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希望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状况,并进而研究大学生孤独感和依恋方式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相关分析方法统计数据,得出以下结论:一,大学生的依恋方式和孤独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未达到显著水平;二,不同依恋方式的个体在孤独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三,依恋方式和孤独感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失眠大学生与健康大学生依恋、孤独感的差异,采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以及情感与社交孤独量表ESL对178名健康大学生和87名失眠大学生进行量表测试.结果显示:1)失眠大学生与健康大学生依恋类型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依恋方式的焦虑和回避两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2)失眠大学生与健康大学生情感孤独无明显差异,但社交孤独和总体孤独存在显著差异;3)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孤独因子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水平显著相关,社交孤独与依恋焦虑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认为孤独感、依恋方式与大学生失眠情况存在关联,失眠大学生社交孤独、依恋回避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大学生,高水平的依恋回避和社交孤独可视为失眠大学生的2个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救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成人依恋类型自我报告量表及孤独感量表对四川、重庆2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依恋类型的分布为安全型占69.7%,回避型占19.1%,矛盾型占11.2%;除男女大学生在矛盾依恋上有显著差异外,大学生依恋类型均无年级和城乡差异.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以安全型为主,依恋类型与孤独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326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1)大学生成人依恋比较积极,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均较低。(2)大学生社会支持存在年级和生源地差异,大四学生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三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主观支持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3)大学生孤独感程度较低,但大三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4)成人依恋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5)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对孤独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6)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在依恋回避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团体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以及该对象所属的团体和团体成员,在情感上产生的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孤独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将团体依恋应用于大学生孤独感问题的干预中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团体依恋在大学生孤独感问题干预中的应用有四个步骤,即确定具体目标,形成团体依恋小组,运用一定的团体辅导技术进行实施,评估与终结。  相似文献   

6.
对京、津两地大学生成人依恋、孤独感、网络使用状况进行调查,探讨了其间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学生孤独感与其关系,并探讨孤独感消除方法.方法用自编大学生孤独感问卷和人际关系自评向卷对内江师院及成都部分院校大学生施测,用SPSS12.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孤独感与人际关系成显著负相关;人际自评分效较高者其孤独感分数明显低于人际关系自评分数较低者.结论良好人际关系有利于降低或消除孤独感.  相似文献   

8.
谢稷光 《考试周刊》2010,(5):211-212
本文采用UCIA孤独量表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作比较,结果发现,性别与生源地之间交互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城镇与农村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差异显著;城镇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402名贵州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贵州大学生的孤独感和人际交往关系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省大学生总体上孤独感水平偏高,并与人际交往关系呈显著正相关;2.年级越高孤独感越强。本研究对于大学生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好融入学校生活、融入社会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人际信任与孤感独的关系,其中孤独感的探讨主要以特质性孤独为参照。被试来自于本校的在校大学生共200名,调查数据利用SPSS13.0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在成人依恋、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三个变量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而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维度与人际信任有统计学上明显的负相关。人际信任与孤独感也有明显的负相关。这些结果告诉我们在理解孤独感的产生时,既要考虑成人依恋的不同维度,也要考虑人际信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众多研究表明,孤独感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孤独感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发现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在内容上有相同之处,如都对大学生孤独感与家庭因素、网络因素等的相关关系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研究对象上、研究方法上及跨文化研究上国内外有很大的不同。了解孤独感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孤独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冯瑞兵 《文教资料》2010,(14):213-215
大学生孤独感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广泛关注,主要涉及对大学生孤独感的概念和理论的探讨、孤独感测量、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干预方式等内容。尽管学者们在此领域作出很多贡献。但该领域还是有待于成熟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和孤独感问卷。结果①性别对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孤独感体验和孤独总分有影响;②生源地对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孤独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无影响;③不同年级在社交能力评价、孤独感体验、人际关系评价和孤独总分上有差异;(岔孤独感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主、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孤独感具有预测效用。结论: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来降低孤独感。  相似文献   

14.
纪超 《考试周刊》2013,(3):168-170
每个人都曾因孤独而难受。而如今,孤独也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进入大学两周的新生中,75%的人说他们自开学以来就一直遭受孤独的折磨,超过40%的人说他们的孤独是中等或严重的。由此可见,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存在孤独感是一种普遍行为,孤独感会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种种不良影响,生活事件包括大学生生活中的各方面,它对一个人的一生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可能一件日常小事就决定了一个人今后所走的道路。并且,从大学生存在孤独感这一现状也能推测出大家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某些疑惑。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并给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孤独感量表(UCLA)和情绪智力量表(ESCQ)对2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大学生孤独感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孤独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大连市4所高校的42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和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不同孤独感程度学生的应对方式的差异。结果显示:大学生孤独感程度与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异,中、低孤独感学生的成熟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高孤独感学生,其不成熟方式得分低于高孤独感学生,孤独感水平与应对方式各分量表得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在郑州大学以随机方式对部分大学生进行测量,旨在研究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和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依恋类型对总体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此次调查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幸福的含义,从而正确地认识幸福,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害羞、孤独感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法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害羞、孤独感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害羞的生源地差异显著,农村大学生在害羞的行为、情绪层面的均分及总均分上均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2)大学生孤独感的总体水平较低,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孤独感高于女生。(3)大学生孤独感与害羞的三个层面相关显著,害羞的行为和认知层面是大学生孤独感的显著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采用李同归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恋爱满意度问卷(RST)对郑州大学2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安全型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68%);安全型被试恋爱关系满意度较高,而害怕型被试恋爱关系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亲密关系体验调查问卷(ECR)对2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父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Ⅲ)和母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过度保护Ⅳ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2)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父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Ⅲ;过度保护Ⅵ)和母亲因子(情感温暖、理解Ⅰ、过分干涉、过度保护Ⅳ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3)影响依恋回避的因子有母亲因子(惩罚、严厉Ⅱ;拒绝、否认Ⅲ),影响依恋焦虑的因子有母亲因子(拒绝、否认Ⅲ;偏爱被试Ⅴ)和父亲因子(偏爱被试Ⅳ;过度保护Ⅵ)。结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成人依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