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法,由于德育课理论性强,学生普遍感到德育课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浓厚,影响了他们能力的提高和德育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课教学的目标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高校德育课教学对大学生情商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生情商培养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情商培养,有利于填补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情商教育不足的"短板",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贵红 《大众科技》2008,(9):202-203
德育理论课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满足学生就业和社会的需要,成为中职学校德育课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的实效,就要转变传统的只注重教师讲,忽视学生学的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实行开放性的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评价诸方面,向学生开放,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以达到最终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丁云亮 《科教文汇》2012,(23):22-22,26
当前职业学校生源素质偏低,学生对德育课学习不够重视,德育课实施困难,教学实效不高。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加强小组管理,更好地管理课堂、促进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对于减轻教师的管理压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职学校学生由于文化基础不是太好,自律能力也不是太强,因此德育课尤为重要。教师在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优化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其实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7.
学校的德育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必须重视解决学生不愿意上德育课的问题,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积极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提高德育课课堂教学的实效,就要转变传统的只注重教师讲,忽视学生学的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实行开放性的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评价诸方面,向学生开放,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以达到最终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工作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职学校里,却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德育课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个别学生对学习德育课甚至有抵触情绪。这就使得中职学校德育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不少德育课教师感叹:“课难上,学生难教。”  相似文献   

10.
德育课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假、大、空,不能被学生有效的接受,如何提高学校德育课的实效性,迫在眉睫。本文拟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刘壮 《科技风》2014,(24):226-226
中职学校是当前社会生产力输出的主力军,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因此,强调德育课堂的重要性,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实际的意义。在德育课堂中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情商培养是高校德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充分发挥主渠道的教育优势,着力加强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当前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大学生情商培养主要存在重视不够、内容缺乏、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要从提高高校德育教师情商素养、整合及挖掘有关情商培育的内容、精心构建教育方式等方面,加强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大学生情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冉冉  霍海伟 《今日科苑》2009,(22):254-254
高校互动式德育课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相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同时也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要构建互动式德育课教学模式,就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元媛 《科技风》2014,(8):171-171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课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一个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目前,德育课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问题的关键在于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性不高。本文对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实效性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梁丽君 《科教文汇》2012,(26):43-43,52
德育课是技校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学成效如何,将对育人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找到好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提高德育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体会到,增强德育课教学实践性是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起步晚,且发展速度迅猛的特点,导致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课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远远落后于高职学生的发展实际,不能发挥德育课真正的实效性。所以,只有对高等职业院校德育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使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中职学校德育课教材由传统的说教性、灌输性向案例性、问题性和活动性转变。新课改要求中职德育教师转变旧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案例的编选以及案例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来阐述,强调中职德育课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育人的重要阵地,但德育课的实效性却有待提高,这固然存在许多主客观原因,但德育课老师首先应该从自身角度进行反思和完善,提升思想境界,改进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将德育课教学重点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学生情感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职业院校德育课应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加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仁爱、诚信、孝慈、节俭方面的教育,注重学生礼仪修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模式下的德育课教学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重结构轻创新,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对德育课教学进行改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的开放性,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德育课教学更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