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幼儿园教师的特点表明,幼儿园管理者应该持有"社会人"人性观的观点,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信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情感管理.  相似文献   

2.
当代企业人性化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丽 《文教资料》2007,(1):204-206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各种人才可谓应有尽有,而员工与企业管理之间的矛盾,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以人为本,要求管理者依靠人、尊重人、激发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性化管理的现代企业文化。全面理解人性化管理的科学内涵和原则,以及它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作用,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应该抓住加强人性化管理的几点建议,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努力下营造管理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3.
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幼儿园教师的特点表明,幼儿园管理者应该持有"社会人"人性观的观点,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信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情感管理。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化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同步发展.对图书馆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是当代图书馆的现实选择.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以人性化服务促进人际和谐,进而实现校园和谐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组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互信关系是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员工追随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和管理者实现有效管理的前提。因此,管理者要注重与员工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首先,组织管理者要注重在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之间建立互信关系;其次,管理者要营造组织中的互信环境。管理者要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尊严至上"的管理理念;二是转变组织管理方式,实行人性化管理;三是要为员工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6.
如何实现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企业管理制度的演变是从人治到法治,现在则正走向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对企业管理者基本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既不是生产的指挥者、调度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是一个引导者、领路人,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员工说明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引导员工向规范的行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规范管理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绩效管理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绩效管理的理念逐渐为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认可并积极推动实施.然而,纵观大多数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虽然组织绩效管理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在员工绩效管理实践方面的效果欠佳,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现行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措施,以期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战略绩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时下,有的校长自我标榜:学校管理很富有"人情味",教师很团结,干群关系很密切。可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却上不来,管理者们不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而一味以"人性化"代替必要的管理,这不仅是对"以人为本"的曲解,也是管理者疏忽的表现。学校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是前提,"制度"管理是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学校各项工作才能井然有序,师生才会朝气蓬勃,学校才有可能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学校管理,既要有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建构人性化的高校教材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芷 《教学研究》2009,(4):31-34
教材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普遍实行完全学分制已近十年,面对亟需解决的新情况,有必要建构教材管理新模式.教材管理应符合当下的教育理念,由硬性、强制的管理模式转向人性、服务的管理模式,树立教材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全新理念,提高学校教材管理部门的公共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者自身的公共管理能力.在教材管理与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融洽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体系,使高校教材管理更趋于人性化.  相似文献   

10.
孟杰 《考试周刊》2009,(44):238-239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要求把握“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构建尊重、关爱、平等的企业文化,注重提升管理者的领导力,实施员工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1.
人性假设不同,学校管理者应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会不同,教师的行为与思维方式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并且还可能导致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受到影响。所以,深层次地研究人性假设问题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对于学校管理机构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人性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表现在教师职业生活中的系列消极心理和行为中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尽管早已有之,且难以完全避免和消除。但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及其对教育的期待以及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更为普遍和严重。有学者甚至称这种现象为“教育中的危机”。为解决此问题,必须在调查分析基础上从管理心理学视角深入分析生发于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组织管理根源及其干预路径与策略。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人性假设偏差和教师评价中的理性主义泛滥与人文关怀缺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组织管理根源;实施以权变理论为指导的管理并彰显学校教师评价的人文关怀,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管理心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情感管理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运用真挚感人的语言、举止、表情、情境以及其他情感性因素来组织和开展管理活动,以达到控制和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感化学生心灵,导引学生行为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遵循人道、民主、公正、平等的原则,采取情感投资、心理感化、成就激励、民主管理、与制度管理密切结合等方式,对大学生实行情感管理。  相似文献   

14.
略论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本文阐述了柔性管理的涵义,并就柔性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读者服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图书馆文化等方面的实施运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发布,企业越来越重视税务风险管理。税务风险评估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税务风险评估的结果是选择税务风险应对策略的直接依据,同时也关系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成效。税务风险评估,应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角度入手,为管理者进行准确的判断、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管理的完善和管理者观念的逐步更新,全面预算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企业总体目标的保障。通过结合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进而全面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发展了二十几年后,物业管理项目经理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阻碍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瓶颈。培养事业心强、通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项目经理行业人员急迫的。没有健全的物业管理,就没有现代化的城市管理,设置物业管理本科教育为国家输送和储备高级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是高教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周雁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4):98-100
人性化的行政管理,是以“人本化”为中心,以“人人获得尊重,人人获得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核心,具体表现在充分尊重学院的教职工;提高管理者的情商;确立新的管理模式;建立体现人性化思想的分配制度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9.
高校人力资源的特征及其对科研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高等学校人力资源有其自身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确立科技管理人性化观念。  相似文献   

20.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rve as critical elements of advancement of a nation’s economy in transitio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power engineering industry in Russia has called for a fast implementation of new management system i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and radical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training i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in Russia has been implemented by (1) preparing highly professional manage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technical universities and by (2)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skills of practicing managers in technical universities and educational centers of different power energy companies.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experience of introducing a new discipline ‘Management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t the Moscow P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Technical University) and reflects on training managers i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at higher education and corporate educational cen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