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亮 《科学中国人》2014,(2S):58-58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其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如何教好这门课,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网络教学和整合课程资源这五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基础”课作为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该课程是一门强调技能性的基础性学科,是最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上好这一门课,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我院“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教学,谈了一些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谭小兵 《今日科苑》2010,(18):246-246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学科。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技术也已经成为每一个人今后学习、工作及生活的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过程中基本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可以借鉴,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都面临着一个这样的问题: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时兴趣很大,可没多久,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学生的兴趣下降很快,导致上课效率不高,如何提高并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保持长期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谭小兵 《金秋科苑》2010,(18):246-246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学科。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技术也已经成为每一个人今后学习、工作及生活的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过程中基本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可以借鉴,因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都面临着一个这样的问题: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时兴趣很大,可没多久,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学生的兴趣下降很快,导致上课效率不高,如何提高并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保持长期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探究与改革,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综合实践操作及运用的能力得到提高,以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变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阵地,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9.
综合课是将研究性学习课、信息技术课、劳技课整合而成的一门新课。这门课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劳动技术进行实践操作,实现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能力,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芳  厉虹  范新桥  刘思嘉 《科教文汇》2023,(24):111-114
终身学习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混合式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通过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提升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使其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教师、大学生应当重视大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通过“电机与拖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课前自主学习、测验、小组合作完成研讨任务等环节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自我管理、问题求解、交流合作能力和信息素养。教学实践表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信息查询、交流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学生成绩,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好评和认可。  相似文献   

11.
现今信息技术课是新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它是目标主要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在教学上主要是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模式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广泛的使用,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课、劳技课、探究性学习课改革的途径就是三课整合,整合成一门新的课:综合课。这门课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劳动技术进行实践操作,相辅相成,开阔学生视野,实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复杂现实问题能力,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郭政建 《知识窗》2012,(1X):38-38
<正>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三点看法。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根据中学生爱玩游戏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  相似文献   

14.
宋炜鹏  王玉红 《内江科技》2009,30(8):197-197,183
未来社会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好的合作能力,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具备了开展协作学习的许多有利条件,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是协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协作中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知识、方法与技能,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求异思维、探究精神以及合作能力。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开展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5.
贾荷花 《科教文汇》2010,(20):143-143,170
对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大部分同学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远比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要高。而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大容量、高速度、智能化,这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学习信息技术不可避免要利用到大量的信息,而学生们所接触到最多的信息就是他们正在学习的课程,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时要把信息技术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他们巩固知识、整合知识和创新知识。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英语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越来越被英语教学工作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教学环节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争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展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职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独有特点,进行了较深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材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我们主要任务。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面对这场教育革命,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对新课程改革后如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做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进行探讨,认为信息技术课要立足普及学生电脑知识,树立信息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能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的作用要从信息的提供者变为指导者,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