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们"字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的含义用法归纳为两种:一种是用在人称、物称代词后或指人、指物的名词后表复数;一种是用在指示代词后,相当于"么".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们"的用法远不止于此.文章列出河北蔚县方言中"们"的使用情况,旨在为辞书编纂以及探讨"们"字的发展演变提供实际语言的参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对<红楼梦>中的"被"字句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归纳了<红楼梦>中"被"字句的句法结构,同时探讨了<红楼梦>中"被"字句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统计了<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的"这/那么(麽/们/每)"的使用频率和用法,并对其进行了客观的描写,在此基础上采用历时比较方法分析了它与前代和现代的用法不同,指出清初它们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丈对<红楼梦>中"但""但凡""凡是""但凡是"进行了讨论,对它们出现的次数做了统计, "但"315次, "但凡"14次, "凡是"2次, "但凡是"3次.讨论的内容包括它们的词性,用法和语义上的特点等.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一)前人的认识 前人对"那么"的认识并不一致.<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那么"有三个词性:指示词,代词,连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只收录了"那么"的连词用法.金立鑫(1988)对"那么"的词类归属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认为"那么"仅仅是代词,不存在连词"那么"和副词"那么".  相似文献   

6.
王丽 《现代语文》2006,(10):67-68
"将"的语义和用法在不同时代会呈现出不同特点.本文拟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的<西游记>为语料,对其中所出现的"将"字进行穷尽式考察,研究"将"字在明代的语义与用法,并拿它同唐五代时期的<祖堂集>和现代汉语中的"将"字的语义与用法作比较,这对于全面了解"将"字的发展演变情况,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副词重叠的意义类型、基式与重叠式义项特点、基式与重叠式加后缀情况及在前80回与后40回体现出来的差别四个方面对<红楼梦>副词基式与重叠情况作了全面考察,并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红楼梦>中的副词重叠用例做了分析与描写,对<红楼梦>前80回后40回语言差别从副词用法角度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8.
文康的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被称作是"<红楼梦>通向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其语言呈现出来的一些过渡期特点,在近代汉语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就该文本中颇有特色的"将"字,在搜集全部用例的基础上,尽可能对"将"的虚词用法进行细致地描写和分析,从中揭示出一定的语言事实和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9.
余茜 《文教资料》2008,(14):11-12
<红楼梦>以"以情补天"开篇,道出了天人皆由"气"生,皆由"情"发的"天人舍一"之本源.众人的聚散,家族的兴衰,体现了天道与人道循环周始的永恒规律.一部<红楼梦>,成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之精神、关联的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10.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辉 《现代语文》2006,(5):111-111
最近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篇报道,题目是<吐血买阳光,自己醉生梦死地躺在被窝里晒太阳>.当时实在没弄懂,只是在读完全篇时才略微明白些.原来这"吐血买阳光"是指花重金买向阳的的房子.看来,"吐血"是"花重金"的意思,而"阳光"则是借代用法."吐血"这个词并不新鲜,<现代汉语词典>就收录了"吐血"这个词条,它的解释是"内脏出血,由口中吐出".但目前见到的"吐血"的用法是新鲜的,"吐血"出现了新的用法.这种新用法主要有两种,且都跟吐血本义有关:吐血一般都跟劳累过度和过分辛苦有关,由此可以引申用来表示"全身心的、尽全力的、不遗余力的";"吐血"还可以表示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在用来修饰商业活动时就引申为表示"亏本的、最低限度的"等.  相似文献   

12.
石琳 《华章》2010,(25)
<红楼梦>中,曹雪芹虽做出了"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这样的感叹,但"人间"却实有"兼美"--史湘云.史湘云是<红楼梦>中最完美的一个艺术形象,颇具有名士风度.她性格的这种完美正是体现在她的"兼美"性,即其雅俗兼之之美,动静兼之之美,悲乐兼之之美.  相似文献   

13.
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注意到了"形容词 里"可以表示方向、方面的用法,例如:  相似文献   

14.
孟琳 《巢湖学院学报》2005,7(5):143-144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是一批相对完整的材料,其词汇有许多新的意义和用法.本文对<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的"终"字进行了考察和研究,通过和以前材料的对比,发现了"终"字新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5.
"是"在现代汉语中的词性和用法颇多争议,本文赞成将表示判断意义的"是"叫做判断动词,并根据"是"后面构成成分性质的不同,把<骆驼祥子>中所有作为判断动词的用例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一书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考证的内容有<红楼梦>程本后四十回、"白首双星"之谜及<红楼梦>的创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凡搞文艺写作的人,恐怕很少有人不读<红楼梦>的.红楼梦的价值和影响难以估量.其问世不久,即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连旷世奇才毛泽东也对<红楼梦>推崇备至.在国际上,为一本书而专门成立一个研究机构的,<红楼梦>恐怕也是唯一.  相似文献   

18.
"的"字在鲁迅先生笔下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其中有些用法是现代汉语很少见到的.如: ①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为了忘却的记念>)  相似文献   

19.
苏颖赟 《现代语文》2008,3(5):17-19
"者"字是古汉语中频繁出现、用法多变的虚词,在阅读时较难把握.本文在穷尽式考察儒家经典<论语>中"者"字的基础上,粗略地就"者"字的词性和用法作了分类,并在此过程中对前人论述似嫌不足的地方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补充,以期完善对<论语>中"者"字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它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而现在研究<诗经>比喻的人常常把<诗经>采用的其他修辞手法归纳为比喻,这是不妥当的.比喻是发展变化的,<诗经>中非用比喻的情况,经过发展变化可能会具有比喻意义,但不能把这种发展变化后具有的比喻用法简单地归纳为<诗经>用比喻的情况.现以<诗经·周南·桃夭>"灼灼其华"为例,阐述<诗经>中的非比喻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