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肝癌有"癌王"之称,其可怕之处是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很难救了。如何才能及早发现肝癌?该做什么检查项目?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但很多人误以为体检查查肝功能、看到转氨酶不高就可以放心了。专家指出,肝癌患者的转氨酶也可能是正常的,筛查肝癌应查甲胎蛋白(AFP)。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7,(10):9-10
比利时法兰德斯大学校际生物科技研究所和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与我国北京和上海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了一种可以早期诊断肝癌的新方法并开始应用于临床。对于以前不能提供确切诊断的病例,新方法的精确率超过了50%。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极高。目前,肝切除术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和转移极大影响了肝癌术后的远期疗效。文章综述了中西医综合治疗肝癌切除术后的研究及西医综合治疗联合"辨证论治"的中医药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防治肝癌肝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及并发症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鑫 《科学中国人》2011,(23):76-78
疾病无情。作为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肝癌是我国位居第二的癌症"杀手"(死亡率仅次于胃癌)。该病因恶性度高、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在治疗上不仅难度大,疗效也差,一般发病后患者生存时间仅为3-6个月,故被人称之为"癌中之王"。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30日,著名演员傅彪因病去世,许多热爱他的观众都不胜惋惜和感慨。42岁——正是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是什么病症如此凶险呢?答案正是本文要谈到的“癌中王”——肝癌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细胞癌伴胆管癌栓(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bile duct tumor thrombi,HCCBDT)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继发性肿瘤,其主要以肝细胞癌向胆道系统转移所致梗阻性黄疸为特点,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发病率不到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10%[1],尸检发现其发生率为1.2%~9.0%[2]。虽然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发病率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致使患者绝对数量也较大,发病人数每年超过10000人。以往通常认为肝癌出现黄疸症状已属肝癌晚期的表现,导致人们对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多采取保守治疗或消极态度,缺乏根治的方法,致使很大一部分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病人丧失治疗机会,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外科领域的不断进步,发现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其实并非肝癌的晚期表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221-221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所谢东研究组与第二军医大学合作,对索拉菲尼在早期肝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荧光素酶标记的异种原位移植(OrthotopicXenografl)肝癌小鼠模型,该研究组冯宇雄、工涛和邓跃臻等研究人员设计了“种植-切除-复发”的过程来模拟和探索索拉菲尼对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08,(10):6-6
因难治与早期难于发现,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在全球,肝癌是第六大常见癌症,在癌症中,肝癌是第三大死亡因素。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拜耳医药保健的口服抗癌药多吉美可用于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或肝癌患者的治疗。这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肝癌系统的药物,它是惟一被证实可显著延长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程吟梅 《科技通报》1993,9(2):112-114
对肝肾疾病进行转铰蛋白(Transferren简称TF)和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简称CP)测定,结果表明:各组肝炎病人的TF均显著低于正常组,且谷丙转氨酶异常和HBsAg阳性者T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者,TF可作为判断肝病预后的一个指标。肾炎病人的TF也比正常人低,CP含量各组不一,肝癌患者的CP(52.44±8.73mg%)显著高于正常人(46.75±7.92mg%),乙型肝炎病人和正常组间未见差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CP非常显著低于正常人,故检测CP有助于鉴别肝硬化和肝癌,同时对临床诊断肝豆状桉变性提供一项可靠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肝癌患者90%合并乙肝肝硬化,由于就诊时肝功能差、中晚期占多数,不能手术切除者达70%以上。每年死亡人数达到20万左右;肝癌早期诊断成为提高我国肝癌诊治水平的关键。研究表明乙肝一肝硬化一肝癌存在因果关系,肝硬化10年以上可视为肝癌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11-11
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数小时内准确“预报”肝癌。今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布.该院肝癌研究所樊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肝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找到比甲胎蛋白更准确“预报”肝癌的血液生物分子标记物;早期肝癌诊断准确率接近90%。检测方便,只需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数小时内得出结果。该项研究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临床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1,(20)
1毫升血数小时内准确“预报”肝癌中国科技网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数小时内准确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布,组在肝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找到比甲胎蛋白更准确“预报”肝癌的血液生物分子标记物;早期肝癌诊断准确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10,(9):4-5
军事医学科学院8月2日宣布,由该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贺福初领衔的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肝癌研究领域又有重大发现。该实验室功能基因组学课题组在周钢桥研究员的带领下,与国内多家单位合作,在人类染色体的特殊位置发现了一个容易导致肝癌的易感基因区域。这一重大发现不但有助于科学家们深入解析肝癌的发病机制,而且为肝癌的风险预测、早期预防和个体化治疗以及新型高效药物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生物靶标。《自然·遗传学》同日在线发表了这一原创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建立裸鼠肝原位移植动物模型。方法:裸鼠肝门静脉接种1×106个细胞使其成瘤,经活体荧光成像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利用荧光索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HEPG2,成功建立了原位肝癌裸鼠模型。结论:利用荧光索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HEPG2,可建立了原位肝癌裸鼠模型。小动物活体成像可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生长转移机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严乐洋 《科教文汇》2012,(3):111-114
游戏在广阔的水边,常发现水面云帆点点。登高远眺,体会"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国很多出版社的初中地理课本都以人眼观察帆船为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这一例证已经沿用几十年。但是在多远距离范围内人眼能够看见桅杆?多远距离范围内能够看见船身?多远看见船帆?这其中还存在哪些人们未知的奥妙?本文通过在巢湖水域的亲身观测,发现了大家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很多奥秘:没有"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只能看到"先见船身后见桅杆";可以观察到"只见船帆不见船身";站在高处不受地曲影响,则"同时见到船帆和船身"。  相似文献   

