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舆情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情信息日益重要,研究与开发舆情信息,有利于政府开展舆情信息工作,有利于图书馆开展政府舆情信息服务。国内舆情研究主要包括概念界定与辨析、舆情信息工作、舆情机制、网络舆情等,国外主要是舆论主客体、民意调查以及舆论、媒体和决策之间的关系。对国内外舆情对比评价,为舆情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7,(3):15-17
<正>现在"舆情"这个词在舆论控制者和新闻传播学界使用的频率很高,各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纷纷成立舆情研究中心,检测和分析网络"舆情",出版各种内部的舆情刊物。舆情,即关于舆论的情况或情报。这是一种复杂的状态建构,体现了多重主体、利益和文化关系,包括对话、斗争、介入和适应。然而,相当多的关于舆情的文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21):48-50
<正>现在"舆情"这个词在舆论控制者和新闻传播学界使用的频率很高,各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纷纷成立舆情研究中心,检测和分析网络"舆情",出版各种内部的舆情刊物。舆情,即关于舆论的情况或情报。这是一种复杂的状态建构,体现了多重主体、利益和文化关系,包括对话、斗争、介入和适应。然而,相当多的关于舆情的文章,所分析的"舆情"并不是关于舆论的情况,而是少数人的网上意见。在分析和研究"舆情"的时候,首先要对舆论有科学而明确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引发了党政相关部门以及国内众多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网络舆情研究涵盖了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通过对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有利于网络舆情研究学科化、规范化。本文将利用文献计量法,对迄今为止收录在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网络舆情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对舆情研究的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新闻传播学界,还是政界和企业界,都存在着不能准确把握和使用舆情概念的情况:一是将舆情与舆论混为一谈;二是视舆情为“舆论情况”的简称.舆情和舆论,关系密切,有诸多共同和共通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区别.舆情即民意,不是“舆论情况”的简称.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正确使用舆论概念和舆情概念,会呈现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两概念可以也必须同时使用;第二种情况:仅能使用舆论概念;第三种情况:仅能使用舆情概念.在涉及公众(网民)的意见未公开表达的情况时,特别是公众通过某些特殊的方式直接表现或间接表现自己的情绪时,则须使用舆情概念.对某些博主发的博文(包括微博)、论坛上的帖子、他人发的微信,进行不露声色的点击、转发,甚至只是进行围观(而参与围观的人数众多),这时,显然并不构成舆论和舆论现象,但是已经成为真情了.  相似文献   

6.
熊秋娥 《报刊之友》2012,(11):132-134
作为舆情研究的重要分支,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成为最近的研究热点。通过近六年相关研究文献的数量统计、学科分布、关键词变化的量化分析以及文献内容解读,指出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在概念、分析角度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将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闫伟华 《出版参考》2016,(10):65-66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舆情消长与边疆社会稳定》一书,是刘建华博士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该书着重研究舆情“消长”对经济社会稳定的作用,建构了两大模型、一个体系,综合考量舆情消长与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关系,力图构建横跨新闻传播学、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边疆舆情学理论框架.该书紧扣风险社会、利益受损、网络舆情与现实舆情、社会稳定等关键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当下舆情引导与社会管理提供了诸多富有见地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略论舆情——兼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业界与学界人士,对新闻与舆论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多,以新闻舆论引导社会公众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大抵属这一范畴;对新闻与舆情的关系,则研究得相对较少。而对舆论与舆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问题,也还很少涉及。本文将对舆情以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自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新闻舆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要面对突发新闻舆情。对突发舆情进行相应分类研究,可以帮助当事人正确应对各类突发舆情。对突发公共舆情分类的方法有多种。梳理当前媒体经常发生的热点事件,可以发现,大部分新闻舆情热点事件可以归纳到如下几类:涉法事件类(诉讼官司、利益冲突、暴力行为等),自然灾害类(水灾、地震、泥石流等),群体事件类,和民生社会类(罕见病例求助、娱乐事件等)。  相似文献   

