合民航气象工作实际,对此次过程的气象保障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2017年06月05日,兰州中川机场发生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本文利用EC细网格资料,结合实况背景场,对强雷雨发生的环境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出:1.本次过程属于西北气流型。高空槽后强冷平流,低层午后增温热力不稳定造成了本次过程的发生。2.中低层热力不稳定,700h Pa风速辐合线提供动力抬升,明显的垂直运动是本次过程的基础条件。3.中低层充沛的水汽含量、明显的水汽积累,形成了深厚湿层,是强雷雨发生的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通辽市2021年9月8日强对流发生时的天气形势和雷达图特征,探讨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成因机理和特征,指出:(1)决策气象服务的前提是超前、准确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2)利用新媒体新方法及时高效地把预警信息传递到社会公众中,使得气象效益最大化;(3)此次强对流天气中,自治区、市、旗县三级气象部门的联合响应,在此次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雷雨天气对飞行训练具有重大影响,其伴随的雷电、强降水、短时大风等天气现象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因此,准确预判雷电天气对保障飞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结合探空曲线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以及数值预报产品,针对遂宁机场2019年9月10日产生的雷暴大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副高位于湖南-湖北与重庆交界处且不断向西延伸,川西高原多低值系统活动,本机场受槽前西南气流影响。700hpa陕西南部至盆地有一切变线维持,850hpa辐合形势,从海面至本机场水汽通道畅通,水汽充足。地面东北面弱冷空气南压,冷空气不断向本机场渗透。同时不稳定能量较强,共同促成遂宁机场强雷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2年4月19日入春以来发生在锡林郭勒盟地区的一次范围最广、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时产生的沙尘暴天气,蒙古冷涡是造成这次强沙尘暴的主要高空系统,地面影响系统为蒙古气旋和冷锋,冷锋过境时,强烈的温度平流作用使得风力加大,垂直运动加强,将地面沙尘输送至高空,冷锋不仅是静力不稳定能量的机制,同时锋区内还存在对称不稳定,有利于垂直运动进一步加强,最终形成沙尘暴。  相似文献   

15.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2021年7月24日—26日锡林郭勒盟出现了汛期以来最强降雨天气过程,文章从降雨实况、灾情损失、气象服务、预报预警发布、降雨对农牧业及生态影响等方面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成功经验,以期对进一步做好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决策气象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国家站和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对2021年7月24日—26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出现的一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极端暴雨天气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属于径向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型,是高空槽长时间影响锡林郭勒盟地区造成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较常年偏北,台风“烟花”与中纬度地区的切变线等系统相互作用,导致极端暴雨天气发生;暴雨区上空整层湿度较大,LCL高度较低,暖云层较厚,易出现短时强降水;CAPE值较小,0℃层和-20℃层位置偏高,中层有干空气侵入,垂直风切变指数较小,不利于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物理量场分析结果与暴雨区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使用呼和浩特市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对呼和浩特2021年7月5日市区南部出现的一次罕见的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资料结果显示:这次冰雹天气过程发生在蒙古冷涡减弱并入高空槽,使高空槽加深加强的背景之下,大气层结的强不稳定度,低层以及近地层充足的水汽,都为降雹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基础;呼和浩特降雹临近时,大气整层相对湿度一直维持“上下干,中间湿”三层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冰雹的发生;反演得到的K指数和SI指数的不稳定演变,都可以显示出该次强冰雹天气的大气稳定度变化情况,降雹前K指数波动幅度大频率快,为冰雹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能量,降雹时K指数波动幅度小,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数值,降雹后K指数迅速下降至30℃以下,说明K指数和SI指数可以有效反映此时大气层结较不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在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站利用小型无人飞机搭载无线电探空仪,对垂直大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测,并与微波辐射计同步遥感探测反演得到的温度、湿度数据对比分析。这种同步观测比以往用气球探空资料作为对比观测减少了数据空间上的偏差,对微波辐射计的反演结果偏差的评价更加客观。经对比表明:微波辐射计地基遥感反演的温度与探空观测温度相关系数为0.977,平均偏高1.4℃,数据相关性较好,但对温度的细节变化,特别是对逆温层的表现能力有待提高;反演的相对湿度与探空观测数据偏差较大,相关系数为0.153,平均偏低20%。其中1500 m以下相对湿度相关系数值为0.650,相关性尚可,而1500~2550 m高度上受云底在1800 m附近的大范围的层积云影响,正、负偏差均存在且较大,平均偏差和均方差也很大,甚至出现相关系数为-0.920的负相关,主要因素是较厚的云层以及丰富的云中水滴对微波辐射计的探测和湿度反演方法等有较大影响,需要进一步分析误差来源,从方法上着手提高探测和反演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9)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与卫星雷达资料等对2016年7月22日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 Pa中高纬呈两槽一脊形势,高原低槽东移南下同地面冷空气共同配合为强雷雨天气提供了有利天气形势。强雷雨天气主要影响系统为高原低槽、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急流、孟加拉湾低值系统。南海同孟加拉湾水汽在东南亚汇集,建立一条水汽输送带延伸至成都机场附近,副热带高压向西边延伸,同时500h Pa同700h Pa水汽输送带大体上保持耦合,为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发生提供了有利水汽条件。西北冷空气入侵到成都机场,与西南暖湿气流配合,再加上高能高湿物理环境,促进成都机场强雷雨天气发生。  相似文献   

20.
锡林郭勒盟2015年3月14日和28日出现严重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均为PM_(10),污染物最大浓度分别为1 381μg/m~3和1 947μg/m~3。文章对两次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湿度条件和层结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两次污染天气在欧亚高纬地区50N~0以北乌拉尔山至西西伯利亚都存在高空槽,中高纬为"一槽两脊"型,锡林郭勒盟处于槽前西南气流中;污染天气发生时,低层暖平流较强,地面均受蒙古气旋控制,整层湿度条件差,无逆温层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