16.
余燕红 《金秋科苑》2012,(20):105-106
肝癌是我国的第三大肿瘤,肝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在3月18日“全国爱肝日”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陈敏山主任呼吁,不论是乙肝患者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定期进行一到两次的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定期做乙肝五项、肝功能、b超等可以及时掌握自身肝病的状况,以防发展到肝癌。  相似文献   

17.
夏德发 《科技通报》1991,7(2):108-111
对已知患原发性肝癌者(简称肝癌)发生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少肝癌患者在并发肝破裂致血腹前,未知患有肝癌,急诊诊断颇为不易。嘉兴市第二医院1978年8月至1989年8月在收治的174例肝癌中,17例发生肝癌自发性破裂,均分别被误诊为脾破裂,肝血管瘤破裂,重型肝炎肝昏迷,不全性肠梗阻等病而贻误抢救时机。究其误诊原因,除通常的诊断思维方法简单化、首诊负责制不健全外,主要在于部份临床医师在肝癌破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概念上的僵化或模糊:(1)认为无出血性休克者不存在肝癌破裂;(2)误认无突发性腹痛者不会有肝癌破裂;(3)在进行急腹症的鉴别诊断时忽视肝癌破裂的可能;(4)未能认识到及时施行腹腔诊断性穿刺术及腹水进一步检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李竞 《百科知识》2011,(22):4-6
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但会往何处去呢?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澳三位天体物理学家,通过对超新星的观测给出了答案:宇宙膨胀不断加速,而且逐渐变冷。这个发现,被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为"震动了宇宙学的基础"。为什么说此发现意义如此重大呢?我们还是先从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说起。  相似文献   

19.
吴会旭 《科教文汇》2010,(20):159-159,179
什么是"美"?美在哪里,有哪些特征?为什么我们认为一些事物美另一些事物不美?为什么同一事物我观赏时认为美而他观赏时却认为不美?我们评价事物美与不美的依据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美又是否真的存在,存在的形式又是什么?本文以为,"美"是对事物存在和发现的整合。它以事物的基本存在为前提,以个人对事物的基本发现为基础,以心灵的特殊感悟为依据。美具有一定相对性,同时美还受到个人生活阅历和世界观、道德观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冯越 《百科知识》2011,(12):15-16
大型强子对撞机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上帝粒子"。它是由英国人彼得?希格斯等物理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本粒子,在粒子物理学界被称为"希格斯粒子",因为它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所以被称为"上帝粒子”。寻找“上帝粒子”目前已成为整个物理学界研究的中心。科学家为什么要一直寻找它?它的发现对人类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