10.
舆论和舆情二者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界关注,二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全媒体背景下,社会大众信息接触渠道增多,公众交流意见、分享情感的平台多元化等因素,都催促着舆论和舆情二者关系的改变和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媒介环境和社会语境发生突破性的改变,让舆论和舆情不再局限于"舆情是舆论的初始状态,而舆论是舆情的升华表现"的简单联系.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交织传播过程中,舆论和舆情在概念厘定、传播过程和发展走向等方面,逐步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界线模糊、内容粘连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从统计数据出发对网络舆情与政府的密切相关性进行论证,围绕网络舆情的特性,提出知识本体、知识需求本体和知识节点的相关概念,并依据知识场原理构造网络舆情的需求空间模型和政府知识本体的空间模型。基于知识网格和知识地图的技术,建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节点层次模型和政府知识服务网络的物理拓扑图,解决网络舆情知识供需之间匹配与互联的结构性问题,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舆情及公共政策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的阐述,从信息源、监督与实施、局限性三方面对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网络舆情能够在公共政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我国舆论场中出现了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评价中,出现舆情急剧反转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舆情反转"的两个案例,即"中年男子马路殴打七旬老太"事件和"外国小伙北京街头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事件,发现舆情反转是新闻失实在舆论场上的表现,其成因主要是记者主观臆断过多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信息处理模糊化以及新闻把关不到位。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5,(7)
近期,香港和内地之间发生了一起有关"幼童便溺"的舆情事件。究其根源,在于部分媒体对"制造新闻"的选择使用,建构了不良的"拟态环境",加深了两地民众之间的刻板印象,导致涉及香港和内地关系的事件容易被激化为舆情事件。化解这种潜在的危机,媒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推进媒体负责任的新闻建构,加强两地信息的充分沟通,有利于净化两地舆论环境,形成健康的媒介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3,(10):174
9月5日上午,由人民网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主办的"CETTIC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启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标志着双方携手推出的"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项目正式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正式在公众面前亮相。人民网副总裁、舆情监测室主任罗华,中国就业促进会素质就业办公室主任、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原党委书记宋建,人民网副总编辑、舆情监测室副主任董盟君,中国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素质就业办公室副主任吴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等  相似文献   

16.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言论环境,国企负面舆情层出不穷,需要完善体制机制这一后盾来推动突发事件等负面舆情问题的解决。因此,构建舆情管理常态化机制成为国有企业面临和亟待处理的新课题。舆情管理常态化机制需要从监测-预警、危机应对、新闻发布、舆论引导、媒体沟通、培训学习等多方面出发来全面构建,最终形成有效、科学、实用的闭环系统。此外,还要树立"防患于未然"和舆情联合处置两种意识,促进机制运行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情与其载体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概念解析,厘清网络舆情的内涵,进而为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1.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始于2005年,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热门的状态.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外部性特征、管理与引导以及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构监测、分析、研判、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基础理论研究较为集中,这中间必然涉及网络舆情的概念分析.天津社科院刘毅在其撰写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提到,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相似文献   

18.
基于链接网络图的互联网舆情话题跟踪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联网舆情演化具有的衍生性和动态性特点,使得舆情话题的跟踪分析相当复杂.为了及时、准确地跟踪舆情的衍生话题,本文在分析网页间的链接关系与网页内容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舆情演化的链接网络图概念,以及网络图中节点与舆情话题的相关度计量和更新方法,基于此提出了基于链接网络图的舆情话题跟踪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链接网络图的舆情话题跟踪方法能够在保持较高准确率的前提下,显著地提高舆情话题跟踪的召回率,并能够从网页的链接中发掘出与舆情话题相关的网页.  相似文献   

19.
正小明查看了"中国政府采购网"等网站,才突然发现,"舆情监测"这个市场那是相当地热闹,对定义的理解也是仁智各见,大致分为几类:1."设备"市场。比如,苏州市委宣传部采购时介绍说购买的是"舆情监测系统软件",包括与苏州相关的舆情词库、数据库和信息处理模块、框架及模式等。2."服务"市场。现在,舆情分析师已成为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网络与电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新闻因其具有超快的时效性和超多的受众面,其所形成的舆情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新闻。对税务部门来说,如何应对涉税舆情危机,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公信力已成为税务机关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加强涉税网络舆情应对,需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强化干部队伍形象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